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单元测试卷)(答案)—2022—2023人教版(2019)化学高二下学期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其中也包含大量化学知识的记载和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绘制《山水图》所用的澄泥砚属于陶砚,澄泥砚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1877年出版的《中国》中记载丝路中的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世本》中“少康作秫酒”指的是淀粉水解生成乙醇的过程
D.《西京杂记》中记载的南越向汉朝进贡的蜡烛(牛油制成)是各种烃的混合物
2.将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核苷酸、磷酸、碱基
C.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D.核糖、磷酸、碱基
3.中药在治疗疾病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煎熬的方法可从中草药材内提取有效成分,此过程中没有发生的操作是(  )
A.分液 B.过滤
C.溶解 D.蒸发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进入体内后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B.糖类物质均属于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C.C2H5OH与HCl作用生成C2H5Cl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D.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后可得到红色沉淀
5.糖原(C6H10O5)n是一种式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糖原、淀粉、纤维素分别完全水解时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不一样
B.等物质的量的糖原与淀粉、纤维素分别完全水解时消耗的水一样
C.糖原氧化后的最终产物是CO2、H2O
D.糖原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6.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7.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是DNA指纹检测的最主要依据,DNA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定的(  )
A.氨基酸排列顺序 B.碱基排列顺序
C.磷酸排列顺序 D.五碳糖排列顺序
8.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  )
A.5、2、8 B.4、2、2
C.5、2、2 D.4、4、8
9.为在实验室中鉴别食盐水和蔗糖水,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用舌头尝味道 ②测量溶液的导电性 ③将溶液与溴水混合、振荡、静置 
④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碱中和硫酸至中性后,加入银氨溶液,微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10.用来证明棉花和淀粉都是多糖的实验方法是(  )
A.放入氧气中燃烧,检验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
B.放入银氨溶液中微热,都不发生银镜反应
C.加入浓硫酸后微热,都脱水而变黑
D.分别放入稀酸中煮沸几分钟,然后加入适量NaOH溶液,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生成砖红色沉淀
1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利用丁达效应区别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
B.某些蛋白质变质时会释放出H2S等有毒物质
C.“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Na2SO4、酒精溶液均可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
1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  )
A.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分子中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B.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叠的空间结构
C.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
D.在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叠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
13.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酶作催化剂催化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B.酶都是蛋白质
C.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催化剂 D.一般情况,酶在30~50 ℃时催化活性最强
14.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酸是高分子 B.核酸中肯定含有磷
C.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核酸和酶一样属于蛋白质
15.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苷、碱基和磷酸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95%的乙醇溶液对病毒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4分)已知α-氨基酸能与亚硝酸反应得到α-羟基酸,如R—CH(NH2)COOH+HNO2―→N2↑+RCH(OH)COOH+H2O。现有某α-氨基酸盐A,其分子中原子数之比为C∶H∶O∶N=3∶10∶2∶2,由它开始有如下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B、F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9、160):
(1)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C________、D________、E 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当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v)与反应物浓度(c)、温度(T)的关系。以下两个图像是根据实验画出的。试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Ⅱ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Ⅱ中,A点后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 ℃和75 ℃的水浴锅内,20 min后取出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反应速率变化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秸秆(含多糖类物质)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的路线。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
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
(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14分)如图为甲、乙两核酸分子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核酸甲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结构4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部分病毒,如HIV、SARS等中,承担该功能的核酸是_____________。
(4)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种碱基,有______________种核苷酸。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  2.C
3.A 解析:煎熬过程中有效成分转移到水中,可认为是其溶解在水;煎熬后将药材与汤剂分离相当于过滤;煎熬中有一部分水气化进入空气中相当于蒸发;故没有发生的操作是分液,A正确。
4.C
5.C  解析:三种物质最简式相同,质量相等的上述三类物质水解时消耗的水一样多,A错误;但它们组成中n值不同,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不同,B错误;氧化后最终可转化为H2O与CO2,C正确;三种物质中均无醛基,D错误。
6.C
7.B 解析:不同个体中,组成DNA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在DNA中核苷酸的差异体现在碱基的不同,B正确。
8.A
9.C 解析:蔗糖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不能导电;在硫酸催化下,蔗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实验室中的试剂是不允许用口品尝的,C正确。
10.D 解析:多糖在H2SO4存在下水解生成单糖(葡萄糖),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时生成Cu2O沉淀。
11.B
12.B 解析:A、B、C、D四项依次为蛋白质的一级、二、四级、三级结构。
13.B
14.D  解析:核酸是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但核酸不属于蛋白质,D项错误。
15.B
16.D  解析:蚕丝属于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属于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致癌物质,B正确;流感病毒的外壳骨架是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会失去生理活性,C正确;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    
(2)取代反应
(3)2CH3CH(NH2)—COONH4+H2SO4―→(NH4)2SO4+2CH3CH(NH2)—COOH
18.答案:(1)酶的数量有一定限度 (2)最适宜的温度 (3)温度过高,酶的活性下降 
(4)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速率基本不变或几乎为零
19.答案:(1)cd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酯基、碳碳双键 消去反应 (4)己二酸
20.答案:(1)脱氧核糖核酸 核酸甲含有碱基T (2)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遗传信息 RNA (4)5 7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单元测试卷)(答案)—2022—2023人教版(2019)化学高二下学期选择性必修3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