热点05 综合计算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热点05 综合计算题
2020年广东中考化学题型改革以来,第21题综合计算题的考查方式也呈现出不确定性。2020年结合数字化实验,2021年结合生产应用,糅合了图形判断,2022年则结合工艺流程图。试题形式的创新也启示我们,应结合多样形式去训练综合计算题。
常结合流程图、表格、实物图等形式考查,且侧重曲线的分析或绘制。近2年连续考查反应曲线的相关分析。化学方程式中的任一物质均是纯净物,应注意区分情景中混合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诀是“一写二找三列式求解”。通过审题写出题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找已知和未知。
重点掌握:
(1)计算纯净物的方法 (2)图像分析或绘制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4)密闭表格数据分析
1.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室的相关探究
3.广东省考近年来涉及到的化学反应:
①与酸碱盐有关的反应
②乙醇完全燃烧
③与金属有关的反应
④过氧化氢分解
⑤硫与氧气反应
⑥陌生反应
1.(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_____(填“强”或“弱”)。
(2)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加热至___________℃时,CuSO4开始分解。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____,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图”中x的值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④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uSO4﹒5H2Ob.CuSO4 c.CuOd.Cu2O
【答案】 强 650 O2 0.8 16 d
【详解】(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铁可以和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填:强。
(2)①由图可知,加热至650℃时,CuSO4开始分解,故填:650。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为氧气,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8.0g-7.2g=0.8g,故填:O2;0.8。
③解:设完全分解生成硫酸铜质量为x。
x=16g
故填:16。
④作为炼铜的原料,治炼等质量的物质,铜元素质量分数最高,得到的铜最多,
a.CuSO4﹒5H2O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b.CuSO4铜元素质量分数。
c.CuO铜元素质量分数。
d.Cu2O铜元素质量分数。
故选:d。
2.(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产生SO2的质量是________
(2) 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在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3)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3。现用一万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相关数据如下表:
方法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 (元/t) 除SO2的量 (t)
A 石灰石 100 90% 200 14.4
B 熟石灰 74 94% 500 14.6
方法B比方法A除SO2的量略大,而且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
【答案】 16t ①单位价格(即10000元)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的量更多;②石灰浆纯度较高,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更加充分
【详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SO2
32 64
100t×8% x
x=16t
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6t。
(2) 设纵坐标为氯化钙的质量(或为亚硫酸钙的质量)。炉渣中CaSO3的质量为50g×24%=12g。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m。
CaSO3+2HCl=CaCl2+SO2↑+H2O
120 73 111
12g y m
y=7.3g
m=11.1g
反应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为7.3g÷20%=36.5g。相关曲线图为:
(3)由表中数据可知,①14.6>14.4;单位价格(即10000元)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的量更多;②94%>90%,石灰浆纯度较高,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更加充分。
3.(2022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CuSO4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搅拌”时发生的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填“强”或“弱”)。
(2)“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3)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计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若(3)中产品是在500℃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______g(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
【答案】(1)强
(2)FeSO4
(3)解: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中铜的质量为1000g×19.2%=192g,设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x;
答: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168g;
(4)804
【详解】(1)“搅拌”时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故填:强;
(2)由流程图可知,最终产品是铁铜双金属粉末,说明加入的铁粉过量,则“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故填:FeSO4;
(3)见答案;
(4)产品中只含有铁、铜、氧三种元素,若是含铜的氧化物,则铁元素的质量最少,要使铁元素的质量最大,混合物中只能是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1000g-192g-1000g×0.4%=804g,故填:804。
4.(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去测定某氢氧化钠的浓度。取20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按图1所示将滴数传感器盐酸滴入,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同时测定滴入烧杯内盐酸的体积和烧杯内溶液的pH,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当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反应时,经计算此时已滴入烧杯内的稀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0.073g。
(1)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2)写出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和离子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1)解:设20g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x=0.08g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4%。
(2)H2O、Na+、OH-、Cl-
【详解】(1)见答案;
(2)在a点时pH>7,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所含溶质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因此存在的分子和离子有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为H2O、Na+、OH-、Cl-。
5.(广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
(1)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下图中,画出加入4%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
【答案】(1)由实验数据表可知,实验③④中Mg(OH)2质量的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可知硫酸镁已经完全反应。故填:③④
(2)计算硫酸镁的质量应选择完全反应的组别来进行计算,因此可选用③④组数据进行计算,设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
x=1.2g,y=20g;故填:1.2g
(3)由实验数据可知,设硫酸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z。假设溶液中没有硫酸,则全部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由数据分析可得,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减少了0.522g-0.232g-0.232g=0.058g,因此这部分没有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假设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z。
z=2g
一开始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没有沉淀产生,消耗了2.0gNaOH溶液,硫酸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开始产生沉淀,至硫酸镁完全反应,不再产生沉淀,根据氢氧化镁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20.0g+2.0g=22.0g;硫酸镁已完全反应;根据数据可以画出加入4%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如图:
【详解】见答案。
6.(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南片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五校3月联考化学试题)计算
(1)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钠(Na2FeOx)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①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______。
