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练习题(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练习题(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NCl3为黄色油状液体,沸点较低,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可以缓慢地发生水解:NCl3+3H2O=NH3+3H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Cl3中N表现为+3价 B.NCl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次氯酸结构式为:Cl—O—H D.热稳定性:H2O>NH3
2.下列“类比”结果不正确的是
A.H2O2的热稳定性比H2O的弱,则N2H4的热稳定性比NH3的弱
B.H2O的分子构型为V形,则二甲醚的分子骨架(C-O-C)构型为V形
C.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的大,则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D.将丙三醇加入新制Cu(OH)2中溶液呈绛蓝色,则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2中溶液也呈绛蓝色
3.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格构型均正确的是
A.C2H2:sp2、直线型 B.:sp3、三角锥形
C.:sp3、正四面体 D.BF3:sp、平面三角形
4.下列有关共价键的键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增大
B.HF、、分子中的键长依次增长
C.、、分子中的键能依次减小
D.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5.下列符号表征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H2S=HS- + H+ B.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C.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D.电子式:
6.溶液中和可形成红色配离子,其中三种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下列关于该配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B.S的杂化方式为
C.中与配位的原子是N D.中的键角大于配位前水分子中该键角
7.下列有关晶体及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结构和性质 相应判断
A 贵金属磷化物Rh2P可用作电解水的高效催化剂,其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该晶体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8
B 配离子[Co(NO2)6]3-可用于检验K+的存在 该离子的配体是NO2
C GaN、GaP、GaAs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碳化硅晶体类似 GaN、GaP、GaAs的熔点依次降低
D 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 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硼原子
A.A B.B C.C D.D
8.2021年9月24日《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原创性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从CO2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O > C > H >Zn
B.CO2、HCHO、CH3OH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分别是sp、sp2、sp3
C.DHA分子间存在氢键
D.甲醇分子中H-C-O键角大于甲醛分子中H-C-O键角
9.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晶胞内水分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B.每个冰晶胞平均含有4个水分子
C.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也是键的一种
D.冰变成水,氢键部分被破坏
10.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的原子晶体(如图)。其中含20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量的顶角,每个顶角上各有一个原子。试观察推断这个基本结构单元所含B原子数,B—B键个数及键角正确的一组是
A.20个,60个,360° B.12个,30个,60°
C.9个,18个,45° D.18个,54个,90°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爆炸、变色、导电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②、、CaO都能溶于水生成碱,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④、、FeS、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⑤烧碱固体、纯醋酸、乙醇均不导电,所以它们都不是电解质
⑥冰中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排列规整的晶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2.X、Y、Z、W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ns2np5
B.X、Z、W 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均是强酸
C.Y、Z 之间可形成离子型化合物
D.四种元素所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可能是Y 的氢化物
13.下列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B.CO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C.干冰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8个紧邻分子 D.CO2的大量排放可能引起温室效应
14.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5
B.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
C.1mol[Ti(NH3)5Cl]Cl2含有σ键的数目为21NA
D.含1mol[Ti(NH3)3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3mol白色沉淀
15.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①CH2Cl2②③④乙酸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6.氯吡苯脲是一种常用的膨大剂,其结构简式为 ,它是经国家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氯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氯吡苯脲晶体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羰基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
(3)查文献可知,可用2-氯-4-氨基吡啶与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氯吡苯脲,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mol氯吡苯脲,断裂___________个σ键,断裂___________个π键。
(4)膨大剂能在动物体内代谢,其产物较为复杂,其中有H2O、NH3、CO2等。
①请用共价键知识解释H2O分子比NH3分子稳定的原因为___________。
②H2O、NH3、CO2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别是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______。
17.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Y 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Z 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1)Z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填周期和族),Y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___。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2的分子中存在___个σ键。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___,键长较长的是____。
(3)写出W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18.硅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硅(S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碳(C)、硅(Si)、锗(Ge)是同族元素。
①基态C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基态C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②基态Si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_______个能层,_______个能级。
