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谁组建的)
本文《探秘关宁军·军制篇四十——三眼铳还是弓箭?关宁铁骑用啥兵器?》是我“探秘关宁军”系列的第四十六篇文章。
书接前文《探秘关宁军·军制篇39——关宁铁骑的“命根子”是什么?》,我们来聊一聊历史上真实的关宁铁骑是用什么兵器打仗的。
>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谁组建的)
关宁铁骑所处的年代(17世纪前半期),加上关宁铁骑的特殊身份(见《探秘关宁军·军制篇38——“关宁铁骑”到底是群什么人?》),很容易让我们把他们和这段话中提到的欧洲同行联想在一起——我们有理由推测关宁铁骑也严重依赖个人勇武和马上射击——至于用什么武器射击,那就有说道了。
备开在阵官兵得获马匹、轻重伤亡兵丁姓名并阵失等物,各数目列揭以备核察,为此理合塘报。计开(合计开列):
撒袋,即盛装弓箭的袋子,分为弓袋和箭囊
「岁输军器入京,乃国家旧制,若依各边……非居重驭轻之体」
严格来说,三眼铳属于低端火器,算不得“神器”,各边有一定的私造空间,但其着实不受待见,反而是弓箭长盛不衰,我在《大明王朝的叹息——被“智子”锁住的火器技术》一文中已经提出过这一论断:
关宁铁骑的主力兵器绝不是什么三眼铳,即使有所配备,也是给那些弓马生疏的半吊子选手用的,最精锐的家丁们还是仰仗弓马骑射,横行边塞。
归德沈挺之“尝为金州参将,罢官归,居郡东济阳镇,童仆十余人,皆辽丁,时时走马射猎以为娱”
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是唯一入围的武艺;南宋华岳在《翠微北征录·卷七》中更是将弓箭拔高到兵器之首:“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在古代,一个武士弓箭使得好,拳法自然不会差
筋角复合弓,力学上属于一种“片簧”结构,其弹力胜过单一材料制成的弓
箭羽,最上为雕翎,其次天鹅羽,再次猫头鹰羽,最次大青雁羽
那么,弓马娴熟的关宁铁骑,战斗力究竟如何?我们下期文章继续。
作者/首发时间:虎头彻/2022.2.6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