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第三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第三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延吉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总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S--32 O--16 K--39 N--14 C--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春节传统民间风俗中,一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酿米酒 B.扫尘埃 C.烧年菜 D.放爆竹
2. 在长白山的清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21% B.0.03% C.0.94% D.78%
3. 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水银 B. 青铜 C. 18K白金 D. 焊锡
4. 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A.稀硫酸、铁粉 B.水、烧碱
C.水、硝酸铵 D.稀盐酸、石灰石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 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此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
C. 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 反应后的物质是纯净物
7.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过滤
C. 倾倒液体 D. 测溶液pH
8. 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的酸性比b的强
B. 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C. c的碱性比d的弱
D. 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9. 黑火药是中因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2N B. 参加反应的碳、硫质量比为3:1
C. K2S化学名称读作硫酸钾 D.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1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关系的是(  )
A.将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逐滴加入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中(  )
B.浓硫酸口放置一段时间 C.电解水
D.将铁钉加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第19题②2分,共35分)
1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慎空。
(1)氮元素__________; (2)消石灰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
1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
A.氢氧化钠 B.钛合金 C.氮气
(1)用来制作眼镜架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 (2)常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_______
13.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锂是最轻的金属。锂离子电池是可充电的新型高能电池,因质量轻、电容量大,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像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B.x=2,锂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
D.锂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金属,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
(2)如图A~D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_____种元素。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 _________(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14. 依据如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填空。
(1)时,甲的溶解度 _______(填“ > ”、“ < ”或“=")乙的溶解度。
(2) 时,将30g固体乙与50g水混合,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 g。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欲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
B. 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
C.t1℃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1℃,析出警惕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
E.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5. 水和溶液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公共场所设有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直饮水机中的颗粒活性炭起_________作用。
(2)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步骤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16. 铝在常温下很容易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据此,某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了系列性质探究予以证明。已知熔点:铝660℃,氧化铝2054℃;沸点:铝2327℃。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1】如图,用火焰喷枪的火焰(温度800~1300℃)从下往上灼烧铝片,观察到下端形成一个呈鼓胀状态的“小泡”。
(1)形成鼓胀“小泡”现象既能证明__________,还能证明铝的熔点低于氧化铝,“小泡”内装的铝呈_________态。
【实验2】将铝片浸入8%CuSO4溶液中。
(2)开始1min内无明显现象,该事实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铝薄膜的致密性。
(3)2min左右铝片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并析出红色物质。收集气体检验,易燃,则气体是______。
17. 下图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反应后的B图完整正确,应在反应后的 B 图中补充      。(填“A”或“B”)
(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稀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结合成      。(填粒子名称)
(3)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图像中c表示的是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4)另取1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0g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在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能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色。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装置C相比,装置B中使用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用装置A、E组合制取某种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有下列中的_______。
①反应物中有液体 ②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③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⑤制得的气体易溶于水 ⑥制得的气体难(不易)溶于水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①写出A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装置A~E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含有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三、计算题(5分)
20. 在136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g,同时得到3.2g氧气。
(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春节传统民间风俗中,一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酿米酒 B.扫尘埃 C.烧年菜 D.放爆竹
2. 在长白山的清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 )
A.21% B.0.03% C.0.94% D.78%
3. 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A  )
A. 水银 B. 青铜 C. 18K白金 D. 焊锡
4. 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C )
A.稀硫酸、铁粉 B.水、烧碱
C.水、硝酸铵 D.稀盐酸、石灰石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 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此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
C. 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 反应后的物质是纯净物
7.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 稀释浓硫酸 B. 过滤
C. 倾倒液体 D. 测溶液pH
8. 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a的酸性比b的强
B. 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C. c的碱性比d的弱
D. 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9. 黑火药是中因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的化学式为2N B. 参加反应的碳、硫质量比为3:1
C. K2S化学名称读作硫酸钾 D. K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1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关系的是( A )
A.将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逐滴加入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中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电解水
D.将铁钉加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第19题②2分,共35分)
1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慎空。
(1)氮元素____N______; (2)消石灰的化学式___Ca(OH)2___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H2_________。
1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代号)。
A.氢氧化钠 B.钛合金 C.氮气
(1)用来制作眼镜架材料的是_____B________ (2)常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______C______
(3)可用于制肥皂的是______A_______
13.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锂是最轻的金属。锂离子电池是可充电的新型高能电池,因质量轻、电容量大,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像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____(填字母)。
A.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B.x=2,锂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
D.锂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金属,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
(2)如图A~D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3___种元素。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 ____A___(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14. 依据如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填空。
(1)时,甲的溶解度 ___>____(填“ > ”、“ < ”或“=")乙的溶解度。
(2) 时,将30g固体乙与50g水混合,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__62.5___ g。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B、E___(填字母)
A.欲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
B. 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
C.t1℃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1℃,析出警惕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
E.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5. 水和溶液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公共场所设有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直饮水机中的颗粒活性炭起___吸附______作用。
(2)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步骤是____③_____(填数字序号)。
16. 铝在常温下很容易跟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据此,某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了系列性质探究予以证明。已知熔点:铝660℃,氧化铝2054℃;沸点:铝2327℃。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1】如图,用火焰喷枪的火焰(温度800~1300℃)从下往上灼烧铝片,观察到下端形成一个呈鼓胀状态的“小泡”。
(1)形成鼓胀“小泡”现象既能证明_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___,还能证明铝的熔点低于氧化铝,“小泡”内装的铝呈__液___态。
【实验2】将铝片浸入8%CuSO4溶液中。
(2)开始1min内无明显现象,该事实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氧化铝薄膜的致密性。
(3)2min左右铝片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并析出红色物质。收集气体检验,易燃,则气体是__氢气____。
17. 下图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反应后的B图完整正确,应在反应后的 B 图中补充   A   。(填“A”或“B”)
(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稀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结合成  水分子 。(填粒子名称)
(3)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图像中c表示的是___SO42-_______(填粒子符号)
(4)另取1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0g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在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能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蓝____色。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_CaCO3_+HCl_===CaCl2_+ H2O_+CO2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装置C相比,装置B中使用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可以随时添加药品_________;
(3)若在实验室用装置A、E组合制取某种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有下列中的_②_④ _⑤____。
①反应物中有液体 ②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③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⑤制得的气体易溶于水 ⑥制得的气体难(不易)溶于水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①写出A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CO2 +NaOH ===Na2CO3+H2O_。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__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2分)
③装置A~E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装置是___E____。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含有__Cu_和_Cu2O__________。
【实验探究】
三、计算题(5分)
20. 在136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g,同时得到3.2g氧气。
(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3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2)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解得x=6.8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