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单元提升卷(答案) 2024-2025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单元提升卷(答案) 2024-2025科粤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单元提升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工作时,携带的气体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 B.臭氧
C.二氧化硫 D.氮气
3.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A.化合物 B.纯净物
C.混合物 D.无法判断
4.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过后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中的微观粒子一定发生的变化是(  )
A.微观粒子体积变小
B.微观粒子化学性质改变
C.微观粒子数目减少
D.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减慢
5.砷化镓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5kqj-5.tif"
A.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B.根据图示无法确定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镓的原子序数为31
D.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3 g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不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则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7.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5kqj-6.tif"
A.①属于金属元素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①②⑤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D.①和③形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
8.下列有关水的沸腾实验和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5kqj-7.tif"
A.实验1中观察到玻璃片上有水雾生成,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B.实验2中a、b管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两个实验都能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实验1中水分子种类不变,实验2中水分子种类改变
9.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9HXJ-15.tif"
A.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
B.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C.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
D.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
10.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数字化实验装置,图2是用传感器记录的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5kqj-8.tif"
A.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有气体产生
B.c点温度最高,说明此时红磷燃烧结束
C.t2~t3段,压强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氧气被大量消耗
D.若在t2时打开止水夹,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
11.(7分)化学符号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2个氢原子: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
(3)2S2-表示__________。
(4)2O2前面的系数“2”表示:____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7)画出氯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12.(7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面让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认识空气。
Ⅰ.从空气的成分角度:
(1)洁净的空气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填空。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①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_;
②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
④可使酥脆的饼干变软的是________。
Ⅱ.从污染角度:
(3)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PM2.5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E.臭氧
(4)为改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适当控制使用燃油机动车
C.关闭所有厂矿产业、禁止烧煤
D.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监管
13.(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INCLUDEPICTURE"25kqj-9-1.tif"”表示氧原子,“INCLUDEPICTURE"25kqj-9-2.tif"”表示氢原子)。
INCLUDEPICTURE"25kqj-9.tif"
(1)物质A属于__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物质C的一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
(4)上述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的种类;②分子间的间隔;
③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④分子的数目;
⑤分子本身的质量
(5)在以上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5kqj-10.tif"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___(填字母)。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3)R2-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R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第二周期中的________元素相似。这两种元素在同一纵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25kqj-10-1.tif"
(4)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元素的特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
(5)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不同。
(6)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了全新的飞跃时期。人工合成的第118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
15.(15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探究。
Ⅰ.探究水的反应
(1)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质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
INCLUDEPICTURE"25kqj-11.tif"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水的分解
INCLUDEPICTURE"25kqj-12.tif"
(2)图2所示装置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管a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为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25kqj-13.tif"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5分)
16.(15分)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INCLUDEPICTURE"25kqj-14.tif"
Ⅰ.氧气是参与“氧循环”的重要物质。
(1)①图1装置,若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中的导管口出现气泡,则最终测得的数据会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图2实验中,该小组成员利用传感器测量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从以上数据分析,最终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进行图3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INCLUDEPICTURE"25kqj-15.tif"
【提出问题】
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点燃的镁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Mg3N2);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④氨气分子不停地运动,溶于水后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作出猜想】
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过程与结论】
(2)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有氮化镁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查阅资料结合图4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现象)。
INCLUDEPICTURE"25kqj-16.tif"
(3)写出图3中镁与氮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4)进行图3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7.(10分)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4m kg,A的中子数为26。
(1)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答案
一、1.A 2.D 3.C 4.D 5.C 6.D 7.C 8.D  9.D
10.B 
二、11. (1)2H (2)Na+ (3)两个硫离子 (4)两个氧分子
(5)Al (6)O2 (7)INCLUDEPICTURE"25KQD-2.tif"
12.(1)混合物  (2)①c ②a ③b ④d (3)BC (4)BD
13.(1)单质 (2)分子 (3)3 (4)变化2和变化3;①③④⑤
(5)氧原子、氢原子(或O、H)
14.(1)A (2)15;30.974 (3)3;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D (5)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6)118
15.(1)铁+水四氧化三铁+氢气
(2)①氢气;水氢气+氧气
②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或氧气与电极反应而被消耗,合理即可)
(3)D
三、16.(1)①偏大 ②集气瓶内氧气的最终浓度为8.86%
(2)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B中有气泡产生,且A中溶液变红
(3)镁+氮气氮化镁
(4)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也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四、17.解:(1)由相对原子质量=,
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8。
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
(2)22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