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扬坤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扬坤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仅数万。这可用于说明古希腊城邦( )
A.君主专制的形成条件 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C.实行直接民主的原因 D.推行了土地私有制
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3.《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 )
A.是中古西欧一种开放的经济形态 B.促进了中世纪奴隶制发展
C.是相对独立兼有自治特点的政治集团 D.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
4.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这些措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 B.不断强化了农奴制度
C.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D.完善了封君封臣制度
5.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
A.货物主要靠船只运送 B.贸易范围几乎是当时已知世界的极限
C.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桥梁 D.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贸易
6.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B.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C.幕府掌握国家实权 D.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7.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选项中,属于阿兹特克人独特成就的有( )
A.发明了独特的文字 B.建造羽蛇神金字塔
C.发明数字符号“0” D.发明了“浮动园地”
8.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游记》,他经常翻阅,并做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见,哥伦布远航( )
A.得到葡萄牙王室大力支持 B.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
C.急需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 D.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9.16—17世纪,法国通货膨胀严重,巴黎市场上1塞提埃(谷物用的容积单位)上好的小麦的价格从1500年的1利弗尔多一点涨到1550年的4.15利弗尔(货币名称),再到1600年的8.65利弗尔,直至1650年的18利弗尔,这种通胀现象在西欧其它国家也普遍存在。该时期的通货膨胀( )
A.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B.表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D.得益于工业资本的扩张
10.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他们的共同精神是( )
A.鼓励追求财富 B.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
C.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D.人文主义
11.《独立宣言》宣扬“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规定,每个奴隶只能按照3/5个白人的比例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这说明,美国宪法( )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 D.存在一定局限性
12.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英国1832年座谈会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是其典型表现,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也随之得以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国家统一的需要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殖民扩张的需要
13.有学者指出:18世纪中期,英国中等阶层的人数和财富日益壮大,个人乃至家庭的花销也相应增加,不同于贵族偏爱的昂贵紧俏的手工奢侈品,他们更愿选择物美价廉的大众消费品,于是大众消费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迫使商品制造者扩大生产规模与提高效率。据此可知,英国( )
A.工业革命源于阶级结构变动 B.生产技术创新加快了利益追逐
C.市场需求助推了工业化进程 D.社会观念变迁主导消费与生产
14.列宁指出,“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据此可知,列宁强调巴黎公社( )
A.降低了国家运行与管理的成本 B.践行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C.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 D.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
15.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这( )
A.打破了拉美殖民地经济的孤立状态 B.表明美洲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加速了西班牙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6.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可以用来说明(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 B.非洲国家的英勇抗争
C.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D.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以地小山多为其地理环境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希腊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到公元前750年左右,希腊人口已经多到不能糊口的程度了”。希腊人需要到海外拓展生存空间。同时,在激烈的阶级分化和斗争中破产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和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利益集团,被迫去海外谋生。
——摘编自王文峰《古风时代希腊海外殖民运动考察》
材料二 在公元前750—前550年,希腊城邦不断向外殖民,虽然在黑暗时代(公元前1200—前900年)希腊就开始向外移民,但这一轮移民潮是希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向外移民运动。他们从希腊本土出发,不仅移往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这些传统殖民地,而且远至黑海沿岸、亚平宁半岛南端、高卢南部和北非部分地区。希腊对外贸易发展对这次殖民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殖民地有它的商站的功能。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8世纪中期希腊海外殖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前750年至前550年希腊海外殖民的特点。(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欧洲人是好斗的侵入者。他们夺取并保持着主动权,直到渐渐地也是不可抗拒地上升为世界各地的主人。这种对世界的前所未有的统治乍看起来是难以理解的:为什么只有大约200万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高度文明的、拥有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的亚洲各国呢﹖……如果没有这笔天估的横财,葡萄牙人原本会受到严重制约,因为他们既没有自然资源,也没有令东方各民族感兴趣的制成品。印度南部,尤其是马拉巴尔海岸,则在一些印度教小封建主的控制之下陷于内争。相形之下,葡萄牙人及其欧洲后继者则只有一个单一的、持续不变的目的,这种目的足以抵消他们在资源方面的劣势。而且在追求这一目标时,欧洲人所表现出的志在必得的决心也要比亚洲各民族进行抵抗的意志更为坚定。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第7版)》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购买东方货物的价格大为降低,因为旧航路需要多次转运、装卸、海陆联运,并且要经过许多商人之手。1504年,人们在里斯本(注:葡萄牙重要城市)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成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成尼斯人无可奈何地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从来没有这样迅速地建立起商业垄断。低廉的价格极大地刺激了欧洲人的需求和消费的增长。从1504年起,即达.伽马首次返航后的五年,平均每年都有十二艘船从里斯本开往东方。