③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
④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
(3)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与其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图所示)的一些性质是相似的。如Be与Al的化学性质相似,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和H2,请写出Be(OH)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9.(1) 1962年加拿大化学家巴列特(N。 Bartett)用强氧化剂PtF6 氧化O2制得了O2[PtF6],随后根据稀有气体Xe与O2的相似性和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巴列特推想,PtF6 同样能氧化Xe,并如理论预测成功地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 [PtF6],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并由此打开了稀有气体化学的大门。此后,结构各异的稀有气体Xe的化合物不断地被合成出来,请指出它们分子的几何构型:
XeF4 ___________,XeO2___________,XeO3___________,XeF2___________,XeOF4___________ 。
(2) 2010年12月,瑞典科学家发现了最大的氮氧化物N(NO2)3,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分子是稳定的。科学家预测它可能成为未来的火箭燃料。该化合物还没有中文译名,如果要你给它命名,你会叫它___________, N(NO2) 3中心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20.硼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其晶体为层型片状结构,容易在层与层之间裂解,这是因为在平面层内硼酸分子之间通过_______结合,而层与层之间通过_______结合。
21.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填化学键类型),银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
22.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1)CO2:_______
(2)NH3:_______
(3)CH4:_______
(4)H2O:_______
23.图一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顺序,其中c、d均为热和电的良导体。

(1)单质d对应元素的基态原子M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 区。
(2)单质a、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 : 1形成的分子(相同条件下对H2的相对密度为13)中含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该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3)单质b对应元素原子的最高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 形,将b的简单氢化 物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加到AgNO3溶液中至过量,所得络离子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
(4)图二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_。
24.从离域π键的角度分析,S2N2分子可看成是S和N原子间通过杂化轨道形成σ键的环状四方平面分子骨架,在垂直分子平面方向形成了一个离域大π键。S2N2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离域大π键可表达为__。
25.中国炼丹家约在唐代或五代时期掌握了以炉甘石点化鍮石(即鍮石金)的技艺: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可制得与黄金相似的鍮石金。回答下列问题:
(1)锌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铜元素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锌溶于过量氨水形成[ Zn(NH3)4]SO4溶液。
①[Zn(NH3)4]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Zn(NH3)4]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NH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NH3在H2O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的第一电离能为I1Cu=745.5kJ·mol-1,第二电离能为I2Cu=1957.9kJ·mol-1,锌的第一电离能为I1Zn=906.4kJ·mol-1,第二电离能为I2Zn=1733.3kJ·mol-1,I2Cu>I2Zn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u2O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O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若Cu2O的密度为d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_______n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因为NCl3发生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H3和3HClO,水解反应化合价不改变,所以氮元素应该显-3价,A错误,符合题意;
B.氮原子形成三个σ键,还有一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所以NCl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所以结构式为Cl—O—H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热稳定性由共价键强弱决定,因为H-O的键能比N-H大,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H2O2分子内含有化学键:O-O,热稳定性弱于H2O,N2H4分子内含有化学键:N-N,热稳定性弱于NH3,A正确;
B.H2O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sp3杂化,含有两对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二甲醚的分子骨架(C-O-C)中氧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sp3杂化,含有两对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B正确;
C.钠盐、钾盐等碳酸盐溶解度大于碳酸氢盐溶解度,钙盐相反,碳酸氢钙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钙,C错误;
D.多羟基的醇遇新制Cu(OH)2溶液呈绛蓝色,丙三醇加入新制Cu(OH)2溶液呈绛蓝色,葡萄糖为多羟基的醛,遇新制Cu(OH)2溶液呈绛蓝色,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乙炔的结构式为,每个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原子均采取杂化,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A项错误;
B.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不含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4,S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B项错误;
C.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所以中心原子采取杂化,不含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C项正确;
D.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B原子采取杂化,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项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三者的键角分别为、、,依次增大,A正确;
B.因为F、Cl、Br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B正确;
C.O、S、Se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依次增长,键能依次减小,C正确;
D.分子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H2S是二元弱酸,电离分步进行,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弱电解质电离应用可逆符号,故A错误;
B.基态N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1,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s能级,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故B错误;
C.中心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2﹣2×3)=3,故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C正确;