②______克的高铁酸钠中含有4.6克的钠元素。
(2)为回收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中的铜并利用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
③该混合物中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_;
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⑤若将上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0%,需要继续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1) 4 16.6
(2) 生成的铜的质量为6.4g,铁粉质量为x,则
设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为y,则
解得y=13.5g
则该混合物中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质量比为(22.5g-13.5g):13.5g=2:3。
设生成的氯化亚铁的质量为z,则
解得z=12.7g
由前面计算可知,加入的铁的质量为5.6g,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7.5g+22.5g+5.6g-6.4g+0.8g=100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7%。
8.5
【详解】(1)①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23×2+56+16x=166,解得x=4。
②含有4.6g钠元素的高铁酸钠的质量为。
(2)①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见答案。
③见答案。
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加入的水的质量为a,则:100g×21.7%=(100g+a)×20%,解得a=8.5g。
7.(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七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化学试题)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2.5g 5g m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________;
(2)40 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多少;
(3)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4)请根据实验四的数据画图并标上合适的坐标。
【答案】 7.5 32 84.8%
【详解】(1)由实验一与实验二可知,每20g氯化钙溶液反应后生成2.5g沉淀,则实验三中60g氯化钙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7.5g,小于第四次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所以m的数值为7.5,故填7.5。
(2))由实验一与实验二可知,每20g氯化钙溶液反应后生成2.5g沉淀,则实验四中的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应为10g,可实际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g,说明氯化钙并没有完全反应,则100g食用碱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8g,则40g该食用碱配成的400g溶液如果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32g,故填32。
(3)解:设生成8g沉淀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100=x:8g
x=8.48g
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0%≈84.8%
答: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4.8%。
(4)解:由实验一与实验二可知,每20g氯化钙溶液反应后生成2.5g沉淀,则生成8g沉淀时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溶液的质量=8g×=64g,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为,故填。
8.(广东省中山市小榄花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作业大检查(月考)化学试题)化学课上,老师拿来一包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9g该混合物于烧杯中,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5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0 60 90 120 1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7 a 13 11 11
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_。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在坐标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质量的相应曲线关系,标注必要的数据____。
【答案】(1) 15g 57.9%
(2)解: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
x=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2%。
(3)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稀硫酸,消耗固体的质量为:19g-17g=2g,第3次加入稀硫酸,消耗固体的总质量为:19g-11g=8g,即每加入30g稀硫酸,消耗固体的质量为2g,故第2次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g-4g=15g,即a的值为15;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铜的质量,故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2)略,详见答案。
(3)由表可知,一开始固体是19g,最后剩下固体是11g,每30g稀硫酸反应2g固体,第4次120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变,以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横坐标,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纵坐标,作图为:

9.(广东省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某学校化学实验室有一杯含盐酸和氯化铜的废液,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0克废液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克。
(2)求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1%)
(3)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并标明必要的数据。
【答案】(1)40
(2)由图可知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g-40g)×10%=16g;
设100g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沉淀的质量为y,
则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3)
【详解】(1)取100克含盐酸和氯化铜的废液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A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由图可知,此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100g=40g;
(2)见答案;
(3)取100克含盐酸和氯化铜的废液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刚好产生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不断增大,当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200g时,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为19.6g,随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再变化,如图所示: 。
10.(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变质程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变质后的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不需要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3)请在坐标图(图2)中画出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表明横纵坐标的相应数值)。
(4)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为(氢氧化钠程度指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不需要计算过程)。
【答案】(1)2.2
(2)5.3
(3)
(4)50%
【详解】(1)氢氧化钠固体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即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导致体系质量减小,体系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二氧化碳质量为:9.3g+50g+50g+50g-157.1g=2.2g;
(2)设变质后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y
变质后的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5.3g;
(3)由(2)可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9.3g-5.3g=4g;
设氢氧化钠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z
结合(2)(3)计算可知,加入稀盐酸后先与样品中的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50g;待氢氧化钠消耗完毕后加入的稀盐酸与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50g;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之后加入的稀盐酸不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变化,则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4)样品中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w