——摘编自[美」帕尔默《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牙人在亚洲征服中保持主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经济的影响。(8分)
19.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4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没有单独提出理性主义,但他们把理性贯穿于人文主义的整个内核并置于崇高的地位。……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反对神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提出幸福就在人间,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应当追求凡人的幸福,即爱情、财富和荣誉。……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应当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享受现实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摘编自李晓燕《浅议西方文化对“理性”的探讨》
材料二 启蒙运动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不同于从前”的表现,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8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从法律上讲,18世纪中叶,南北美洲一半以上的地域都是由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构成的。这些殖民地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剩下的地域则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管辖之外。当然,在1780年代这个短暂的间歇期间,在拉丁美洲,没有什么事件发生,而美国也正在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困难。但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令人不安。事实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圣多明各正在酝酿一个运动的进程,这便导致了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的出现。通过暴力斗争而诞生的海地,在南北美洲历史上,是比我们以往想象得要更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应赞誉它为加速和澄清世界其他地方殖民地独立的模式所做的贡献。到19世纪中叶,拉美那些殖民地实质上已经变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此外,当时那些新独立的国家已经宣布在法律上拥有南北美大陆剩下的地域的权利。
——摘编自(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
材料二 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重要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政治和经济的现代性的标志,如现代科学、现代战争武器、机械工业、快速交通、工业组织、有效率的税收和执法,以及公共健康、卫生和医学等,无论在何处都非常相似。但并非各个民族都能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发展,欧洲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在其他地方,部落社会及固有的旧文化开始土崩瓦解。科学的思想到处改变着旧有的思想方法,就像当年在欧洲发生过的那样。在印度、中国或非洲,民族工业常常遭到打击,很多人发现,维持它们比以前更困难了
——摘编自(美)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条件及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仅数万”信息可以得出,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典型特征,在这种形势下公民有较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实行直接的民主政治,C项正确;希腊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希腊公民也十分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君主专制无从产生,排除A项;希腊半岛上任何一个城邦都不具备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因此希腊的城市国家一直没有像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排除B项;“土地私有制”的推行与小国寡民的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不是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所以东方文明没有衰落,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不是东西方文化被毁灭,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可知,庄园主在其庄园内,对所有人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经济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说明西欧庄园是相对独立兼有自治特点的政治集团,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欧庄园相对独立兼有自治特点,没有体现其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形态,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西欧庄园相对独立兼有自治特点,没有描述奴隶制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庄园主拥有经济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不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根据“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可知,伊凡四世的改革是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这种变革必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伊凡四世改革是在16世纪,而英国成为地跨亚欧的帝国是在17世纪末,排除A项;伊凡四世的改革是强化了沙皇的权力,并不能体现强化了农奴制度,排除B项;伊凡四世的改革是对封君封臣制度的打击,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巴格达城的码头,......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印度和马来群岛......中亚细亚和突厥......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非洲东部”可知,阿拉伯帝国的贸易范围涉及东亚的中国、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马来群岛、中亚和突厥、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东欧的俄罗斯以及非洲东部,在美洲新大陆发现之前,这几乎是当时已知世界的极限,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东西方贸易,而非主要靠船只,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经济交流,而不是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人贸易范围广,而不是垄断,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项正确;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中还涉及文化层面的学习,排除B项;幕府掌握国家实权是在幕藩体制建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由于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D项正确;在美洲文明中,玛雅人发明独特文字,排除A项;古代印度创造1到9的数字,发明“0”,排除C;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人建造,排除B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哥伦布最关心的是东方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寻找东方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D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出葡萄牙王室对航海行为的支持,排除A项;哥