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雷峰塔(杭州雷峰塔门票多少钱)

大家好呀,我是武灵遥~

>杭州雷峰塔(杭州雷峰塔门票多少钱)

今天,我将继续为你带来我在杭州的旅行。

上一篇里,我们有聊到说,现如今的雷峰塔是2002年在原有的塔基遗址之上重新修建的。塔底地宫的文物则因为文物保护的需要,而被相关部门转移到了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更多内容,请戳:烟雨浙东:现存的雷峰塔虽是新修的,但每层都有故事,值得一看!

塔基底层,是雷峰塔景区最为重要、宝贵的部分。

塔基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而成,高约2米,平面呈八角形,对径长达38米,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

夯土台基的外围,包砌有石灰岩基石,上雕刻有须弥山海波涛纹、鱼龙纹等图案,象征着“九山八海”。

台基上还另围砌有副阶,宽约4.5米,副阶以内便是平面八边形,边长11米,对径为26米的砖砌塔身,每边正中开设塔门,共八扇。

砖塔身尚存底层的残部,高3到5米不等,分为内、外两个圈层,表明砖塔身是内外双套筒结构。

外套筒墙体厚度为4.8米,内套筒墙厚3.7米,内外套筒之间,有回廊,廊宽2.2米。内、外套筒都用砖块实砌而成,砖块以黄泥层粘结,厚3厘米。

砖砌塔身的外套筒,每面都开设有出入口,它们与外围木构檐廊相通。内套筒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辟一门,既与外套筒相对应的门道相通,又连通了内套洞里面的塔心室。

塔心室内部也呈八边形,对径长4.7米。从塔心室到外围木构檐廊,形成人们进入塔内或上塔之后的比较宽松的活动空间,这一空间格局,和吴越始建、南宋初重建的六和塔塔身几乎完全相同。

台基二层是雷峰新塔内部最大的空间,也是观看雷峰塔遗址的最佳点。

透过玻璃罩,看到的断垣残壁,就是雷峰塔的遗址。那堵大量砖块砌成的墙体,是雷峰塔坍塌时落下来的塔身的一部分,它表明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雷峰塔是垂直塌毁的。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发掘。当地宫口的盖板打开后,人们看到,地宫里有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雷峰塔的地宫珍宝就完整的保存在里面,其中的镇塔之宝——安放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安然无恙。

另外,还出土了一批银质或铜制的供奉物品,还有玉器、玛瑙、丝织品等。这些展品目前都存放在浙江博物馆孤山馆区,我会在后文为你详细介绍。

雷峰塔地宫的发掘填补了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地宫考古发掘的空白,出土的珍贵文物形象地印证了雷峰塔与吴越国的历史文化。

该部分引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瑞象重明”展区的内容,为你展示吴越王时期的佛教艺术珍品,希望你喜欢:

1.五代吴越国《华严经跋》残碑

2000年雷峰塔遗址出土,残长68cm,宽33cm,厚10cm。

雷峰塔落成之时,吴越国王于《华严经》后亲撰跋文,为奉安“佛螺髻发”建塔,并命名为“皇妃塔”,以缅怀亡妻孙太真及感恩宋朝皇帝的封妃、谥妃之典。

该碑为吴越国王书法真迹,现每行残存四至十五字,共一百六十二字,行楷书。

2.南宋《庆元创修记》残碑

2000年雷峰塔遗址出土,残宽67cm,高34cm,厚12cm。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僧人智友发愿修塔,经过二十多年的大规模整治,修缮一新,于庆元五年(1199)篆刻的《庆元创修记》碑。

该碑残存一百五十字,每行存九至十五字,是研究雷峰塔沿革、塔寺布局的重要资料。

3.五代吴越国银阿育王塔

2000年雷峰塔遗址出土,通高33.5cm,底座边长12cm,

经修复完整后,由基座、塔身、山花蕉叶、塔刹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锤成型,整体接合,底座下方用方形银版封护,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相间作为装饰。

塔身方形,四面镂刻佛本生动故事画面,四角各有一只金翅鸟。塔刹由刹杆、五重相轮和顶部的摩尼宝珠构成。

塔内供奉的金舍利瓶,高4.4cm,腹径2.4cm,纯金打造而成,葫芦形、上有盖,表面刻有莲瓣纹,瓶内盛装十一枚佛舍利。

4.五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2001年雷峰塔遗址出土,通高68cm。

此像高肉髻,螺发,眉目修长,双耳垂肩,颈部饰三道蚕纹。身穿双领下垂袈裟,下摆披覆莲座上,内着僧祗支,帛带于胸前横系打结。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双层莲瓣包围的莲台上。

莲座下有盘龙柱及双层须弥座、方床。盘龙绕柱而上,托举莲花座,柱嵌插在须弥座上。须弥座每层侧面各开两个火焰式壶门。方床正面、侧面亦开火焰式壶门。方床上前部两端各有插孔,原有插件已无。

像身后是镂空火焰纹大背光,头光为圆轮状。龙在中国是尊严与荣耀的象征,而在佛教中龙是护持佛法的善神,为天龙八部之一。

静谧的佛、张扬的龙、升腾的烈焰,三者的精妙组合成就了一件艺术佳作。

5.五代玉善财童子立像

2001年3月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通高8.6厘米,

竖插于“九山八海”题材的方形底座上,形象的地表现了善财童子为了求得正果而不畏苦难、跋山涉水遍访名师的不寻常经历。

该像以青白玉雕琢而成,整个器型作扁平片状透雕,祥云、身体局部为镂空透雕。童子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宽衣宽袖,腕缠臂金,腰间系带,衣饰米字纹,为宋代持荷童子造型的滥觞。身体左侧及脚下的如意状祥云,云头粗大上卷,云尾细而长,与头顶平齐。

6.五代如意云纹鎏金银腰带

2001年在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1套10件,由方形?8件、圆首矩形钅宅尾1件、带扣1件组成、1件方形上附有蹀躞带环,皮革已朽。钅宅尾的正中饰如意云纹并鎏金。

唐宋时期男子腰间都束有腰带,腰带不仅用于束腰,还承担着装饰、标志身份等功能。带腰的形状通常有方形和半圆形两种,正面雕琢图案,背面焊钉作嵌入皮革之用。

由于佩带刀子、香囊等饰物的需要,腰带上常附有小环或穿有小孔。

7.“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直径25.4、厚0.05厘米。

圆形,为镂空薄片状,正中镂刻一枚“千秋万岁”铭圆形方孔钱,以连珠纹分成内外两圈,外圈装饰六只展翅飞翔的鸿雁,周边铺陈枝蔓缠绕的忍冬纹;内圈装饰两对顾盼传情的鸳鸯,四周镂刻池莲。

鸿雁、鸳鸯,是唐宋金银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体现着人们美好的情愫。整个图案布局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显现出一派鸟语花香、祥和温馨的氛围。

04.

游览须知

游览顺序建议是先雷峰塔景区,然后再去孤山馆区。

1.雷峰塔景区

2.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我在杭州灵隐寺景区的游览。

杭州雷峰塔(杭州雷峰塔门票多少钱)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