D.KOH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其中的配位键也属于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
B.的电子式为,其中S原子有三个孤对电子和一对共用电子对,杂化方式为,故B正确;
C.由的电子式可知,S原子有三个孤对电子,可以与形成配位键,中与配位的原子是S,故C错误;
D.中H2O分子的孤对电子参与形成了配位键,孤对电子减少会导致键角变大,则中的键角大于配位前水分子中该键角,故D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根据晶胞结构可知,以顶面面心P原子为例,该晶胞中有4个Rh原子距离其最近,该晶胞上方晶胞中还有4个,所以晶体中与P距离最近的Rh的数目为8,则该晶体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8,故A正确;
B.配离子[Co(NO2)6]3-的配体为,故B错误;
C.GaN、GaP、GaAs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碳化硅晶体类似,属于共价晶体,N、P、As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因此GaN、GaP、GaAs的键长依次增大,键能依次减小,熔沸点依次降低,故C正确;
D.氨硼烷(NH3BH3)分子中,B原子有空轨道,NH3中N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B原子形成配位键,因此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硼原子,故D正确;
答案选B。
8.D
【详解】A.C、O的氢化物中H显正价,同周期自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O>C>H,锌为金属元素,电负性最小,故A正确;
B.CO2为直线形,碳氧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因此C原子采取sp杂化,HCHO,C与周围两个H和一个O至少连有1个σ键,价层电子对数为3+=3,则C为sp2杂化,CH3OH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无孤对电子对,C为sp3杂化,故B正确;
C.DHA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故C正确;
D.甲醇分子中C原子为sp3杂化,甲醛分子中C原子为sp2杂化,所以甲醇分子中H-C-O键角小于甲醛分子中H-C-O键角,故D错误;
故选:D。
9.D
【详解】A.冰晶胞内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氢键不是化学键,故A错误;
B.由冰晶胞的结构可知,根据均摊法计算,每个冰晶胞平均含有4+8×+6×=8个水分子,故B错误;
C.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故C错误;
D.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液态水中仍在氢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B
【详解】每个等边三边形有3个顶点,每个顶点为5个三边形共用,结构单元中B原子数目==12,等边三角形的内角为60°,则B-B-B键的键角为60°;每B原子形成5个B-B键,每个B-B键为2个B原子共用,即每个B原子形成2.5个B-B键,B-B键的个数=2.5×12=30,故答案为B。
11.C
【详解】①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①错误;
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②错误;
③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只含有非金属元素,故③正确;
④Fe与化合生成,Fe与Cl2化合生成,Fe与S化合生成FeS,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得到,故④正确;
⑤烧碱固体、纯醋酸都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⑤错误;
⑥冰中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排列规整的晶体,晶体中有空隙,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所以冰浮在水面上,故⑥正确;
故正确的有③④⑥三项;
故答案选C。
12.D
【分析】X、Y、Z、W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X、Y位于第二周期,Z、W位于第三周期。
【详解】A.Y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ns2np5时,Y位于ⅤⅡA族,则W为稀有气体Ar,不是主族元素,故A错误;
B.X、Z、W可以分别为N、S、Cl元素,N、S、Cl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硫酸和高氯酸,它们均是强酸,故B错误;
C.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同主族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均是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Y可能为O元素,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且氢键数目多于氨气,则四种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水,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CO2中存在C=O极性键,C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CO2为非极性分子,A项正确;
B.CO2的结构式为O=C=O,1个CO2分子中含2个σ键和2个π键,即CO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1∶1,B项正确;
C.干冰中的CO2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干冰属于面心立方晶胞,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C项错误;
D.CO2的大量排放,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从而可能引起温室效应,D项正确;
答案选C。
14.C
【详解】A.与Ti3+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为N、Cl,Ti3+的两个配体NH3、Cl-的个数依次为5、1,故配位数为5+1=6,故A错误;
B.在该化合物中N、H、Cl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3、+1、-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Ti的化合价为+3价,故B错误;
C.配合物内界离子中配体和中心离子的配位键属于σ键,有6个,配体5个氨气中有15个σ键,共计21个σ键,故答案为21NA,故C正确;
D.[Ti(NH3)5Cl]Cl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Ti(NH3)5Cl]Cl2=[Ti(NH3)5Cl]2++2Cl-,外界中的Cl-能与Ag+反应形成白色沉淀,内界中的Cl-不能与Ag+反应,故含1mol[Ti(NH3)5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mol白色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5.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子,手性碳原子为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
【详解】①CH2Cl2分子中碳原子连有相同的氢原子和氯原子,不含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不合题意;
②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故合题意;
③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故合题意;
④乙酸分子中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连有相同的氢原子,不含有手性碳原子,不属于手性分子,故不合题意;
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16.(1)1
(2) sp2、sp3 sp2
(3) NA NA
(4) H—O键的键能大于H—N键的键能 V形、三角锥形、直线形 sp3、sp3、sp
【详解】(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氯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5,所以未成对电子数为1;
(2)根据氯吡苯脲的结构简式可知,有2个氮原子均形成3个单键,孤电子对数为1,属于sp3杂化;剩余1个氮原子形成1个双键和1个单键,孤电子对数为1,是sp2杂化;羰基碳原子形成2个单键和1个双键,为sp2杂化。
(3)由于σ键比π键更稳定,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断裂的化学键为异氰酸苯酯分子中的N=C键中的π键和2-氯-4-氨基吡啶分子中的N—H键;故每生成1mol氯吡苯脲,断裂1mol σ键,断裂1mol π键,则断裂NA个σ键,断裂NA个π键。
(4)①O、N属于同周期元素,O的原子半径小于N,H—O键的键能大于H—N键的键能,所以H2O分子比NH3分子稳定。
②H2O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4,孤电子对数为2,所以为V形结构,O原子采用sp3杂化;
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N原子采用sp3杂化;
CO2分子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2,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直线形结构,C原子采用sp杂化。
