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分析 (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分析  (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人教版)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分析
类型1 坐标曲线图分析
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会导致反应前后固体(金属)质量和液体(或溶液)质量的变化,其关键点是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如以下两例:
(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CuSO4═ZnSO4+Cu
65 160 161 64
物质转化 质量变化 结论 图像
Zn→Cu 65→64 固体质量减小 图1
CuSO4→ZnSO4 160→161 溶液质量增大 图2
图1 图2
(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64 340 188 216
物质转化 质量变化 结论 图像
Cu→Ag 64→216 固体质量增大 图3
AgNO3→Cu(NO3)2 340→188 溶液质量减小 图4
图3 图4
类型2 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分析
点拨: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被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遵循“远距离先置换”的规律。
1.一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
金属活动性A强于B,将金属A投入金属B的盐溶液中,滤渣与滤液成分的情况分析如下:
反应情况 滤渣 滤液中的溶质
A不足 B A盐、B盐
A恰好反应完全 B A盐
A过量 A、B A盐
2.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反应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先: ;
后: 。
(3)根据加入的金属(铁粉)的量分5种情况分析滤渣、滤液的成分:
序号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 Fe(NO3)2、Cu(NO3)2、 Ag
② Fe(NO3)2、Cu(NO3)2
③ Cu、Ag
④ Cu、Ag
⑤ Fe(NO3)2
3.两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
Zn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先: 3 ( ;
后: 。
(3)根据加入的溶液(AgNO3溶液)的量分5种情况分析滤渣、滤液成分:
序号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 Zn、Cu、Ag
② Zn(NO3)2
③ Zn(NO3)2、Cu(NO3)2
④ Zn(NO3)2、 Ag
⑤ Zn(NO3)2、Cu(NO3)2、AgNO3
4.两种金属和两种盐溶液反应
将一定量的Mg粉和Zn粉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2)从活动性顺序最 的金属依出置换。
(3)根据置换出金属的量分析,如下表:
情况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置换出部分Ag Mg(NO3)2、Zn(NO3)2、Cu(NO3)2、AgNO3
②Ag全部置换完 Ag
③置换出部分Cu Mg(NO3)2、Zn(NO3)2、Cu(NO3)2
④Cu全部置换完 Mg(NO3)2、Zn(NO3)2
⑤Zn部分反应 Zn、Cu、Ag
⑥Mg恰好完全反应 Zn、Cu、Ag
⑦Mg过量 Mg、Zn、Cu、Ag
1.(2024重庆中考)中国应用的湿法炼铜技术,是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现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充分反应。下列说法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
①反应能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③反应生成的溶质为硫酸铁;
④反应后固体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毕节纳雍县模拟)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溶液中投入金属X,投入X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X可以是Mg,也可以是Zn
B.在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在B点时溶液中的固体是Fe和Cu
D.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课上,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B.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和铁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
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C.c点时,溶液呈无色
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5.(通辽中考)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点溶液呈浅绿色
B.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
C.取c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c、d点溶液中溶质相同
6.(邵阳中考)在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Cu2+、Zn2+,可能有Ag+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Zn2+、Ag+,可能有Cu2+
D.若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7.(宁波中考)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 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 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 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8.(贵阳一模)向盛有10 g 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 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取a点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10.常见的金属有镁、铝、铜、银等。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到含有溶质为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 。
(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1.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1)如图甲,向充分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2)如图乙,向充分反应后的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 ;
②实验结束后所得滤液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原烧杯中混合溶液质量。
12.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硫酸锌的废水,鹏鹏准备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图所示流程:
(1)固体b的成分是 。
(2)上述流程的四个操作中,有一个和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
(3)过程Ⅱ中可加入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过程Ⅲ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所含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则固体乙可能的组成情况是 。微专题5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分析
类型1 坐标曲线图分析
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会导致反应前后固体(金属)质量和液体(或溶液)质量的变化,其关键点是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如以下两例:
(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CuSO4═ZnSO4+Cu
65 160 161 64
