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消化系统与营养摄取提升训练(答案)

2024-2025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消化系统与营养摄取提升训练(答案)



第三单元第一章消化系统与营养摄取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美食有道,健康为先。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坏血病
B.适当多吃虾皮、虾米等新鲜的海产品——佝偻病
C.适当多吃菠菜、松蘑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夜盲症
D.适当多吃西红柿、猕猴桃等新鲜果蔬类食物——脚气病
2.2024年1月17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送去了新鲜果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坏血病
B.果蔬不能为宇航员提供蛋白质和脂肪
C.果蔬中的铁能成为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D.果蔬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排空
3.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消化道各器官都能分泌消化液
B.并不是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C.消化道中各器官都能吸收营养物质
D.食物中所有营养物质都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4.下列关于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
B.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
D.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5.从平衡膳食的角度看,下列午餐食谱中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
A.馒头、锅包肉、牛奶、碳酸饮料
B.油饼、酱牛肉、红烧鲈鱼、香肠
C.玉米、炒干豆腐、炝拌土豆丝、炸花生
D.米饭、凉拌菠菜、鱼香肉丝、西红柿鸡蛋汤
6.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感觉到甜味。受到食物刺激后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图是某同学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部分实验过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馒头碎屑
B.实验结果说明唾液可以分解淀粉
C.滴加碘液后,①不变蓝
D.若将37℃改为90℃,②不变蓝
7.细胞可以进行能量的转化,下列物质中都能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
A.水、脂质 B.脂质、葡萄糖 C.氧气、糖类 D.无机盐、核酸
8.下列有关食品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盐渍、烟熏后可抑制微生物生存
B.真空包装能杀死食品内的各种微生物
C.变质时间不长的食物须加热后才可食用
D.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可冷冻保存新鲜蔬菜
9.下列物质中能被人体消化系统直接吸收的是( )
①蛋白质 ②葡萄糖 ③氨基酸 ④无机盐 ⑤水 ⑥淀粉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0.花生种子燃烧时,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下列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糖类、核酸、无机盐 B.脂质、糖类、蛋白质
C.二氧化碳、水、糖类 D.糖类、蛋白质、水
11.新疆葡萄干是在用生土垒成的四面带墙洞的“晾房”中制作成的,晾干的葡萄果实,其肉软清甜,营养丰富,且能较长时间储存。下列食品的保存原理与之相似的是(  )
A.速冻海鲜 B.脱水香菇
C.冷藏鲜奶 D.腌渍鱼肉
12.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预防(  )
A.坏血病 B.佝偻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
13.从平衡膳食的角度看,下列午餐食谱中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
A.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B.馒头、红烧肉、煎鸡蛋、玉米
C.炸鸡腿、炸薯条、奶油饼干、碳酸饮料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西红柿鸡蛋汤
14.保存食品的重要措施是防腐。下列食品与其保存原理相符合的是(  )
A.袋装鲜奶——高温灭菌
B.风干蘑菇———低温抑菌
C.速冻汤圆——真空防菌
D.密封袋装肉肠——除水防菌
15.2023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某生物小组成员围绕该主题设计了午餐食谱,其中最符合合理膳食的是(  )
A.小安:牛奶、鸡蛋、牛排、苹果
B.小童:鸡腿汉堡、油炸薯条、可乐
C.小西:蒜蓉西蓝花、西红柿鸡蛋汤、米饭
D.小秦:卤鸡腿、鲫鱼豆腐汤、炒青菜、米饭
16.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b、c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代表口腔,此处消化淀粉的关键是含有唾液淀粉酶
B.b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可消化蛋白质
C.c代表小肠,糖类和脂肪的消化,都从此处开始
D.大部分营养物质在c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
17.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
B.小肠壁内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能使小肠内的食物与消化液混合并充分接触
C.小肠分布着神经组织,可以接受食物到来的刺激并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D.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部所含的输导组织对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和运输
18.寿张集煎包外皮酥脆,香味浓郁,是受大家欢迎的早点之一。煎包馅料一般是韭菜鸡蛋、猪肉粉条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无细胞壁是韭菜细胞和猪肉细胞的区别之一
B.猪肉中的脂肪在人体小肠内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C.粉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物质
D.面团发酵后,变得暄软多孔,是由于酵母菌分解淀粉生成二氧化碳
