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兴城联考2024-2025七年级下学期随堂练习测试生物试题(答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随堂练习测试答案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B 2.D 3.D 4.D 5.B 6.B 7.B 8.C 9.A 10.C 11.D 12.C 13.A 14.A 15.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16.休眠
17.无机盐
18.根毛
19.气孔 气体交换
20.胚根 根
21.硼
22.合理密植
23.(1)叶片/叶
(2)控制单一变量
(3)防止试管内水分蒸发
(4)甲 乙
(5)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主要器官)是叶片。/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主要器官)。
24.(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对照 光/光照
(3)叶绿素 黄白色
(4)淀粉遇碘变蓝
(5)见光 遮光
(6)淀粉 光七年级生物学科随堂练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俗话说:“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A.充足的空气 B.适量的水
C.肥沃的土壤 D.明媚的阳光
2.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会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脱去了谷壳 B.除掉了种皮
C.胚乳被损坏 D.胚不完整
3.随机选取大小相似、自身具备萌发条件的菜豆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都保证适宜的环境条件,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是
A.甲组萌发,乙组不萌发
B.甲组不萌发,乙组萌发
C.甲乙两组都不能萌发
D.甲乙两组都能萌发
4.如图,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损伤(阴影部分),在条件适宜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B. C. D.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成
A.根 B.芽
C.芽轴 D.幼叶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下列关于桃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受精作用发生在子房里
C.成熟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
D.胚珠发育成种子
7.很多人爱吃烀玉米,但买回来的玉米有时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水肥不足
B.传粉不足
C.光照不足
D.害虫过多
8.“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描写了金黄色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枇杷的可食用部分来自
A.子房
B.珠被
C.子房壁
D.胚珠
9.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是
①长有雄蕊和雌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有经验的农民在向日葵开花季节,要为向日葵“别头”(将两个花盘相对),在西瓜开花时节进行“对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护花粉,防止被风吹落
B.保护花瓣,以免被害虫啃食
C.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D.防止向日葵和西瓜丢失
11.大豆播种后,连续几天大雨,结果出苗率很低,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中养分流失
B.昆虫无法飞出,影响传粉
C.大量花粉被雨水冲刷掉了
D.土壤中缺少充足的空气
12.“根深方能叶茂”。植物的根不断地向下向四周生长,吸收更多的水和无机盐。“根深”和“叶茂”分别与根尖的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
A.根冠和分生区 分生区
B.分生区和成熟区 成熟区
C.分生区和伸长区 成熟区
D.伸长区和成熟区 伸长区
13.在果树栽培和移植过程中,常常给树木“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树木的
A.输导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1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15.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产量,经常向大棚内施加“气肥”,其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16.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结构完整且度过 期。
17.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18.从根的顶端到生有 的一小段,叫根尖。
19.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 的“窗口”。
20.种子萌发过程中,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 。
21.缺少含 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22.作物茁壮生长,必须让叶片充分接受光照,因此,种植作物时,应 。
23.在“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中,取同一植株大小相同的两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保留枝条A的叶片,摘除枝条B的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支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试管甲、乙中(右图)。
向试管中滴几滴油,让油铺满水面。将这两支试管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试管中液面的变化。
(
甲
乙
)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取同一植株大小相同的两根枝条,且将它们分别插入两支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试管中,将这两支试管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这样做的目是 。
在试管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 。
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 试管中液面低于 试管中液面。
由此实验得出结论: 。
24.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
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②选叶遮光。形成 实验,变量是 。
④酒精脱色,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 色。
⑤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利用 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⑥实验现象:叶片的 部分遇碘变成了蓝色, 部分遇碘没有变蓝。
实验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