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第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 (学生版+教师版)
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第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
知识点一 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 一切生命都来自神的创造。
(2)自然发生说:
①内容: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②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生物不是在现在条件下,从非生命物质自然发生来的。
(3)宇生论: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宇宙空间存在有机物。但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天外。
(4)化学进化说:
①原始大气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氧气。
②自然条件:雷电、紫外线以及高温等。
③过程:简单的无机小分子→简单有机小分子→复杂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④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化学进化说:
(1)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
①实验结果:合成了多种有机小分子。
②实验结论: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注意:米勒实验不能证明有机大分子的形成)
(2)生命起源的三大条件:
①物质条件: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②能量条件:高温、紫外线、雷电。
③环境条件: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生命起源的三个阶段:
(4)生命的基本特征:
①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
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③能生长和繁殖;
④能遗传和变异。
(5)我国在化学进化说研究方面的成就:
①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利用氨基酸合成了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
②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核苷酸,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知识点二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历程:
(1)化石证据:
①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越新近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越多。
(2)比较解剖学证据:某些脊椎动物前肢的形态和功能有明显差异,但其结构却非常相似,说明这些脊椎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3)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①植物的进化历程:
②动物的进化历程:
(4)进化特点:
①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③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单细胞藻类,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单细胞动物,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原始鱼类。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学说:
①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环境变化了,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的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某些器官则由于不用而退化,这些变化了的性状能够遗传下去。
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如果生存就要进行生存竞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就会被淘汰,即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③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人工选择:
①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许多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②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选择方式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选择因素 人 自然
选择条件 有利于人的变异 有利于自身的变异
选择结果 满足人类的需求 更好地适应环境
进化速度 时间短,速度快 时间长,速度慢
知识点三 人类的起源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人类与黑猩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以及一些行为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黑猩猩与现代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人类与黑猩猩在行走方式、骨骼结构、手的功能等方面又具有明显的差别,这是遗传物质的根本差异和环境选择的结果。
2.从猿到人的进化:
3.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4.地球上的人种:地球上生活着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等人种,各人种同属同一物种——智人种,不同的人种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知识点四 现代生物技术
1.转基因技术:
(1)概念:首先是按照人们的愿望设计出生物蓝图,然后把所需要的基因从一种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出来,再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例如: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胖鲤鱼。如图所示,科学家把人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可以生产人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2)原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应用:
①培育转基因作物,使之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特性。
②生产药物、疫苗、抗体等,如生长激素、凝血因子、胰岛素、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抗体等。
③转基因与可持续发展:利用转基因工程菌进行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工程菌处理污水;利用转基因固氮植物减少氮肥使用等,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克隆技术:
(1)克隆的实质是无性繁殖。
(2)克隆羊培育过程:
(3)克隆的意义: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拯救濒危动物等。
3.现代生物技术:
(1)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
(2)具有两面性。
一、辨别生命起源的两个场所及进化的历程
1.辨别生命起源的两个场所:
(1)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形成有机小分子。
(2)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
2.辨别生物进化历程:
(1)植物进化历程:
(2)动物进化历程:
特别提醒
(1)不要误认为生物进化使低等生物不存在,事实上某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低等生物,并没有绝灭。
(2)生物进化历程末端并没有停止,一直在进化。
【典例示范】
如图的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可知正确的是( )
A.①所在树枝上的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B.②代表的是爬行动物
C.③代表裸子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比珙桐与海带的远
【名师讲题】