伦布远航并未绕过好望角,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因素,而非宗教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依据材料“巴黎市场上1塞提埃(谷物用的容积单位)上好的小麦的价格从1500年的1利弗尔多一点涨到1550年的4.15利弗尔(货币名称),再到1600年的8.65利弗尔,直至1650年的18利弗尔”,可以看出16—17世纪,法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新兴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依靠收取地租的地主的力量逐渐削弱,有利于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通货膨胀现象,不能得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资本迅速扩张,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文主义学者认为家庭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富的增长,加尔文宗教改革先定论认为财富是选民的标志,启蒙运动时期认为自由主义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所以三者都鼓励对财富的追求,A项正确;主张适应现实生活,提倡个人奋斗的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启蒙运动时期强调的是自由主义,排除B项;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启蒙运动强调的是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的作用,没有体现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的人文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时,没有废除奴隶制,而是规定奴隶按3/5个白人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强调的人生而平等原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宪法歧视黑人,没有体现联邦政府权力有所加强,排除A项;宪法不承认黑人具有和白人男子有相等的公民权利,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排除B项;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利与“每个奴隶只能按照3/5个白人的比例折算税收和代表权资格”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得以在全球扩展,A项正确;B是有些国家通过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家统一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原因,代议制建立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扩展的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排除C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确立资产阶级制度,不是殖民扩张需要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据材料“18世纪中期,英国中等阶层的人数和财富日益壮大,个人乃至家庭的花销也相应增加,不同于贵族偏爱的昂贵紧俏的手工奢侈品,他们更愿选择物美价廉的大众消费品,于是大众消费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迫使商品制造者扩大生产规模与提高效率”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由于中等阶级的壮大,推动了社会消费的变革,大众消费品需求增大,国内市场扩大,这种市场需求变化迫使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爆发,C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推动力是市场的需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非阶级结构的变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生产者为追逐利益而进行技术创新,而非“生产技术创新加快了利益追逐”,排除B项;社会观念变迁“主导”消费与生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可知,列宁认为巴黎公社使工人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实现了对国家前所未有的控制,这正是无产阶级专政本质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阶级斗争,与国家管理成本和民族国家并同有直接的联系,排除A、D两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巴黎公社尚未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排除B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可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一方面限制了殖民地的发展,另一方面使西班牙获得了高额的利益回报,加速了西班牙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班牙对殖民地的限制,而非打破拉美殖民地经济的孤立状态,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西班牙对美洲的限制,没有体现出美洲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西班牙对殖民地的限制与获得巨额回报,与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材料中“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可以用来说明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D项正确;材料中的国家不属于拉丁美洲,也不属于非洲,排除A、B项;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不是发生于20世纪初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原因:可耕地不足;人口激增;城邦内部激烈的阶级分化和斗争的促进;黑暗时代向外移民的奠基;希腊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持续时间长:借助移民方式:规模大:范围广。(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18.(1)原因:对贵重金属和商品的渴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东方的诱惑;传播的天主教;葡萄牙王权集中;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先进;
(2)影响: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和商品价格下降,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削弱了依靠传统地租经营的封建领主,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19.(1)内涵:用“人性”来反对神权,歌颂人的价值;肯定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反对教会腐败;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享受现实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任意3点)
(2)表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构想;追求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任意2点)
影响: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任意2点)
20.(1)欧洲殖民者的长期压迫和剥削;拉美民族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拉美民族民主意识的增长;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在拉美的殖民统治:美国独立的鼓舞。(任意2点)
(2)条件:殖民扩张的推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任意2点)
影响:①对欧美: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繁荣与发展。②对亚、非、拉:给亚非拉地区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但也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政治经济体制。③对世界:有利于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推动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任意2点)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扬坤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