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学校中考五模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2单元学情调查(五)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 空气:混合物 B. 氦气:单质
C. 碳酸钠:碱 D. 五氧化二磷:氧化物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pH
3. 2025年2月13日,《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打好防污、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陕西力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 深埋废旧金属电池
C. 研制无公害化肥 D. 开发清洁新能源
4. 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均含有氧分子 B. 、中均含有氧元素
C. 2H、中的“2”表示的意义相同 D. 、均表示离子
5.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过程记录 滤纸条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吸附色素和异味 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实验结论 分子在不断运动 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该装置可用于将河水转化为纯水 生石灰遇水放热
A. A B. B C. C D. D
6. 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四种物质都由原子构成 B.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3:27 D.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保持不变
7. 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化学。下列化学观念完全正确的是
A.微粒观 ①在远处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温度升高,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B.元素观 ①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②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实验观 ①电解水: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②实验室模拟炼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D.应用观 ①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②生活中可食用苏打饼干来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分离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适量水,过滤,蒸发结晶
C 鉴别NaOH固体和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测量温度的变化
D 除去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A. A B. B C. C D. D
9.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 向a点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B. 取少量b点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c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D 该温度下,向d点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粉末,溶质质量增加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得空1分。)
10. “为国育才,五育并举”。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选修课。
(1)剪纸课:剪纸成花,美育养心。剪纸过程中发生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烹饪课:刀工火候,五味调和。加碘盐中的“碘”可有效预防______。
(3)击剑课:击花重佩,剑上芭蕾。击剑装备包括击剑服、击剑袜、击剑手套等,运动员的护胸板一般由硬质塑料制成,其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11. 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突出了非遗元素,非遗手链为其中之一。
(1)锦鲤闹春手链:采用成都银花丝非遗工艺,用银丝搓成麻花丝、银块能被拉成丝是因为银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腾蛇剪纸手链:采用非遗剪纸技艺,以绒布、琉璃珠、水晶为原材料制作。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掐丝珐琅蝴蝶手链:采用掐丝珐琅技艺改良制作,以铝、锆石、铜为原材料。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锆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g
C. 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0
12. 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a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d在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d的化学式为______。
(3)除网络图中的关系以外,CO也可以和相互转化,请写出转化为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3. 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时,向50g水中加入10g固体b,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b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将℃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 ℃时,将等质量的a和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含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c
D.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4)小华同学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若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或“=”)15%。
14. 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1】设计如图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Cu、Ag三种金属与H的位置关系。
(1)为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中X溶液可以选择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
A. 溶液 B. 溶液 C. 稀硫酸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2】在实验室中,把一定量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的混合溶液中,请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3)滤液A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向滤渣B中滴加稀盐酸时,还能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15.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 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C. 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碱一定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白色点滴板孔穴1~6上分别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
①孔穴3中溶液变红,则甲溶液______溶液。
②实验结束后向孔穴5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加入酚酞溶液前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填化学式)______。
③孔穴1~6中(除孔穴3外)能生成“水”的孔穴有______(填数字,下同),孔穴4~6中没有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装置B可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所选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不变。
(3)实验室选择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组合是(从A到E中选)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装置F、装置G、装置H均可用来实验室收集氢气,用装置H收集氢气时,气体从______(填“m”或“n”)口通入。
17.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
(1)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的两支试管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M,他们决定对溶液M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M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认为溶液M的溶质一定有和NaCl,并对可能存在的溶质做出以下猜想。
【做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有NaOH
(2)猜想二:可能有______
猜想三:可能有NaOH和
【验证猜想】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成立
②取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足量氯化铁溶液 有______产生
【结论分析】
(4)小滨认为上述实验操作①的结论不严谨,因为碳酸钠也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于是小河补充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操作①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白色固体______(填“不”或“部分”或“完全”)溶解 溶液M中有硫酸钠
【实验拓展】
(5)实验操作②中的“滴加足量氯化铁溶液”替换为下列______(填字母)操作,也可以达到相同实验目的。
A. 测溶液的pH B. 滴加足量溶液
C. 通入足量 D. 滴加足量溶液
【归纳反思】
(6)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考虑存在生成物以外,还需考虑______是否剩余。
四、计算及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
18. 小园同学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取20g该合金于烧杯中,取120g稀硫酸,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8.7 17.4 16.1 14.8 13.5 13.5
(1)烧杯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20g合金中锌的质量为______g。
(3)实验过程中共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024—2025-2单元学情调查(五)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得空1分。)
【10题答案】
【答案】(1)物理 (2)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3)合成
【11题答案】
【答案】(1)延展 (2)+4 (3)AC
【12题答案】
【答案】(1)不可再生
(2)
(3)
【13题答案】
【答案】(1)t1℃时,a和c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不饱和 (3)BC
(4)<
【14题答案】
【答案】(1)AC (2)
(3)、
(4)浅绿
【15题答案】
【答案】(1)BC (2) ①. 紫色石蕊 ②. ③. 2、5、6 ④. 4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6题答案】
【答案】(1)锥形瓶 (2)化学性质
(3) ①. AC ②.
(4)n
【17题答案】
【答案】(1)
(2)##硫酸钠
(3)红褐色沉淀 (4)部分 (5)ACD
(6)反应物
四、计算及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
【18题答案】
【答案】(1)置换 (2)6.5
(3)0.2g
解:设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答:实验过程中共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g。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