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北海市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杰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
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3
1.通过文物可以研究历史,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据图片判断山顶洞人(
A.过着集体生活
B.
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
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告案)告纸以
14
D.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下列遗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3.“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A.炎帝、黄帝
B.黄帝、尧帝
C.舜帝、炎帝
D.舜帝、禹帝
15
杯
4.
成语中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
春秋时期的主题是(
A.和平稳定
B.诸侯争霸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
5.“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16
6.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
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7.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
解
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张仲景的著名医药学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
《千金方》
D.《本草纲目》
8.
中国的很多历史故事演化成为成语故事,例如成语“揭竿而起”就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国人暴动
D.陈胜、吴广起义
9.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其时间换算为世纪纪年法,以下
答案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通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七年级历史期末第1页(共4页)北海市 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ABD 6-10 BBDBB 11-15 CDACB
二、材料题
16.(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1分)皇帝:秦始皇/嬴政(1分)
(2)前提:统一思想;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或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通过地域的
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任意 1点 1分,共 2分)
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分)
(3)措施:设置西域都护;(1 分)影响:确保了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成为后世效仿传承
的范式。(1分)
(4)A.蜀或蜀汉 B. 西晋(2分)
统一的想法:我们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坚决反对分裂行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得 1分)
17.(1)A ① B ③ C ② (3分)
(2)具体措施:鼓励百姓从事农业,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储备粮食以应对水旱灾。(答对
其中 1点即可得 1分)
政策:休养生息政策(1分)
(3)表现:百姓勤于耕作,农业得到了发展,粮食丰收(1分);手工业得到了发展,丝绸
生产量足以天下人使用。(1分)
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社会环境安定;南北方人民
的共同努力;统治者政策的支持。(1分)
(4)因素:生产工具的革新或先进的生产工具;水利工程的修建;统治者的政策支持;人口
的迁徙;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努力(任意 1点即可得 1分,共 2分)
18.(1)局面:百家争鸣;(1分)特点:在冲突中走向融合或分化与统一趋势并存。(1分)
(2)历史现象: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交融的现象;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汉族与少
数民族在生活用具、生产方式上相互学习(任意 1点 1分)
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
(3)皇帝:汉武帝;(1 分)影响:①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
是或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或海上丝绸之路
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医学等传布到世界各
地;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方面的交流。②海上丝绸之路还
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瓷器、丝绸、茶叶等传布到世界各地。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注意史论结合,史实、影响各为 1分)
(4)①民族交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分)北朝后期,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与汉族
人民相互学习,出现民族大交融。(1分);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对国家发展起到重
要作用,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分)。
②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提出各种主张,
形成百家争鸣局面。(1分)这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大繁荣,对国家的发展起到推动作
用(1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 第 1 页(共 1 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