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沛县第五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一检模拟
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26分。)
1. 如图是依据甲骨文制作的表情包。这反映出甲骨文
①是刻写在龟甲上的文字 ②记载了商周时期的历史
③已使用象形等造字方法 ④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靹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
3.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 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4. 右侧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 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
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A. 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 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窃国复独裁
C.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 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摇尾成鹰犬
6.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19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业企业,至1894年,洋务企业总资本达26344万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奠基 B.洋务运动是一次成功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D.洋务派建立的海军有力地保护了海疆
7.如图示意图中★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A.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8.“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七七事变
9.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10.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观察下列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一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图二的发明者是美国人本茨
C. 图一、图三动力是蒸汽机 D. 图四导致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11.有学者指出,到20世纪初,世界上已经没有未被占领的领土,然而欧洲帝国扩张的渴望仍无法满足。于是,国际秩序变成一场零和游戏(注: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在日益紧张的关系和互相怨恨的气氛中,欧洲大国的领导人创建了一系列联盟。这“一系列联盟”
A. 催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形成了亚洲战争策源地
C. 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12.1960年,英国首相被迫承认:变革之风正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政治领域无法忽略的现实,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点。他所说的“变革之风”是指
A.发展中国家召开万隆会议 B.非洲多个国家获得民族独立
C.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D.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13.2022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诉讼美国反补贴案胜诉,认定中国在货物贸易领域每年可对美方实施6.45亿美元贸易报复。该材料体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
A.解决贸易争端 B.推动民主进程 C.维护国际和平 D.反对种族歧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7分,第16题11分,共24分。请按答题卡要求作答。
14.(6分)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
①司母戊鼎(河南安阳出土) ②打马球俑(洛阳唐墓出土) ③文成公主入藏(拉萨大昭寺壁画)
“前如程而樛者曰辕。”“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斵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盘。木与金凡十有一事。”“犁之终始丈有二。” 李时珍祖上世代行医,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喜爱博览医籍,年轻时立志从事医学。……自南朝始,历代本草记载“名称多杂”,错漏很多。李时珍有感于此,乃搜书籍800余种,博采细勤,删繁补缺,辨疑正误,用了27年,三易其稿而成《本草纲目》。
④唐·陆龟蒙《耒耜经》关于曲辕犁的记载 ⑤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下册)
(1)以上材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只填序号);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只填序号)。(2分)
(2)根据材料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在科技史上的地位,并分析李时珍能写成这部巨著的原因。(2分)
(3)请模仿示例,在展品①和③中任选其一,为所选展品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聚焦展览主题,围绕展品反映的历史文化展开。2分)
示例: 展品②:唐朝时,流行打马球游戏。这种游戏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的。本展品佐证了唐代的习俗风尚具有中西互通、开放包容的特点。 展品④:曲辕犁出现于唐朝,它的先进之处在于可以控制耕地的深浅程度,有利于精耕细作。本展品佐证了唐朝农业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展品 :
15.(7分)近代以来,欧洲曾“独领风骚数百年”,也曾“硝烟弥漫不见天”。历经几度浮沉,欧洲国家似乎悟出了相处之道,逐渐走向联合。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强悍的欧洲】
材料一 15、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了海权时代。西方主要殖民国家先后成为海上强国,依托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海洋秩序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16——19世纪海军军力高度集中的年份和国家
海军军力集中率达到或超过50%以上的年份(部分) 海军军力超过50%以上的国家
1502-1544 葡萄牙
1594-1597 西班牙
1608-1619,1624 荷兰
1809-1812,1814-1834,1854-1857,1861,1868-1869 ①
——摘编自王雷等《试论以权益为中心的海洋秩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世界进入海权时代的历史背景。指出材料一中①代表的国家并结合史实说明判断理由。(3分)
【衰落的欧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到20世纪中叶,随着美苏的崛起,世界变成了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衰落的原因。(2分)
【联合的欧洲】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如今,欧盟作为世界上的重要一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和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目的。(2分)
16.(11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共产党人开辟的这条“独特的道路”是什么?据材料概括这条道路成功开辟的原因。(2分)
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之后中国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2分)
材料三:农村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和自身命运,勇敢冲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中国共产党简史》
(3)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具体内容。依据材料三,概括“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因素。(2分)
材料四:
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根据材料,说明这种“僵化模式”的弊端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型?(3分)
材料五:
口述人:陆德兴(上海第三钢铁厂退休职工) 调查人:澎湃网记者 口述内容: 我叫陆德兴,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九十年代开发开放之前,从外滩看过来,浦东就是一片小渔村。浦东的交通、生活设施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也很差。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一些省份和国企也在浦东投资建造了自己的高楼。那时从浦西看浦东,是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就这样,浦东越来越繁华。
(5)依据口述内容,概括上海浦东前后的巨变及原因。(2分)
答案
选择题1——13:CDBAC ABCCD ABA
14.(1)①②③;(1分)④⑤。(1分)
(2)地位:药物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一点1分)
原因:社会原因: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原因: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年轻时立志从事医学。他博览群书,敢于质疑,重视实践,严谨科学,执着追求。(任一点1分)
展品①: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制作工艺的代表作。本展品佐证了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
展品③: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展品佐证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展品介绍1分,展品体现的文化价值1分,描述贴切合理即可。)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西方主要殖民国家先后成为海上强国;(任一点1分) ①是英国。(1分)理由: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通过四次英荷战争,击败了荷兰,奠定了其海军霸主地位,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海军军力确立优势地位。(1分)
(2)二战的破坏;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美苏的崛起;两极格局的形成。(任两点2分)
(3)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1分)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发展经济、自强。(任一点1分,意思接近亦可)
16.(1)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毛泽东的卓越贡献。(任一点1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3)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分田包干到户)。(1分)
因素:我国的基本国情;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的重要决策;农民的首创精神等。(任一点1分)
(4)弊端:企业缺乏自主性,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分)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1分)体制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5)变化:由贫穷、落后、交通、生活设施很不方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很差到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越来越方便;(意思相近即可,1分)
原因: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区(浦东新区)的建立。(1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