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限时提能训练11化学与社会发展(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限时提能训练11化学与社会发展(答案)

限时提能训练(十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
1.C [蚕丝属于天然纤维、青花布是由棉花织成的,棉花也是天然纤维、烧陶用的土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毛笔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毛发是天然纤维,故C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
2.D [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物为水,来源广,产热量高,无污染,因此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A正确;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B正确;燃料电池中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C正确;氢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3.C [露天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烟尘等造成空气污染,A不符合题意;就地丢弃废旧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B不符合题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符合题意;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D不符合题意。]
4.A [用过的铝制易拉罐、旧纸张属于可回收物,A符合题意。]
5.D [A、玻璃鱼缸由玻璃制成,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橡胶排球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C、尼龙球网由尼龙制成,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D、玻璃钢管道由玻璃钢制成,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
6.C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颜色基本相同,不能观察颜色鉴别,A不符合题意;加入水中,两者均不溶于水,B不符合题意;棉花灼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会产生特殊的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符合题意;研磨、闻气味,两者均无味,无法鉴别,D不符合题意。]
7.A [氮肥可由氮气在一定条件生产制得,A正确;氮肥NH4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铵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B错误;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C错误;氮肥中含有氮元素,可为农作物提供N元素,D错误。]
8.B [光分解催化剂是反应的催化剂,不是反应物,A错误;过程②是将氢气和氧气做成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太阳能在短期内可以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C错误;氢气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是最清洁的高能燃料,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D错误。]
9.A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燃放烟花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B错误;酸性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腐蚀下水道,C错误;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残留的农药和化肥污染水体,D错误。]
10.B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避免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A正确;垃圾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污染环境,B错误;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避免水体富营养化,C正确;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废水污染水体,D正确。]
11.B [由于偏二甲肼具有可燃性,所以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A合理;由于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和硬度大、抗腐蚀性好,所以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B不合理;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高、耐热、化学稳定性好,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C合理;由于特种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的性质,所以用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D合理。]
12.A [根据表格信息,其他条件相同,电极间距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A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其他条件相同,果汁pH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橙子的pH为3.5,位于西红柿(pH为3.1)与苹果(pH为3.8)之间,而使用西红柿时,产生的电流为72.5A,使用苹果时,产生的电流为27.2A,所以表中X值范围是27.213.C [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与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A错误;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重金属镉、汞渗漏会污染土壤和水体,B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符合“绿色化学”,C正确;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后并没有消失,反而会污染空气,D错误。]
14.B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由于该塑料在自然界条件下最终能完全降解成CO2、H2O等物质,所以该技术可以减少“白色污染”,A正确;淀粉与碘单质作用呈现蓝色,B不正确;由于该塑料在自然界条件下最终能完全降解成CO2、H2O等物质,所以该塑料的降解参与“碳循环”,C正确;由于生物降解塑料在自然界条件下最终能完全降解成CO2、H2O等物质,如果生物降解塑料不合理使用,会使温室效应增强,所以生物降解塑料也需合理使用,D正确。]
15.B [①干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②生铁、青铜、硬铝均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③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能源,说法不正确;故A不完全正确。①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法正确;②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能源无污染,属于新能源,说法正确;③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说法正确;故B完全正确。①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不正确;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③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法正确;故C不完全正确。①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说法不正确;②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说法正确;故D不完全正确。]
16.解析:(1)①A.酱牛肉中富含蛋白质;B.矿泉水中富含水和无机盐;C.面包中富含糖类;D.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②小麦叶子发黄是缺乏氮元素,倒伏是缺乏钾元素,应该施用含有氮元素与钾元素的复合肥。A.NH4HCO3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B.KNO3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Ca2(PO4)2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磷元素,属于磷肥;D.K2SO4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属于钾肥;③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小凯想检测家中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软水;(3)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答案:(1)①D ②B ③C (2)软水 (3)AB
17.解析:(1)高铁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x=+6。