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为(氢氧化钠程度指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1.(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某金属冶炼厂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为原料冶炼金属锌。学校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ZnCO3与CaCO3性质类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
往装有30g炉甘石样品的烧杯中分次加入稀盐酸(杂质不参与反应),每次都在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47.8 X 83.4 101.2 121.2
请回答并计算:
(1)上表中X=____________;炉甘石中的ZnCO3完全反应时,共产生CO2_________g。
(2)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分析实验数据,在下图中画出加入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答案】(1) 65.6
8.8
(2)解: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为x
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
答: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83.3%。
(3)
【详解】(1)由表格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0g+30g-47.8g=2.2g,第四次加入20g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3.4g+20g-101.2g=2.2g,但第五次加入20g盐酸之后,101.2g+20g=121.2g,无二氧化碳产生,所以第四次加入盐酸时,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第二次加入盐酸时也产生2.2g二氧化碳,一共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4=8.8g;
X=47.8g+20g-2.2g=65.6g。
(2)见答案。
(3)一共加入了80g盐酸,碳酸锌恰好完全反应,一共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g,所以图像为: 。
12.(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培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宋体)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为什么_______?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____。
【答案】(1)高锰酸钾还没有反应
(2) 解:设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故填:31.6g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温度还没有达到高锰酸钾分解的温度,故填:高锰酸钾还没有反应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3.2g氧气,故可求出高锰酸钾的质量,详解见答案;
根据计算可知高锰酸钾的质量是31.6g,则由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随着反应的发生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始终都和反应前高锰酸钾中的锰元素质量相等,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是
因此图像是:
13.(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CaCO3),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CaCO3)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已知稀盐酸和鱼骨中的碳酸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提示】鱼骨中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将水蒸气留在装置中。
(1)由图乙可得本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2)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若将装置中的浓硫酸撤掉,则实验后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请画出本实验生成的CO2随时间变化的图_____。
【答案】(1)0.11g
(2)解:设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0.25g
故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
(3)偏大
(4)
【详解】(1)由图乙可知:反应前总质量为820g,反应后总质量为819.89g,故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见答案;
(3)若将装置中的浓硫酸撤掉,水蒸气随着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导致计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会增大,从而导致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
(4)在本实验中,反应开始时没有二氧化碳,图像的起点应从零点开始,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增加,反应完全结束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变化,故生成的CO2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
14.(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八次综合训练化学试题)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氯化钾和硫酸钾混合物的组成情况,进行了如图实验:
(1)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26.1g该混合物中硫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4)在坐标图中画出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钾质量的变化曲线______,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答案】(1)23.3
(2)解:设硫酸钾的质量为x
x=17.4g
答:硫酸钾的质量为17.4g。
(3)10%
(4)
【详解】(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滤渣的质量,反应前的质量=26.1g+129.2g+104g=259.3g,滤渣的质量=259.3g-236g=23.3g,故填:23.3;
(2)硫酸钾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硫酸钡沉淀,利用沉淀的质量23.3g代入方程式计算,具体过程见答案;
(3)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氯化钾的质量,
设氯化钾的质量为y
y=14.9g
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是生成氯化钾和原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总和,
氯化钾的质量=14.9g+(26.1g-17.4g)=23.6g
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故填:10%;
(4)原来固体中有氯化钾26.1-17.4=8.7g,随着反应的发生氯化钾质量越来越多,直到硫酸钾完全反应,图像会上升至反应完全的一个定值8.7g+14.9g=23.6g,故填: 。
15.(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100克水垢中,将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同时测量3分钟内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0 30 60 90 120 150 180
增加的质量/克 0 15 25 30 33 33 3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边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2)从表中可以看出,100g水垢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最多是_______g。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1%)。
【答案】(1)
(2)33
(3)设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解得x=75g
则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为 。
(2)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溶液增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
(3)见答案。
16.(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模拟样卷(四)化学试题)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以石灰石、食盐及氨等为原料的联合制碱法。小苏打是其产品之一。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稀盐酸质量/g 20 40 60 100
锥形瓶中溶液质量/g 226.6 244.4 266.2 300
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1)当加入2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19.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如何检验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反应(请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步骤③中气体传感器与pH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变化趋势关系图(NaHCO3溶液是碱性溶液),并作必要的标记。
【答案】(1)
(2)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2=8.8g,
设碳酸氢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答: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是16.8g。
(3) 5%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碳酸氢钠完全反应
(4)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加入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故答案为:。
(2)见答案;