17. 第三周期第VIIA族 V形 2 H—Cl H—S 1s22s22p63s23p63d104s1
【分析】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常见元素,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X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X为碳元素;常温常压下,Y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则Y为硫元素;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则Z为Cl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则其质子数=63-34=29,则W为Cu元素。
【详解】(1)Z为氯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IA族(填周期和族),H2S 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4,有2对孤电子对,H2S 的空间构型是V形。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V形;
(2)CS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结构与CO2类似,结构式为S=C=S,XY2的分子中存在2个σ键。在H-S、H-Cl两种共价键中,Cl元素的电负性更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更强,故H-Cl键的极性较强,键长取决于中心元素的原子半径,中心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大,则键长越长,S原子半径大于Cl原子,所以H-Cl键长小于H-S键长,故答案为:2;H—Cl;H—S;
(3)W为Cu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18.(1)1s22s22p63s23p2
(2) 6 3 5 sp3(杂化) 共价键 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3)Be(OH)2 + 2OH- = BeO+2H2O
【解析】(1)
基态Si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2;
(2)
①基态C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则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C的核外电子有6个,处于不同能层、能级上的电子具有的能量不同,同一能级上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故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 ;6;
②基态S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占据K、L、M能层,占据1s、2s、2p、3s、3p能级,所以该基态原子占据3个能层、5个能级;故答案为:3;5;
③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原子与周围4个Ge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延伸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Ge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Ge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共价键;
④Ge的原子半径大,原子之间形成σ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所以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故答案为: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3)
根据对角线规则知,B和Si的性质相似,Si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H2,则B与NaOH反应生成NaB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e(OH)2 + 2OH- = BeO+2H2O。
19. XeF4正方形 XeO2四面体 XeO3三角锥 XeF2直线型 XeOF4四方锥 三硝基胺 sp2杂化
【解析】略
20. 氢键 范德华力
【详解】1molB(OH)3含有3mol氢键,该平面层内硼酸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由于在层与层之间容易裂解,说明作用力不强,则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
21.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2
【详解】为离子化合物,外界与内界之间是离子键、内界配位离子中含有配位键、共价键,且银离子的配位数为2;
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2。
22.(1)直线形
(2)三角锥形
(3)正四面体形
(4)V形
【解析】(1)
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采取sp杂化,孤电子对数为0,则空间结构为直线形,故答案为:直线形;
(2)
NH3分子中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为1,则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3)
CH4分子中的中心原子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为0,则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
(4)
H2O分子中的中心原子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采取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为2,则空间结构为V形,故答案为:V形。
23. 3s23p63d10 ds 3:2 sp 哑铃(或纺锤) 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详解】(1)d为Cu,是29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2)由图一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可知a为氢气,f为碳单质.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分子为乙炔。乙炔分子中含有2个C-H键和1个-C≡C-,C-H键为δ键,-C≡C-中有1个δ键,2个π键,所以乙炔分子含有3个δ键,2个π键,故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2,该物质为直线型结构,没有孤电子对,故杂化类型为sp杂化,故答案为3:2;sp。
(3)单质b为氮气,最高等级为2p能级,电子云形状为哑铃(或纺锤)形,b的简单氢化 物为氨气,氨气与AgNO3溶液生成[Ag(NH3)2]+,示意图表示为,故答案为哑铃(或纺锤) ;
(4)该酸为HNO3,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并且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易溶于水。故答案为HNO3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的水中;HNO3分子中的-OH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24. sp2 Π
【详解】根据描述可知,S2N2分子可看成是S和N原子间通过杂化轨道形成σ键的环状四方平面分子骨架,其结构式可表示为为线型结构,其杂化方式为sp2;在垂直分子平面方向上,每个N原子提供1个孤电子,每个S原子提供1对电子对,所以形成的离域大π键的电子数为6,原子数为4,可表示为Π。
25. 3d104s2 1 正四面体 配位键和极性共价键 sp3 大 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而锌失去的是4s1电子 4 ×107
【详解】(1)Zn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 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4s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即基态Cu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
(2)①SO42-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S上没有孤电子对,SO42-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 [Zn(NH3)4]2+中Zn2+与NH3分子间为配位键,NH3分子内含极性共价键。
②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N原子采取sp3杂化。NH3分子和H2O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NH3在H2O中的溶解度大。
(3)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基态Z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Cu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Zn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电子,所以I2CuI2Zn。
(4)由晶胞可以看出O2-的配位数为4。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O2-:8+1=2个,Cu+:4个,设晶胞的边长为anm,g·cm-3,则晶胞参数a =107n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