(2)我国高铁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镓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取氮化镓,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Ga、N、H,生成物中含Ga、N,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生成的气体单质是氢气,化学式为H2。
(4)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航天员呼出的废气需通过装有活性炭的滤网,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答案:(1)+6 (2)金属材料 (3)H2 (4)吸附
18.解析:(1)在题述六种化肥中,氨水呈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四种氮肥相区别;(2)尿素与碱不反应,其他三种均为铵态氮肥,均能与碱反应释放出氨气,因此取余下的四种氮肥分别加碱,无氨味产生的是尿素,有氨味产生的是硫酸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即A是尿素;再取余下的三种铵态氮肥,分别加入硝酸钡溶液,氯化铵和硝酸铵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硫酸铵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因此B是硫酸铵;再取余下的两种铵态氮肥,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则是氯化铵,无沉淀生成的则是硝酸铵,即C是氯化铵,D是硝酸铵;硫酸铵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铵,化学方程式为===BaSO4↓+2NH4NO3;(3)A是尿素,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B是硫酸铵,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1.2%;C是氯化铵,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6.2%;D是硝酸铵,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则在A、B、C、D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尿素。
答案:(1)氨水 (2)(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 (3)尿素
19.解析:任务一:(1)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近年来,能用来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合理即可);(2)化石燃料也可用于氢的制取,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生产成本较低,制氢技术较为简单,而且所需设备、占用场地都较少,但不足之处是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污染环境;任务二:①分别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气和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均有水雾产生,则说明氢气和天然气燃烧均有水生成;②迅速把①中的烧杯倒过来,分别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罩在天然气火焰上方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无变化,说明天然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氢气燃烧不生成二氧化碳;(1)通过上述实验对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生成物只有水,无污染;(2)分析图像,相同质量的氢气、天然气,用氢气加热的水温高,说明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天然气高;任务三:为了进行大量储存,通常将氢气转化为液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任务四: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宏观上该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答案:任务一:(1)太阳能(合理即可) (2)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合理即可) 任务二:①烧杯内壁均有水雾产生 ②天然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氢气燃烧不生成二氧化碳 (1)生成物只有水,无污染 (2)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天然气高 任务三:分子间的间隔 任务四:2H2+O22H2O
20.解析:(1)天平称量时要左物右码,试剂放在左盘;(2)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通过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差距能够得知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代入方程式可计算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结合样品的质量11.2 g可以得到氯化铵的纯度,与标签比较可知是否合格,具体计算过程见答案;(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铵溶液,根据方程式可计算硝酸铵的质量;
设硝酸铵的质量为y。
NH4Cl+AgNO3===AgCl↓+NH4NO3
143.5 80
28.7 g y

y=16 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2.1%
答案:(1)左盘
(2)解:氯化银的质量=11.2 g+150 g-132.5 g=28.7 g,
设氯化铵的质量为x。
NH4Cl+AgNO3===AgCl↓+NH4NO3
53.5 143.5
x 28.7 g

x=10.7 g
氯化铵的质量分数=×100%≈95.5%>95%,属于合格品
答:该化肥合格。
(3)12.1%限时提能训练(十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4·枣庄中考)枣庄文化传承历史悠久,下列四个省级非遗项目所涉及的物质,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
[A]手工蚕丝制作技艺   [B]青花布印染技艺
[C]砂陶烧制技艺     [D]毛笔制作技艺
2.汽车燃料的发展与能源发展密不可分,目前正在由石油阶段向燃料电池阶段转化。如图为氢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
[C]当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燃料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2024·枣庄中考)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
[A]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B]就地丢弃废旧塑料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4.(2024·牡丹江中考)垃圾分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用过的铝制易拉罐、旧纸张应投入有下列标识的垃圾箱是(  )
 
[A]     [B]     [C]     [D]
5.(2024·威海中考节选)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世界首创的新型复合材料,符合“轻、固、美”的性能要求,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玻璃鱼缸 [B]橡胶排球 [C]尼龙球网 [D]玻璃钢管道
6.“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这句农谚道出了白露节气人们忙着收获大豆稻谷等的景象,而且棉花地里更是人山人海。鉴别棉花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  )
[A]观察颜色 [B]加入水中
[C]灼烧、闻气味 [D]研磨、闻气味
7.(2024·常州中考)氮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肥可由氮气在一定条件生产制得
[B]氮肥NH4Cl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能增强肥效
[D]氮肥可为农作物提供N、P、K等元素
8.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分解催化剂是反应物
[B]过程②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9.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醒我们共建洁净美丽的世界,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节日庆典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酸性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 [D]种植蔬菜时,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10.(2024·南充中考)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为保护其流域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垃圾秸秆就地焚烧
[C]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净化达标后排放
11.(2024·成都中考)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成功发射。下列材料用途的对应性质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偏二甲肼作火箭燃料——可燃性
[B]铝合金作火箭的骨架——密度大
[C]碳纤维复合材料作飞船外壳——耐高温
[D]特种橡胶制成太空服加压层——弹性好
