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答案)
吉首市2024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八年级生物
考试范围:八年级生物上册;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水螅具有“长生不老”的本领,因为它们的身体大部由干细胞构成,具有持续分裂的能力。在水草茂盛的清澈溪流中你可能会发现身体透明的水螅和形状像柳叶的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A. 背腹扁平 B. 身体辐射对称 C. 有口无肛门 D. 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2. 环节动物和线虫动物的外形相似,从形态结构上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是( )
A. 是否有肛门 B. 是否有消化器官 C. 是否自由生活 D. 身体是否分节
3. 小龙虾是一种淡水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是外来入侵物种,对入侵地的生物群落会造成严重影响,也可对当地的土壤结构、农田和水利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但小龙虾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已成为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成为养殖户增收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小龙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B. 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C 体表有外骨骼,起保护作用 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环节动物
4. 在动物分类时,某同学将蜥蜴、青蛙、鲫鱼、家鸽分为一组,将蝴蝶、水螅、蚯蚓、蛔虫分为一组,请你分析一下,这位同学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 体温是否恒定 B. 生殖方式不同
C. 有无脊椎骨 D. 受精方式不同
5. 学习了动物的相关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章鱼不是鱼”,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 青鱼海马 B. 鲢鱼甲鱼
C. 鲸鱼草鱼 D. 鲍鱼鲫鱼
6. 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到二氧化碳后,BTB溶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将蓝色BTB溶液滴在④处,BTB溶液会变黄
B. ③能进行气体交换,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C. 呼吸过程中,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
D. 鱼离开水后,会因③无法充分展开而窒息
7. 爬行动物玳瑁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表覆盖鳞甲 B. 卵生,卵表面具卵壳
C. 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D. 体温不恒定
8. 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普遍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与该观点相符的是( )
A. 鸟类的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 蚯蚓的身体分节,使其运动灵活
C. 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D. 青蛙仅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9. 除了鸵鸟、企鹅等鸟不能飞行以外,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下列特征不适于鸟类飞行的是
A. 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
B. 体表被毛,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C. 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产生的阻力
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很快排出粪便
10. 如图是哺乳动物狼和家兔的牙齿分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牙齿①②③分别是门齿,臼齿,犬齿
B. 动物乙有牙齿③,可以判断该动物为家兔
C. 牙齿①的作用是切断食物
D. 甲图是兔的牙齿,乙图是狼的牙齿
11. 某同学在课外劳动实践时完成松土这一动作,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收缩: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④①
12. 最近网上流行起了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八段锦”。下列关于“八段锦”动作的完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骨骼肌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
B. 只要骨和骨骼肌协调配合就能完成
C. 骨在完成全套动作中起杠杆作用
D. 需要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13. 如图,坐位体前屈是长春市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考生两臂和手伸直,膝盖不能弯曲,两手五指并拢,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推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推为止。在此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主要状态是
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14. 母亲抱着孩子到医院治疗,当护士把针扎在她身体上时,孩子哭了起来;当第二次到医院去的时候,孩子看到穿白衣服的人,马上就哭起来;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当听到妈妈要把自己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哭了起来。关于孩子的三次哭泣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是先天性行为,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学习行为
B. 第二次是先天性行为,第一次和第三次是学习行为
C. 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先天性行为,第三次是学习行为
D. 第三次是先天性行为,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学习行为
15. 2021年5月底,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跨越400公里,接近昆明主城。云南大学的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象是大型哺乳动物,象群的群体迁移是一种社会行为
B. 象群北迁,沿途损害农作物达上千亩,严重影响当地民众正常生活秩序,应予以射杀
C. 象群之间能够通过声音、气味、动作等传递信息
D. 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16.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 孔雀开屏不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D.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年长者是“首领”
17. 下图为苍耳图片,苍耳果实带有钩刺,可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动物带到不同的地方。该现象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
B.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C.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利于繁殖后代
18. 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手上分布着大量微生物,下图是某同学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时,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分布情况的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三组培养基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高温灭菌
B. 检测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
C. 可将三组培养皿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
D. 洗手后菌落减少,设置空白对照组没有意义
19. 当人体受伤出现开口小而伤口较深的情况时,医生往往建议要防止破伤风杆菌的感染,需要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这与破伤风杆菌的下列哪种特性密切相关?( )
A. 破伤风杆菌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B. 破伤风杆菌属原核生物
C. 破伤风杆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
D.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细菌
20. 真菌的特征是
①原核生物
②和动植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⑥个体都比较大,如木耳、香菇等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⑥
21.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原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提取——利用了真菌产生的物质
B. 酸奶的制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
C. 沼气的产生——利用了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
D. 食品的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2. 2024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能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全身水疱脓疱,伴有出血倾向,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 B. 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里
C. 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 D. 结构简单,只由蛋白质组成
23. 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 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 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D 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24. 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的国家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澳大利亚
25. “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龄置长江”,长江禁渔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色类出现在长江流域。此项保护措施属于( ).