(3)在(2)中计算出样品中的质量就可得到样品中的质量,再通过反应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的质量,即可得到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样品中的质量为的总质量为,故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检验碳酸氢钠可以直接用稀盐酸检验,若无气泡产生,则碳酸氢钠完全反应;
(4)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7,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溶液的pH值会减小,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大,为8.8g,步骤③中气体传感器与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变化趋势关系图如图所示:

17.(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附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2021年6月27日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火箭推进剂有液氢、液氧、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等。
(1)其中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燃烧生成CO2、O2和N2。工业上获得N2的方法是______,N2的通常用途是______。
(2)在实验室把一定质量偏二甲肼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其反应为C2H8N2+4O22CO2+4H2O+N2。将产生气体分别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固体),将碱石灰增重(吸收CO2)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请计算燃烧的偏二甲肼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上述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H2O。请在图中画出浓硫酸增重的曲线____。
【答案】(1) 分离液态空气法 做保护气(或做冷冻剂、合成氨)等
(2)设偏二甲肼的质量是x,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y。
x=90g
答:偏二甲肼的质量是90g。
(3)
【解析】(1)
工业上获得N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N2的通常用途是做保护气(或做冷冻剂、合成氨)等。
(2)
见答案
(3)
设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为y,则
解得y=108g
则浓硫酸增重的质量为108g,曲线为
18.(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前化学信息卷一)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1图所示。已知氯化钡溶液pH=7。
(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
(2)B点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氯化钡消耗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______g,原溶液中BaC1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在2图中画出向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大致位置和趋势。
【答案】(1)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2)NaCl
(3) 106 解:设100g混合液中BaCl2的质量为x。
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4)
【解析】(1)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待氯化氢完全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2)
A点之前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B段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且B点恰好碳酸钠与氯化钡完全反应,根据分析可知,则B点时溶质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3)
根据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消耗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 ;
计算过程见答案;
(4)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呈酸性,pH小于7,在向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滴加显碱性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碳酸钠先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待氯化氢完全反应,酸性减弱,pH增大,而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溶液,pH等于7,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溶液的pH不变,把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的pH升高,所以烧杯中溶液pH变化先增大至7,再不变,最终大于7,则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大致位置和趋势为: 。热点05 综合计算题
2020年广东中考化学题型改革以来,第21题综合计算题的考查方式也呈现出不确定性。2020年结合数字化实验,2021年结合生产应用,糅合了图形判断,2022年则结合工艺流程图。试题形式的创新也启示我们,应结合多样形式去训练综合计算题。
常结合流程图、表格、实物图等形式考查,且侧重曲线的分析或绘制。近2年连续考查反应曲线的相关分析。化学方程式中的任一物质均是纯净物,应注意区分情景中混合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诀是“一写二找三列式求解”。通过审题写出题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找已知和未知。
重点掌握:
(1)计算纯净物的方法 (2)图像分析或绘制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4)密闭表格数据分析
1.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室的相关探究
3.广东省考近年来涉及到的化学反应:
①与酸碱盐有关的反应
②乙醇完全燃烧
③与金属有关的反应
④过氧化氢分解
⑤硫与氧气反应
⑥陌生反应
1.(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CuSO4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搅拌”时发生的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填“强”或“弱”)。
(2)“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
(3)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计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若(3)中产品是在500℃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______g(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
2.(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_____(填“强”或“弱”)。
(2)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加热至___________℃时,CuSO4开始分解。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___________,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图”中x的值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④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uSO4﹒5H2O b.CuSO4 c.CuOd.Cu2O
3.(2018·广东·中考真题)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产生SO2的质量是________
(2) 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在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3)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O3。现用一万元分别购买两种原料来除去SO2,相关数据如下表:
方法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 (元/t) 除SO2的量 (t)
A 石灰石 100 90% 200 14.4
B 熟石灰 74 94% 500 14.6
方法B比方法A除SO2的量略大,而且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
4.(2023·山西朔州·统考一模)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去测定某氢氧化钠的浓度。取20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按图1所示将滴数传感器盐酸滴入,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同时测定滴入烧杯内盐酸的体积和烧杯内溶液的pH,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当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反应时,经计算此时已滴入烧杯内的稀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0.073g。
(1)请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2)写出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和离子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5.(2019·广东·中考真题)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
(1)实验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100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下图中,画出加入4%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
6.(2023春·黑龙江绥化·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计算
(1)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钠(Na2FeOx)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①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______。