(1)识图析图:“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扫清障碍:①代表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没有脊柱;②代表两栖类,其发育类型属于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③代表裸子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珙桐属于被子植物,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因此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比珙桐与海带的近。
答案:C。
【对点训练】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下列植物类群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D)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B)
A.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从重量小的生物到重量大的生物
C.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
B.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推测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
C.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二、辨析自然选择理论及内容
1.辨析自然选择理论:
(1)自然选择理论:变异→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
(2)自然选择理论应用:如解释细菌抗药性的增强:细菌存在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变异类型→抗生素对其选择→抗药性强的能生存下来(有利变异)→遗传积累→出现超级细菌(适应者生存)。
2.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生物都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于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4)适者生存: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特别提醒 变异在前,选择在后;变异不定向,自然选择定向。
【典例示范】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地雀,部分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雀喙形状
a喙短而粗 b喙长而细 c喙大小适中
食物来源 坚果和种子 昆虫 种子和昆虫
A.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B.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于有利变异
C.以昆虫为食的地雀,喙长而细有利于啄开树皮捕食昆虫
D.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名师讲题】
(1)抓住题眼: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
(2)扫清障碍: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喙是用来取食的,喙短而粗适于取食坚果和种子,喙长而细适于取食昆虫,喙大小适中适于取食种子和昆虫。b雀喙长而细,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于不利于变异。
答案:B。
【对点训练】
1.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B)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水稻对浅水环境的适应和海水稻的选育分别属于(D)
A.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人工选择
C.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三、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比较
项目 转基因技术 克隆技术
操作水平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主要过程 基因分离→体外拼接组合→转入→表达 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原理 将外源基因导入某种生物的细胞内,并使之在细胞中表达 细胞核的全能性
应用 培育优良品种(抗虫、抗病等),可以得到新品种 拯救濒危物种、防止家禽和家畜良种的退化及应用于器官移植
结果 定向改造生物的某些遗传性状 保持原来的遗传性状
特别提醒 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都是无性生殖。
【典例示范】
(2023·临沂学业考)克隆羊、“试管婴儿”和太空椒等都是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了杂交技术
B.“试管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无性生殖原理
C.胰岛素的生产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D.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环境诱发定向变异的结果
【名师讲题】
(1)审题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克隆羊、“试管婴儿”和太空椒等生物技术的实质。
(2)扫清障碍: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属于无性生殖,利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技术,杂交技术属于有性生殖技术。“试管婴儿”的培育属于有性生殖。胰岛素的生产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结合,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使大肠杆菌能够合成胰岛素,提取胰岛素。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环境诱发了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C。
【对点训练】
1.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关于“多莉”的分析,正确的是(D)
A.是有性生殖的结果
B.遗传物质和黑面白羊2一致
C.性状和黑面白羊1 相同
D.性别由白羊决定
2.(2024·贵港模拟)下面与转基因大豆应用相同生物技术的是(B)
A.试管婴儿 B.抗虫棉
C.克隆羊 D.太空椒
广西两年中考
1. (2024·广西学业考)叶(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2.(2024·广西学业考)2024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恒河猴。与克隆恒河猴采用相同技术的实例是(A)
A.克隆羊多莉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大豆
D.发酵酸奶
全国真题精选
1.(2024·湖南学业考)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A)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2.(2024·凉山州学业考)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我国辽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馆中的“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等众多化石让人震撼不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B.生物总是从体型小的进化到体型大的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里
3.(2024·烟台学业考)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新蛋种——“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4.(2024·烟台学业考)鱼(如图)是一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能借助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的肉状突起——“小灯笼”诱捕食物。从进化与适应角度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B)
A.鱼的“小灯笼”与深海环境相适应
B.为了诱捕食物,鱼产生了“小灯笼”
C.鱼的“小灯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鱼的牙齿与虎鲸的牙齿功能不同
5.(2024·河南学业考)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可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相比,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图所示,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A.猕猴 B.果蝇 C.小麦 D.向日葵