12.水果电池通常是用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做负极,用金属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做正极,利用水果汁内的有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导致回路中的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稳定的电流。某学习小组用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如图),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水果种类 果汁pH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大小/A
西红柿 3.1 1 98.7
西红柿 3.1 2 72.5
苹果 3.8 2 27.2
橙子 3.5 2 X
[A]该实验说明电极间距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小
[B]表中X值范围是27.2[C]把水果换成盐酸,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农民就地焚烧秸秆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工业制酒精C2H4+H2OC2H6O
[D]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14.(2024·常州中考)科学家用淀粉和改性材料制成生物降解塑料,该塑料在自然界条件下最终能完全降解成C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技术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B]淀粉与碘单质作用呈现红色
[C]该塑料的降解参与“碳循环” [D]生物降解塑料也需合理使用
15.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社会 [B]化学与能源
①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②生铁、青铜、硬铝属于金属材料 ③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①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农业
①CO2、SO2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③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氮肥 ②钾肥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5 4 3 2 1 0 +0.5
16.(5分)(2024·滨州中考)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小滨郊游时准备了下列食物,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酱牛肉 B.矿泉水 C.面包 D.猕猴桃
②小滨郊游途中发现一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这块麦地需要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
A.NH4HCO3 B.KNO3
C.Ca2(PO4)2 D.K2SO4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________;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小凯想检测家中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3)小新参观新能源汽车制造厂时,了解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石油 D.天然气
6 5 4 3 2 1 0 +0.5
17.(6分)(2024·枣庄中考)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古今对比,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
(1)净水——古时主要以自然沉降为主,如今常用高铁酸钾(K2FeO4),既能净水又能消毒。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出行——古时主要是步行或马车代步 ,如今乘坐汽车高铁、飞机,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我国高铁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合金属于________(填“有机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
(3)记录——古时用墨在竹简 、绢帛、纸张上记录信息,如今大量信息可存储在芯片上。某芯片的主要成分为氮化镓(GaN),可利用镓与氨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单质,该气体单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衣物——古时以棉麻丝等天然材料制作, 如今多用合成材料。航天员服装除用性能优良的合成材料外,还运用了许多高科技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航天员呼出的废气需通过装有活性炭的滤网,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4 3 2 1 0 +0.5
18.(4分)已知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放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有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尿素[CO(NH2)2]六种氮肥。
(1)在上述六种化肥中,________呈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四种氮肥相区别。
(2)其他四种氮肥的鉴别方法如图所示。写出氮肥B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种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________(写名称)。
三、实验与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8 7 6 5 4 3 2 1 0 +0.5
19.(8分)(2024·山西中考)氢能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元化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应用优势、储存手段和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式问题探究。
任务一:调查氢能制取方法
【咨询专家】小组同学通过数字化平台向专家进行咨询,知道了氢气可用多种工艺过程制备,方法有电解水制氢和工业副产品制氢等。
【模型构建】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将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一种手段。过程如下:
―→―→
【交流讨论】(1)近年来,能用来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也可用于氢的制取,但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氢能应用优势
【提出问题】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实验】设计纯净氢气与天然气燃烧的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分别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氢气和天然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____________________ 均有水生成
②迅速把①中的烧杯倒过来,分别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罩在天然气火焰上方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气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无变化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对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
(2)在理想状态下,小组同学通过图1实验,将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如图2所示,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任务三:调研氢能储存手段
【查阅资料】我国绿氢规模化储存是商业化应用的基本保障,为了进行大量储存,通常将氢气转化为液氢,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任务四:展望氢能发展前景
【市场调研】目前,氢燃料电池在公共交通中应用已较为成熟,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未来,氢能将在航空、航天、电力和建筑领域大力推广。
成果分享:通过问题探究,大家对氢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氢气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能源,其产业链包括“制—储—输—用”四个主要环节。因此,降本增效、规模化发展,将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7 6 5 4 3 2 1 0 +0.5
20.(7分)某化肥厂生产的氨肥标签如表所示。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进行如图实验(已知杂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氯化氨 (NH4Cl) 净重25 kg 纯度95%
(1)称量化肥样品时,需将化肥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进行称量。
(2)该化肥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求实验后得到的132.5 g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