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2023江苏秦淮六校期中改编)林则徐曾上书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销毁”事件具体发生地是 ( )
A.上海 B.南京 C.虎门 D.广州
2.【新情境·制作墙报】(2022湖南娄底中考)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H8101002) (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3.【历史解释】(2022宁夏中考)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的。事后,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反映出 ( )
A.外来侵略激发官民的民族意识
B.政府官员和民众盲目排外
C.民众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D.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4.(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英国割取香港(注:实际上是香港岛),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英国获得这些权益始于同中国签订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2022山东威海中考)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据此,“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H8101001)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23江西南昌二十八中期中)有学者说,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而中国则认为,1842—1844年的条约承认特权太多,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成为必然。1856年爆发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22山东菏泽中考)“东交民巷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几个大国的使馆都在这里……(大学士)徐桐居于此地,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与之相关的侵华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2贵州黔南中考)“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10.【跨学科·地理】(2023吉林永吉期中)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H8101001)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改编)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H8101003) (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12.【新情境·红色旅游】【新独家原创】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有起义纪念馆、古营盘、韦昌辉故居、三界庙、练兵场、风门坳古战场和犀牛潭等多处遗址。金田起义爆发于 ( )
A.1851年,广西 B.1852年,天京
C.1853年,广东 D.1854年,武昌
13.【周年热点·《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70周年】(2022广西贵港中考)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时空观念】(2023江苏靖江实验学校期中)下图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H8101003)( )
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15.【历史解释】(2021山东青岛中考)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曾国藩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南京……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
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
16.【新情境·书信中的历史】(2023河北兴隆期中)(18分)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下列书信,回答问题。
【书信一】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给家人的信
【书信二】
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共享之荣耀。
——法国上尉巴特勒给雨果的书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三】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依据书信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理由。(2分)
(2)书信二中的“这次远征行动”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 “两个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 列举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8分)
(3)联系书信三的内容说说,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结束后签订了哪些条约 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 (8分)
17.(2023广东江城期中)(22分)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乏,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6分)
(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私有权”“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施行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4分)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C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将收缴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历史事件。故选C。
2.C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因此林则徐可归入“禁毒先驱”栏目。
3.A 面对英国的侵略,民众强调自己是“大清国子民”并进行抵抗,广西巡抚也认为“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体现出外来侵略激发了官民的民族意识,A项正确。
4.A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英国割取香港(注:实际上是香港岛)”“五口开放”,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故选A。
5.A 依据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并结合所学可知,“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
6.B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7.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从1860年开始,列强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B项正确。
8.B 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故选B。
9.D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故选D。
10.B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选B。
11.A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12.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故选A。
13.D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选项D表述正确,排除B、C两项。《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A项。故选D。
14.D 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后,相继建立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其后进行北伐与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同年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以失败告终。D项符合题意。
15.B 据题干材料中的“曾国藩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南京”可知,题干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非选择题
16.(1)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不满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3)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解析 (1)依据书信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方面回答。(2)由书信二可知,雨果谴责了英法劫掠并火烧圆明园是强盗行径,这一罪行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3)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结束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共同危害,结合书信三内容和所学回答即可。
17.(1)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变化:贸易逐渐由顺差变为逆差。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棉纺织品进口增加,丝、茶出口减少。
(3)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原因: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4)影响: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开始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2)根据材料二可知,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是贸易逐渐由顺差变为逆差。原因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棉纺织品进口增加,丝、茶出口减少。(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私有权”“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但是这一纲领文献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所以无法施行。(4)综合上述材料,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具有破坏性,但是客观上具有建设性,传播了西方近代文明,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探索和抗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