6.(2024·天水学业考)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C)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7.(2024·云南学业考)下列关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由四肢着地逐渐发展为直立行走
B.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C.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D.骨骼形态始终不变
8.(2024·遂宁学业考)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的太空细胞学实验中,刺激导入了荧光蛋白基因的心肌细胞,发现它会收缩并发荧光。下列关于该心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它的出现主要运用了克隆技术
B.它的出现主要用了转基因技术
C.它是传统生物技术运用的产物
D.它在受刺激时收缩是反射过程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第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
知识点一 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
(1)神创论: 一切 都来自 的创造。
(2)自然发生说:
①内容: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②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生物不是在现在条件下,从 自然发生来的。
(3)宇生论: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宇宙空间存在 。但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 。
(4)化学进化说:
①原始大气成分:由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 。
②自然条件: 、紫外线以及 等。
③过程: → → → 。
④原始生命起源于: 。
2.化学进化说:
(1)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
①实验结果:合成了多种 。
②实验结论: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注意:米勒实验不能证明有机大分子的形成)
(2)生命起源的三大条件:
①物质条件: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没有 。
②能量条件:高温、 、雷电。
③环境条件:原始生命起源于 。
(3)生命起源的三个阶段:
(4)生命的基本特征:
①能从外界获得 并排出代谢废物;
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
③能生长和 ;
④能 和变异。
(5)我国在化学进化说研究方面的成就:
①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利用氨基酸合成了结晶蛋白质—— 。
②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核苷酸,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 。
知识点二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历程:
(1)化石证据:
①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物和 。
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结构越 、越低等,水生生物越 ;越新近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结构越复杂、越 ,陆生生物越多。
(2)比较解剖学证据:某些脊椎动物前肢的 和 有明显差异,但其 却非常相似,说明这些脊椎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3)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①植物的进化历程:
②动物的进化历程:
(4)进化特点:
①生物是由共同的 进化来的。
②在漫长的 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③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原始 ,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 ,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原始 。
(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学说:
①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环境变化了,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的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 ,某些器官则由于不用而 ,这些变化了的性状能够 下去。
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都有 的倾向,如果生存就要进行 ,具有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具有 的个体就会被淘汰,即 ,不适者被淘汰。
③生物遗传、变异与 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 的结果。
(2)人工选择:
①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 ,经过不断地选择和培育,形成许多 的过程。
②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选择方式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选择因素 人
选择条件 有利于人的变异 有利于自身的变异
选择结果 满足人类的需求 更好地适应环境
进化速度 时间 ,速度快 时间长,速度
知识点三 人类的起源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人类与黑猩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以及一些 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黑猩猩与现代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人类与黑猩猩在行走方式、骨骼结构、手的功能等方面又具有明显的差别,这是遗传物质的根本差异和 的结果。
2.从猿到人的进化:
3.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 、直立人、 。
4.地球上的人种:地球上生活着黄种人、 和黑种人等人种,各人种同属同一物种——智人种,不同的人种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 形成的。
知识点四 现代生物技术
1.转基因技术:
(1)概念:首先是按照人们的愿望设计出生物蓝图,然后把所需要的 从一种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出来,再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从而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的 ,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例如:转基因超级鼠、转基因胖鲤鱼。如图所示,科学家把人控制合成胰岛素的 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可以生产人的 ,用于治疗糖尿病。
(2)原理: 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变异属于 的变异。
(3)应用:
①培育转基因作物,使之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等特性。
②生产药物、疫苗、抗体等,如生长激素、凝血因子、胰岛素、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抗体等。
③转基因与可持续发展:利用转基因工程菌进行秸秆发酵生产燃料 ;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处理污水;利用转基因固氮植物减少 使用等,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克隆技术:
(1)克隆的实质是 。
(2)克隆羊培育过程:
(3)克隆的意义:培育 ;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拯救 等。
3.现代生物技术:
(1)包括 工程、 工程、 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
(2)具有两面性。
一、辨别生命起源的两个场所及进化的历程
1.辨别生命起源的两个场所:
(1)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形成有机小分子。
(2)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形成原始生命。
2.辨别生物进化历程:
(1)植物进化历程:
(2)动物进化历程:
特别提醒
(1)不要误认为生物进化使低等生物不存在,事实上某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低等生物,并没有绝灭。
(2)生物进化历程末端并没有停止,一直在进化。
【典例示范】
如图的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可知正确的是( )
A.①所在树枝上的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B.②代表的是爬行动物
C.③代表裸子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D.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比珙桐与海带的远
【对点训练】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下列植物类群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从重量小的生物到重量大的生物
C.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
B.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推测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
C.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二、辨析自然选择理论及内容
1.辨析自然选择理论:
(1)自然选择理论:变异→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
(2)自然选择理论应用:如解释细菌抗药性的增强:细菌存在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变异类型→抗生素对其选择→抗药性强的能生存下来(有利变异)→遗传积累→出现超级细菌(适应者生存)。
2.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生物都有很强的生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于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4)适者生存: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特别提醒 变异在前,选择在后;变异不定向,自然选择定向。
【典例示范】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地雀,部分雀喙的形状与它们的食性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雀喙形状
a喙短而粗 b喙长而细 c喙大小适中
食物来源 坚果和种子 昆虫 种子和昆虫
A.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B.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于有利变异
C.以昆虫为食的地雀,喙长而细有利于啄开树皮捕食昆虫
D.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对点训练】
1.在关于物种进化原因的各种解释中,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关键词,正确的组合是()
①物种不变 ②过度繁殖 ③用进废退
④生存斗争 ⑤遗传变异 ⑥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水稻对浅水环境的适应和海水稻的选育分别属于()
A.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人工选择
C.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D.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三、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比较
项目 转基因技术 克隆技术
操作水平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主要过程 基因分离→体外拼接组合→转入→表达 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原理 将外源基因导入某种生物的细胞内,并使之在细胞中表达 细胞核的全能性
应用 培育优良品种(抗虫、抗病等),可以得到新品种 拯救濒危物种、防止家禽和家畜良种的退化及应用于器官移植
结果 定向改造生物的某些遗传性状 保持原来的遗传性状
特别提醒 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都是无性生殖。
【典例示范】
(2023·临沂学业考)克隆羊、“试管婴儿”和太空椒等都是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利用了杂交技术
B.“试管婴儿”的培育利用了无性生殖原理
C.胰岛素的生产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D.太空椒是太空特殊环境诱发定向变异的结果
【对点训练】
1.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关于“多莉”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有性生殖的结果
B.遗传物质和黑面白羊2一致
C.性状和黑面白羊1 相同
D.性别由白羊决定
2.(2024·贵港模拟)下面与转基因大豆应用相同生物技术的是()
A.试管婴儿 B.抗虫棉
C.克隆羊 D.太空椒
广西两年中考
1. (2024·广西学业考)叶(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2.(2024·广西学业考)2024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体细胞克隆恒河猴。与克隆恒河猴采用相同技术的实例是()
A.克隆羊多莉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大豆
D.发酵酸奶
全国真题精选
1.(2024·湖南学业考)某种比目鱼可以通过调节体色和花纹来融入不同的环境。这种生存技巧()
A.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利于躲避敌害
C.不利于捕食 D.是主动变异形成的
2.(2024·凉山州学业考)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我国辽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馆中的“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等众多化石让人震撼不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B.生物总是从体型小的进化到体型大的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里
3.(2024·烟台学业考)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新蛋种——“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说
D.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4.(2024·烟台学业考)鱼(如图)是一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能借助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的肉状突起——“小灯笼”诱捕食物。从进化与适应角度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A.鱼的“小灯笼”与深海环境相适应
B.为了诱捕食物,鱼产生了“小灯笼”
C.鱼的“小灯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鱼的牙齿与虎鲸的牙齿功能不同
5.(2024·河南学业考)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可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相比,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图所示,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猕猴 B.果蝇 C.小麦 D.向日葵
6.(2024·天水学业考)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孔子鸟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7.(2024·云南学业考)下列关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四肢着地逐渐发展为直立行走
B.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C.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D.骨骼形态始终不变
8.(2024·遂宁学业考)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的太空细胞学实验中,刺激导入了荧光蛋白基因的心肌细胞,发现它会收缩并发荧光。下列关于该心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主要运用了克隆技术
B.它的出现主要用了转基因技术
C.它是传统生物技术运用的产物
D.它在受刺激时收缩是反射过程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