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素养检测(含解析)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人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为苔藓植物 ( )
A.适合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大的地方
B.生活在比较阴湿的地方
C.叶又小又薄,易受有毒气体侵害
D.植株矮小,比高大植物更易接触到有害气体
2.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在沿海一带被广泛养殖,下列有关海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带是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的
B.海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海带是单细胞的藻类
3.(2022湖南益阳中考)2022年5月,在我国西藏墨脱县发现的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成为中国大陆的新“树王”。下列关于该树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其细胞较其他不丹松细胞大
B.不具有系统层次
C.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种子无果皮包被
4.(2022北京海淀期末)如图①所示,某植物的叶片仅乙区域为绿色。某兴趣小组的学生以此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果如图②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前应对该植物进行暗处理
B.②操作前需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C.碘液染色后,只有乙处变蓝
D.实验说明叶肉细胞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项目式学习·实验情境】(2022湖北宜昌中考)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D.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6.【项目式学习·小组学习】(2022辽宁营口中考)某校学生在参加“种植试验田”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播种前翻耕土地是为了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C.植株生长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D.大雨过后,试验田被淹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呼吸作用
7.(2022湖南郴州中考)在乡村振兴中,人们常常采用建造塑料大棚的方法,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塑料大棚既为农作物“保暖”,又让农作物能够接受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
B.农作物能不断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并且运输到其他器官,其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C.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适当提高白天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8.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进行如表处理,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
编号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 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9.【中华传统文化·民俗】(2022四川泸州中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许多礼仪活动都有植物的身影,如有的礼仪活动用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早生贵子”。下列关于红枣和枣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枣既是枣树的营养器官也是生殖器官
B.枣树的蒸腾作用造成了水分的大量浪费
C.枣树茎中的导管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D.新鲜红枣放在高温和湿润环境有利于长期贮存
10.(2022山东安丘期末)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有关如图所示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使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空气
B.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为光照
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11.(2023北京东城期末)香蕉采摘后的贮藏保鲜与呼吸作用强度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对香蕉果实进行渗透处理,其后常规贮藏,定期测量结果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以用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体现呼吸强度
B.对照组常规贮藏的第15天呼吸强度最大
C.氯化钙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最大呼吸强度
D.氯化钙处理可以延长保鲜时间
12.(2021山东临沂中考)如图是某同学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切合实际的是 ( )
A.步骤一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B.步骤二是为了形成对照
C.步骤三中①②内分别盛有清水、酒精
D.步骤四的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13.(2022辽宁朝阳中考)某同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比较,得出下列结论,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14.【时事热点·环境保护】(2022山西晋中中考)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
A.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5.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一株天竺葵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据图可知,24 h时天竺葵不进行光合作用
B.a点到c点(不含a、c两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b点对应的时刻,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
D.a点对应时刻是植物在一天中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的时刻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9分)如图是五种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A是肾蕨,B是银杏,C是葫芦藓,D是桃,E是衣藻。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中的是[ ] ,它所代表的植物类群与其他植物类群相比,主要特征是 ;图中可以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的是 (填字母),其中[ ] 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因而所属类群的植物长得相对比较高大。
(2)图中①②所示结构都是植物的 器官。
(3)图中[ ] 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7.(2021山东滨州中考)(16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常用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图一所示处理,图二为叶片甲的放大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丙三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说明:透明塑料袋内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 溶液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
(2)叶片乙与叶片丙对照,实验结果说明 。
(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 ,两者能否形成对照 ,原因是 。
(4)通过甲叶片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 有重要作用。
18.(2022山东博兴期中)(16分)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能够进行的是 (填字母)。
(2)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图乙中的曲线 (填“Ⅰ”或“Ⅱ”)所释放的能量,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填“a”“b”或“c”)相对应。请写出此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
(3)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较高。
(4)图乙中植物这一天内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点是 。
(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a”“b”或“c”)生理活动。
19.(2020山东泰安中考)(14分)科研人员以槟榔芋和香荷芋为材料进行植物生理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品种 光合速率 [μmol/ (m2·s)] 叶绿素含 量(mg/g) 气孔导度 [mmol/ (m2·s)] 蒸腾速率 [μmol/ (m2·s)]
槟榔芋 15.84 2.15 0.17 3.96
香荷芋 19.39 2.47 0.19 5.31
(1)由表中数据可知,香荷芋的叶绿素含量较多,光合速率较高,原因是 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
(2)气孔导度是指气孔张开的程度。气孔的张开与闭合由 控制。由表中数据可知,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关系是 。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吸收,同时拉动 在体内的运输。科研人员在日间某时间段测得的是两种植物的叶片净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原因是在此时间段内,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3)某同学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设计思路为:取大小一致、生长旺盛的两个植株,分别罩上密封性良好的透明钟罩,一个放在有光环境中,另一个放在 环境中,几小时后用 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C 苔藓植物的叶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其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
2.C 海带是大型藻类,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可进行光合作用。
3.A 除病毒外,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大的生物体其细胞不一定大。
4.D 甲和乙形成以叶绿体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乙处变蓝,甲处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A 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萌发的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氧气有助燃性,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6.B 播种前翻耕土地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
7.B 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同时,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将水运输到其他器官。
8.A 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对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进行表格中的处理后,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快;由于菠菜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乙叶片涂凡士林的部位是上表皮,因此乙叶片次之,丙叶片再次之;丁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散失水分最少。因此,四片叶片出现萎蔫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丁。
9.C 茎内的输导组织有两种,分别是导管和筛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
10.A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使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11.C 用氯化钙处理香蕉第21天时呼吸速率曲线达到最高值,且最高值与对照组相同,所以,用氯化钙处理可以显著延迟到达最大呼吸强度的时间,但是不能降低最大呼吸强度。
12.C 叶绿素能够溶解于酒精中,但不溶于水,所以①内是酒精,②内是清水。
13.A 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都进行。
14.A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15.C 在b点对应的时刻,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但是从a点到c点(不含a、c两点),光合作用强度一直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一直在积累,因此c点对应的时刻是植物一天中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二、非选择题
16.(1)E 衣藻 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ACE A 肾蕨 (2)生殖 (3)C 葫芦藓
解析 (1)E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图中A、C、E都靠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其中A肾蕨体内具有输导组织。(2)图中①是种子,②是果实。种子和果实都属于生殖器官。(3)C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其生存受到威胁。因此,葫芦藓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7.(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酒精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A没有叶绿体,C缺少光照 不能 变量不唯一 (4)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碳—氧平衡
解析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2)叶片乙与叶片丙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结果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A没有叶绿体,C缺少光照。A与C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4)通过甲叶片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18.(1)ab (2)Ⅱ a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温度 (4)18时 (5)b
解析 (1)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在夜晚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2)分析图乙,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是曲线Ⅱ,故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a相对应。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白天12时左右,温度较高,所以曲线Ⅱ呼吸作用会增强。(4)据图乙可知:在6时~18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得以积累,所以18时时植物在这一天中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b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9.(1)叶绿素吸收光能 (2)保卫细胞 气孔导度越大,蒸腾速率越高 水和无机盐 大于 (3)黑暗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香荷芋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速率较高,原因是叶绿素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2)气孔的张开与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由表中数据可知,香荷芋的气孔导度大于槟榔芋的,香荷芋的蒸腾速率比槟榔芋的高。因此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关系是气孔导度越大,蒸腾速率越高。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时,测得的是植物叶片净吸收二氧化碳的量。(3)某同学利用香荷芋植株探究“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的变量是光照,一个放在有光环境中,另一个就应放在黑暗环境中;要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