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答案) 2022-202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下册化学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将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肥皂水 KOH溶液
滴入紫薯汁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A.白醋的pH<7
B.肥皂水呈碱性
C.紫薯汁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D.在氨水中滴入紫薯汁将呈现红色
2.为探究中和反应,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低右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可能呈红色
C.红墨水出现“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pH=0的溶液 B.pH=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pH=14的溶液
4.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MgCl2 +2NaOH =2NaCl +Mg(OH) 2↓
B.NaOH + HCl =NaCl + H2O
C.CuO + H2SO4 =CuSO4 +H2O
D.CaO+H2O = Ca(OH)2
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成酸性
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
C.b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NaOH
8.下列物质中pH最小的是( )
A.食盐水 B.纯净水 C.食醋 D.石灰水
9.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
物质名称 鸡蛋清 牛奶 西红柿 苹果汁
pH范围 7.6~8.0 6.3~6.6 4.0~4.4 2.9~3.3
A.鸡蛋清 B.牛奶 C.西红柿 D.苹果汁
10.不同的物质溶于水后会形成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
A.食醋 B.氨水 C.CaCl2 溶液 D.Na2CO3 溶液
11.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12.下列几种物质的名称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盐酸、胃酸、氯化氢 B.冰、干冰、水
C.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D.氢氧化钠、消石灰、生石灰
二、填空题
13.将7.3%的稀盐酸逐滴加入50g滴有少量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a点处溶液呈 色,滴加稀盐酸后,酸与碱发生 反应,溶液的pH不断 ,b点表示 ,此处溶液的pH 7,至c点处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14.土壤酸碱性的测定
(1)实验目的:
(2)实验方法:取5g土样,放人碗底.加入自来水10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待其静置澄清后,用玻璃棒蘸取清液到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上,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土样的pH;
(3)实验记录:进行二次实验,测得pH分别为:3.6、3.5、3.7;
(4)结果分析:
①从测定结果看,此土壤呈 (填“酸”或“碱”)性;
②此实验方法有一处不够严密,请给予指出并改正: .
15.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能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下表列出生活中部分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生活中常见问题 ⑴冰箱、汽车内有异味 ⑵洗涤油污 ⑶被蚂蚁、蚊子叮咬
解决方法 在冰箱、汽车内放活性炭 使用洗洁精清洗 涂上肥皂水
请你用化学知识分别叙述上表中三种解决方法的原理
(1)
(2)
(3)
16.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醋酸的化学式为 ;打开汽水瓶盖后立即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 。
17.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
(1)①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②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性。
③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 材料。
(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做好消毒至关重要,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过氧乙酸和“84”消毒液等。
①医用酒精是75%酒精溶液,其溶剂是 ,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的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汽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让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变质,致使病毒死亡。强氧化性属于 (填物理或者化学)性质。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对教室进行消毒,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 g,配制好的溶液可以用
(填“塑料桶”或“铁桶”)盛装。
③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属于 (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8.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 ,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
三、综合题
19.如图是某品牌桶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据此回答:
(1)该矿泉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矿泉水的pH 7(填“>”、“<”或“=”);
(3)钾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0.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如,在一定量的待测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质量分数的碱(或酸)溶液(标准溶液),直到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标准碱(或酸)溶液的多少即可求算出待测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
(1)根据图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 (填“酸”或“碱”,下同)溶液(待测液)中滴加 溶液(标准液).
(2)在这次测定中,为了指示中和反应刚好完全,用酚酞作指示剂,即在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 ,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
(3)如果实验中使用的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钠,且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均以1.0g/mL计.若测定中取用待测液25mL,标准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1.为防止病毒感染,学校为各个教室配发了消毒液,如图,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HClO)。
(1)次氯酸属于 (填“氧化物”、“酸”或“碱”)。
(2)次氯酸很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反应:2HClO 2HCl + 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
(2)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
(3)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的浸蚀,所以我们洗头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红;中和;降低;盐酸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合理答案也给分);=;NaCl和HCl;8%
14.【答案】测定土壤的酸碱性;酸;实验时应用蒸馏水
15.【答案】(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洗洁精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
(3)酸碱中和反应
16.【答案】Ca;CH3COOH;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17.【答案】(1)过滤;吸附;有机合成
(2)水;C2H5OH+3O2 2CO2+3H2O;化学;31.25;塑料桶;C
18.【答案】红;Ca(OH)2+H2SO4=CaSO4+2H2O;白色沉淀;HCl
19.【答案】(1)混合物
(2)>
(3)金属元素
20.【答案】(1)碱;酸
(2)红色刚好褪去
(3)设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80 98
25mL×1.0g/mL×x 24.5mL×1.0g/mL×4.5%
x=3.6%
答: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21.【答案】(1)酸
(2)分解反应
22.【答案】(1)碳素墨水中所含的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打开门窗会起到补充氧气的作用,使火越烧越旺
(3)洗发剂一般显碱性,容易浸蚀头发,而护发素显中性或弱酸性能保护头发,故洗头发时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