物质转化 质量变化 结论 图像
Zn→Cu 65→64 固体质量减小 图1
CuSO4→ZnSO4 160→161 溶液质量增大 图2
图1 图2
(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64 340 188 216
物质转化 质量变化 结论 图像
Cu→Ag 64→216 固体质量增大 图3
AgNO3→Cu(NO3)2 340→188 溶液质量减小 图4
图3 图4
类型2 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分析
点拨: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被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遵循“远距离先置换”的规律。
1.一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
金属活动性A强于B,将金属A投入金属B的盐溶液中,滤渣与滤液成分的情况分析如下:
反应情况 滤渣 滤液中的溶质
A不足 B A盐、B盐
A恰好反应完全 B A盐
A过量 A、B A盐
2.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反应
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先:Fe+2AgNO3═Fe(NO3)2+2Ag;
后:Fe+Cu(NO3)2═Fe(NO3)2+Cu。
(3)根据加入的金属(铁粉)的量分5种情况分析滤渣、滤液的成分:
序号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 Fe(NO3)2、Cu(NO3)2、AgNO3 Ag
② Fe(NO3)2、Cu(NO3)2 Ag
③ Fe(NO3)2、Cu(NO3)2 Cu、Ag
④ Fe(NO3)2 Cu、Ag
⑤ Fe(NO3)2 Fe、Cu、Ag
3.两种金属和一种盐溶液反应
Zn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u>Ag。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先:Zn+2AgNO3═Zn(NO3)2+2Ag;
后:Cu+2AgNO3═Cu(NO3)2+2Ag。
(3)根据加入的溶液(AgNO3溶液)的量分5种情况分析滤渣、滤液成分:
序号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 Zn(NO3)2 Zn、Cu、Ag
② Zn(NO3)2 Cu、Ag
③ Zn(NO3)2、Cu(NO3)2 Cu、Ag
④ Zn(NO3)2、Cu(NO3)2 Ag
⑤ Zn(NO3)2、Cu(NO3)2、AgNO3 Ag
4.两种金属和两种盐溶液反应
将一定量的Mg粉和Zn粉加入到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Cu>Ag。
(2)从活动性顺序最弱的金属依出置换。
(3)根据置换出金属的量分析,如下表:
情况 滤液成分 滤渣成分
①置换出部分Ag Mg(NO3)2、Zn(NO3)2、Cu(NO3)2、AgNO3 Ag
②Ag全部置换完 Mg(NO3)2、Zn(NO3)2、Cu(NO3)2 Ag
③置换出部分Cu Mg(NO3)2、Zn(NO3)2、Cu(NO3)2 Cu、Ag
④Cu全部置换完 Mg(NO3)2、Zn(NO3)2 Cu、Ag
⑤Zn部分反应 Mg(NO3)2、Zn(NO3)2 Zn、Cu、Ag
⑥Mg恰好完全反应 Mg(NO3)2 Zn、Cu、Ag
⑦Mg过量 Mg(NO3)2 Mg、Zn、Cu、Ag
1.(2024重庆中考)中国应用的湿法炼铜技术,是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现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充分反应。下列说法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 )
①反应能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③反应生成的溶质为硫酸铁;
④反应后固体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毕节纳雍县模拟)向含有FeSO4和CuSO4的溶液中投入金属X,投入X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金属X可以是Mg,也可以是Zn
B.在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在B点时溶液中的固体是Fe和Cu
D.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课上,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B.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和铁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
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C.c点时,溶液呈无色
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5.(通辽中考)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a点溶液呈浅绿色
B.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
C.取c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c、d点溶液中溶质相同
6.(邵阳中考)在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Cu2+、Zn2+,可能有Ag+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Zn2+、Ag+,可能有Cu2+
D.若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7.(宁波中考)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 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 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 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C )
8.(贵阳一模)向盛有10 g 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 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取a点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 B.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 D.m=12.7
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填字母)。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B.若滤渣中含有银、铜、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3+、Fe3+、NO-3
C.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铜、铝
D.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Al3+、Fe2+、Cu2+,可能有Ag+
10.常见的金属有镁、铝、铜、银等。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放入到含有溶质为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铜。
(2)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Mg(NO3)2。
11.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1)如图甲,向充分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AgNO3═Fe(NO3)2+2Ag;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Ag+、Fe2+、Cu2+(填离子符号)。
(2)如图乙,向充分反应后的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Fe(NO3)2;
②实验结束后所得滤液质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原烧杯中混合溶液质量。
12.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硫酸锌的废水,鹏鹏准备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图所示流程:
(1)固体b的成分是Zn、Fe、Cu。
(2)上述流程的四个操作中,有一个和其他三个不同,它是操作④。
(3)过程Ⅱ中可加入的物质是H2SO4(填化学式),过程Ⅲ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
(4)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所含的溶质为Zn(NO3)2(填化学式);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则固体乙可能的组成情况是Ag或Ag、Cu。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