A. 迁地保护 B. 就地保护 C. 特殊保护 D. 宣传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28题和29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
26. 生物总是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生理结构。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其保持湿润,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2)蝗虫体表有坚硬的______,因其不能随身体生长,所以蝗虫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
(3)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有图丙中的结构【 】________辅助呼吸。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说出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还有______(答一点即可)。
(4)鱼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_,如图丁,其结构特点是长有既多又密的_______。
27. 以下为几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引发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与图______的结构最相似,它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通过_______方式,不断地制造出新的自己。
(2)图A与B、C、D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
(3)如将图B成熟的[1]放在白纸上,轻轻弹一下,就会观察到褐色的【5】______。
(4)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图______。环境条件适宜时,它的生殖方式主要是_______。
(5)青霉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自被发现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图C_______是可以提取青霉素的原材料,该生物属于多细胞真菌。
28. 小华提出一个问题:家蚕最爱吃桑叶,而不爱吃其他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为了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孔径相同的打孔器分别取不同种类树叶的叶圆片若干,备用。
②选择刚刚孵化出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家蚕幼虫若干,备用。
③选择等量的不同种类的树叶,对称放置在如图所示大培养皿的不同位置,不同种类树叶放置的位置与培养皿中心的距离相同。然后放入家蚕幼虫,观察其取食行为。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用的家蚕选择刚刚孵化出的幼虫而不选择已经孵化出一周的幼虫,目的是______。
(3)实验时,放置家蚕幼虫的位置应该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点。
(4)为了保证变量唯一,小华的做法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家蚕幼虫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其他植物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9. 学习完细菌和真菌内容后,生物老师要求同学们完成综合实践项目: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小华同学在家里尝试利用白萝卜制作泡菜,如图所示。但是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亚硝酸盐的物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国家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20mg/kg。
(1)制作泡菜所需要的微生物属于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2)制作泡菜时需要将调味料加入清水煮至沸腾,目的是_______。
(3)制作泡菜时既要加盖还要用水封口,这样做既可以提供_____条件,又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进入。
(4)据图2可知,随着发酵天数增加,不同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盐浓度越高,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越_____(选填“早”或“晚”)。发酵一周后,盐浓度为______%的泡菜最先达到安全食用标准。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只小老鼠试图袭击一只蝎子,结果被蝎子蛰了一下,于是它放弃了捕食这只蝎子。后来,当它再遇到蝎子时,就会主动避开。
材料二:蜜蜂是一种群居昆虫,一个蜜蜂家族通常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组成。工蜂是蜂群中繁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它们有明确的劳作分工,承担着蜂巢的清洁、维护、防御,以及哺育幼虫和寻觅花粉或花蜜的工作。蜂王是巢中唯一能进行生殖的雌蜂,其功能就是产卵。在一年的某些时间内,雄蜂与蜂王交配后会被逐出蜂巢而死亡。
(1)材料一中的小老鼠再遇到蝎子时会主动避开蝎子,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行为。
(2)材料二中蜂王、雄蜂和工蜂分工明确,这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__行为的昆虫。蜂王与雄蜂交配、产卵的行为属于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此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决定的。
(3)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_____。
A. 蚂蚁 B. 蝗虫 C. 乌鸦 D. 苍蝇
(4)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______的变化,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动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习近平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资料二: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资料三: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资料一中提到的5个国家公园,每一个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2)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对资料二中习近平说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 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B.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C.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D. 伐木开荒,充分利用青山资源
(3)资料三中提到的“碳中和”的“碳”指的是______,此气体主要被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所吸收利用后释放出_________,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吉首市2024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八年级生物
考试范围:八年级生物上册;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28题和29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
(2)外骨骼 (3) ①. ③气囊 ②. 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等
(4) ①. B鳃 ②. 鳃丝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E ②. 自我复制
(2)A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3)孢子 (4) ① D ②. 出芽生殖
(5)青霉
【28题答案】
【答案】(1)不同种类树叶
(2)排除学习行为(经验)的干扰(或刚刚孵化出的幼虫尚未经过学习,其食性全凭天性)
(3)e (4)不同种类树叶叶圆片的大小相同、不同种类树叶放置的位置与培养皿中心的距离相同、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等
(5)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爱吃其他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意思相近即可)
【29题答案】
【答案】(1)原核 (2)高温灭菌
(3)无氧 (4) ①. 晚 ②. 8
【30题答案】
【答案】(1)学习 (2) ①. 社会 ②. 先天性 ③. 遗传物质 (3)A
(4) ①. 环境 ②. 提高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生物种类 ②. 基因 ③.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D
(3) ①. 二氧化碳(或CO2) ②. 光合 ③. 氧气(或O2) ④. 碳-氧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