19.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小秦按照不同的方式将购买的年货进行了保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牛肉干放到潮湿处 B.带鱼放到冰箱冷冻室
C.水果罐头不打开包装 D.真空包装火腿肠常温放置
20.小李同学善于整理和反思,下面是他针对消化系统图整理的相关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分解和消化食物
B.胃内的食糜含有淀粉、麦芽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C.胰液是由胰岛分泌的,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D.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二、实验探究题
21.“窝窝头”是民间传统的面点食品,它历史悠久,质地黏软,口味香甜。为探究“口腔对窝窝头的消化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注:窝窝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组别 1 2 3 4 5
窝窝头形态 适量窝窝头碎屑 适量窝窝头碎屑 适量窝窝头块 适量窝窝头碎屑 适量窝窝头碎屑
唾液/清水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B
搅拌程度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温度 37℃ 100℃
加入碘液 5滴
(1)为探究唾液对窝窝头是否有消化作用,选择1号和2号试管作为对照,并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加入碘液后,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此现象说明 。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试管进行实验。
(3)如果把5号试管的B条件设置为 ,并把5号试管和 号试管对照,可以用来探究温度对口腔消化窝窝头的影响作用。
(4)该实验说明,口腔中的消化有两种类型,包括 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日常进餐应提倡的行为习惯是: 。
22.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它们的淀粉含量略有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
(1)吃馒头和米饭时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食物在消化道中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分解,最终在 (填写器官名称)中消化分解为终产物 。
(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在校生按照其主食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上图所示。
①之所以要用37℃水浴加热是因为 。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 (变蓝/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检验。科研小组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检验次数,并求 ,目的是为了 。
③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三组受试者的唾液中,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最强的是 组。
23.馒头在口腔中咀嚼为什么会变甜呢 该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唾液对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
(2)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该实验中“37℃水浴”的原因是 。
(3)馒头的消化与唾液分泌、牙齿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它们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 。
24.某班同学为了测定食物中的能量,选择核桃仁、花生仁、黄豆和大米进行探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
食物名称 核桃仁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30 22 14 13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
(3)表格中①应填的内容是 。
(4)实验测定的能量比食物实际含有的能量 (填“高”或“低”),请说明理白 。
三、资料分析题
25.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图一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为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三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在图二消化道的 (填数字序号)内开始被消化。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一中 (填数字)层食物。
(3)图二中⑧部位在图三中对应的器官是[ ] ,该器官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内有 和 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4)图三中Y表示 的消化过程,该物质在小肠内被消化。


《第三单元第一章消化系统与营养摄取提升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D B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C C D C A D
21.(1) 2mL清水 1 唾液对窝窝头有消化作用
(2)1、3、4
(3) 2mL唾液 1
(4) 物理性 细嚼慢咽(合理即可)
22.(1) 小肠 葡萄糖
(2) 37℃接近人体口腔温度,唾液淀粉酶在该温度下催化作用最强 不变蓝 平均值 减小误差 馒头
23.(1) D→B→A→C 唾液
(2) ①试管变蓝,②不变蓝 37℃接近人体的口腔温度,有利于发挥酶的最大活性
(3)区别: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将食物进行磨碎,食物变小,消化液与食物的混合,但是没有发生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联系: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是同时进行,共同促进物质的消化。
24.(1)哪种食物含有的能量多
(2) 核桃
(3)20
(4) 低 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
25.(1) 蛋白质 ⑤
(2)2
(3) D小肠 皱襞 小肠绒毛
(4)脂肪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