②______克的高铁酸钠中含有4.6克的钠元素。
(2)为回收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中的铜并利用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
③该混合物中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_;
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⑤若将上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0%,需要继续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g。
7.(2020春·广东茂名·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 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2.5g 5g m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m=________;
(2)40 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多少;
(3)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4)请根据实验四的数据画图并标上合适的坐标。
8.(2023春·广东中山·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化学课上,老师拿来一包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9g该混合物于烧杯中,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5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0 60 90 120 1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7 a 13 11 11
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_。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在坐标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质量的相应曲线关系,标注必要的数据____。
9.(2023春·广东江门·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学校化学实验室有一杯含盐酸和氯化铜的废液,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0克废液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克。
(2)求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1%)
(3)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并标明必要的数据。
10.(2023春·山东济宁·九年级济宁市第十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变质程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变质后的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g。(不需要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3)请在坐标图(图2)中画出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表明横纵坐标的相应数值)。
(4)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为(氢氧化钠程度指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不需要计算过程)。
11.(2023秋·广东珠海·九年级统考期末)某金属冶炼厂用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为原料冶炼金属锌。学校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ZnCO3与CaCO3性质类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水和二氧化碳。
往装有30g炉甘石样品的烧杯中分次加入稀盐酸(杂质不参与反应),每次都在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称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47.8 X 83.4 101.2 121.2
请回答并计算:
(1)上表中X=____________;炉甘石中的ZnCO3完全反应时,共产生CO2_________g。
(2)炉甘石样品中碳酸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分析实验数据,在下图中画出加入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12.(2022秋·广东汕头·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为什么_______?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请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____。
13.(2022秋·广东东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CaCO3),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CaCO3)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已知稀盐酸和鱼骨中的碳酸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提示】鱼骨中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将水蒸气留在装置中。
(1)由图乙可得本实验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
(2)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3)若将装置中的浓硫酸撤掉,则实验后计算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请画出本实验生成的CO2随时间变化的图_____。
14.(2022春·广东湛江·九年级吴川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氯化钾和硫酸钾混合物的组成情况,进行了如图实验:
(1)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26.1g该混合物中硫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4)在坐标图中画出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钾质量的变化曲线______,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15.(2022秋·山东泰安·九年级统考期中)长期使用的热水锅炉会产生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100克水垢中,将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同时测量3分钟内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秒 0 30 60 90 120 150 180
增加的质量/克 0 15 25 30 33 33 3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边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2)从表中可以看出,100g水垢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最多是_______g。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1%)。
16.(2022·江西赣州·统考模拟预测)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以石灰石、食盐及氨等为原料的联合制碱法。小苏打是其产品之一。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稀盐酸质量/g 20 40 60 100
锥形瓶中溶液质量/g 226.6 244.4 266.2 300
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1)当加入2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19.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如何检验碳酸氢钠是否完全反应(请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步骤③中气体传感器与pH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变化趋势关系图(NaHCO3溶液是碱性溶液),并作必要的标记。
17.(2022·广东佛山·三模)2021年6月27日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火箭推进剂有液氢、液氧、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等。
(1)其中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燃烧生成CO2、O2和N2。工业上获得N2的方法是______,N2的通常用途是______。
(2)在实验室把一定质量偏二甲肼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其反应为C2H8N2+4O22CO2+4H2O+N2。将产生气体分别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固体),将碱石灰增重(吸收CO2)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请计算燃烧的偏二甲肼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上述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H2O。请在图中画出浓硫酸增重的曲线____。
18.(2022·广东·模拟预测)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1图所示。已知氯化钡溶液pH=7。
(1)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后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
(2)B点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氯化钡消耗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______g,原溶液中BaC1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在2图中画出向100 g 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大致位置和趋势。

热点05 综合计算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广东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