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C 4D 5A 6D 7D 8C 9 C 10 A 11D 12D 13A 14B 15C 16D 17D 18D 19:D 20A 21:C 22B 23A 24 C 25D
二、非选择题
26题:(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A、C 细胞板 (2)中 4 DNA (3)中心体
(4)洋葱表皮细胞无分裂能力,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5)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间 着丝粒分裂 后
27题:(每空1分,共7分)答案:
(1)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 体细胞的细胞核 去核的卵细胞中
(2)将卵细胞的细胞核去除,取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
(3)单独培养青蛙体细胞不能发育成完整的青蛙,培养重组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青蛙
(4)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5)将物质X注入正常青蛙体细胞的细胞质中,在离体状态下,给予适宜条件培养,观察其能否发育成完整的青蛙
28题:(共9分)答案:(1)Aa aa (每空1分)(2)AA (每空1分)
(3)如下图,每图3分
29题:(每空2分,共12分)答案:
(1)黄色 杂交Ⅰ中子代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即紫红色玉米粒:黄色玉米粒≈3:1
(2)Gg gg GG或Gg (3)2/3
30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
(1)乙 乔化 (2)DdHh、ddhh (2分) (3)4 1∶1∶1∶1(2分)
(4)蟠桃(Hh)自交(或蟠桃与蟠桃杂交) (2分)
①表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生物试卷
一、非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为有关细胞增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
B.②过程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C.进行②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同
D.③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下面的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3.下列材料中,适合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豌豆叶肉细胞 B.小麦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
4.在动物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粒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5.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人的成熟红细胞
⑤蛙的受精卵 ⑥人的造血干细胞 ⑦发菜
A.③④⑦ B.③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期与③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④期的细胞有8条染色体
C.②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 D.③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7.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C.de段表示着丝粒的分裂 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8.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
C.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
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9.下图所示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B.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e→d→b
C.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在a、c和b时期,c时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D.d图细胞为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此时的赤道板即初始的细胞壁,含纤维素和果胶
10.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11.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核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12.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B 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B.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D.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
13.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体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未脱离植株的幼叶,在适当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C.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基因发生变化导致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D.脱离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
14.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
A.青蛙的上皮细胞 B.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
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 D.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
15.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有关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主要通过有丝分裂实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a、b、c过程形成的三种细胞具有完全不同的蛋白质
D.a、b、c过程形成的三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16.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过程①②中均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C.T细胞与B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D.淋巴因子作用于膜受体,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17.下图表示来自同一人体的4种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细胞中生命活动均主要由蛋白质承担
B.各细胞形态、功能不同是因为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C.虽然人体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人体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18.下列有关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细胞坏死是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C.凋亡细胞中可以发现与细胞凋亡有关的酶
D.细胞凋亡过程失控可以延长生物体的寿命
19.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具有相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纯合子的亲本不一定是纯合子
D.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20.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
D.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
2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开后人工去雄 B.去雄的豌豆为父本 C.正、反交结果相同 D.F1出现性状分离
2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株紫花+110株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株紫花+107株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3.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24.某自花传粉植物的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若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BBCcDDEe×AaBbCcddEe,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植株共有8种表型,54种基因型
B.F1中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16
C.F1中一对基因杂合、四对基因纯合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2
D.F1中表型均为显性性状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27/64
25.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类型可能是( )
①全都黑色 ②3黑1白 ③2黑2白 ④1黑3白 ⑤全部白色
A.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1分)下图为两种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D图中与细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2)图二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该时期细胞中着丝粒数目是________,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二中结构3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形成纺锤体与________有关。
(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三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图三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27、(7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小,它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请利用性成熟的青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
(1)实验的大体思路:先把完整的体细胞单独培养,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植入__________________,看能否表现出全能性。
(2)根据上述思路设计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正常的雄性青蛙的体细胞直接进行细胞培养,观察其能否发育成一只完整的青蛙。
第二步:准备若干个正常雄性青蛙的体细胞和雌性青蛙的卵细胞。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将第三步形成的重组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观察能否发育成完整的青蛙。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推测,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物质X是促进体细胞的细胞核全能性发挥的物质,若要证明这一推断,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在一些性状遗传中,具有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
(1)黄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黑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29.(12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杂交 紫红色玉米粒 黄色玉米粒
Ⅰ 587 196
Ⅱ 0 823
Ⅲ 412 396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G代表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g代表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
(3)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0.(11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组别____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__种表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