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生物选考试题卷
考生注意:
I.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 、 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
的位直上 .
3.选择题 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妥改动, 须将房、
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邑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写在本试题
卷土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本大越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逃均不得分)
1. 自然环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的的是〈
A.控制人口激增 B.大力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
c. 保护生物多样性 D.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2. 下列试剂或物质不可以用于生物实验技术一一解离的是(
A.H CI B.聚乙二醇 c. 果胶酶 D.胶原蛋白酶
3.下列生命过程不需要溶酶体参与的是〈
A.免疫 B.细胞凋仨 c. 精子变形 D.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
4. 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相比,共有物质有(
A.DNA B.多糖 c. 蛋白质 D.磷脂
5.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物质跨船主输方式,制作了一个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并检测了它
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并且对不同物质通过人工膜以及生物膜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
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102 --,--「--,- -- -- --r
.的 E --i--七--i--」
, 气 '"! .....
--」-- 斗
再 10-_. I I 一 I 一I IH ot / I 一 :
02,C02 . ·…「 「 广丁歹 囚 1
皂10.... --j---←--←-’ζ-4--斗---l
: ;o-6
甘汹 .!C t τb国--斗一十一!
墨 ιH20 lO 17ftc
=
1 t7:
警旷 --「-丁「-寸-i-寸-"1--十1--1i
K勺Na+, Ci· 蚓 16「 10 10- to-<> 10- 10-1 I 102
人工脱的油i毒性(cm.s· )
第SJ!囚一人工脱对不同物质的遥遥性 剧二 !!AhA革和人工族对不同物质的通i企性
坐物i华考试)Hi卷 绵1页(共8页〉
A. 磷脂双分子层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发挥屏附作用, 具有选择透过性
B. 人工膜和生物膜对不同物质通道性有一定差异, 主要是因为生物膜上有较多蛋白质分子
C.尬。可以通过(简单〉扩散, 也可以通过易化扩散跨!民运输
D. 生物膜对 r、 Na+、 CJ·的通透性不同, 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无关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6-7题。
在细胞旦, 基因转录的一个重妥步骤是组蛋白的乙眈化,就是用乙眈基扣氨基上的正也待
屏放起来,好像给纽蛋白中的一些带正屯的基因( -NH1 )戴上一顶帽子,纽蛋白的正也荷一旦
减少,与带负电的DNA 分子片段缠绕力量就减弱, 随之松开, 里面的信息就可以被读取, !Zp进
行转录.
6. 这种组蛋白的乙酷化修饰引起表型改变, 属于〈 〉
A. 可遗传变异 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畸变
7. 某种生物由于环境改变,某基因的组蛋白乙酷化水平明显提升,推测下列各项不会发生显著
改变的是〈 〉
A. 该基因的转录 B. 该基因的表达 C. 该基因的复制 D. 该基因的翻译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生物种群的繁衍, 需要依靠信息的传递
B.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02和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c. 发展间作、 立体农业等可以增大流入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人类要加大对人工生态系统物质、 能量的投入以维持生态系统稳态
9. 下图是人体寒冷环境下产热量和散热量变化曲线。 正常环境下,散热量和产热量基本相等,
体温维持平衡, 当机体进入寒冷环填后,通过相应的
一散热量
调节作用, 达到新的平衡。关于寒冷环境下的调节作 基 c 一产热量
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冷会引发下丘脑冷觉感受器兴奋
B.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散热来抵御寒冷
c. 在体液调节的作用下,人体出现血管收缩、 分泌
甲状腺激素等现象 寒冷环填 章开平衡
D. 机体出现战栗, 骨髓肌收缩, 短时间内释放大量 第9题图
热量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10-11题。
据研究发现,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 如线粒体对缺氧敏感, 高海拔低氧
可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平衡失调,受损线拉体代谢中会产生更多的活性氧等自由基;又如肥胖
患者的脂肪细胞由于受到强烈的能 量压力会导致线粒休功能丧失,脂肪细胞会快速地释放小的
胞外囊泡(sBV), sBV 中包含有呼吸能力但氧化受损的线粒体颗粒,这些颗粒进入循环系统放心
肌细胞吸收后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
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功能丧失的细胞只能依赖厌氧呼吸供能
B.C 02可使澳蹄香草盼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 人体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庆氧呼吸
D. 线粒体是肥胖者体内能产生C02的唯一场所
生物逃考试题卷 第2页(共8页〉
11.下列有关“自由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受损后原本在基质中消蜒的氧气参与了心肌细胞中有寄自由基的产生
B.自由基的产生, 可能攻击自身DNA, 引起基因突变
c. 自由基的产生, 也可能攻击自身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
D.为了维持机体稳态, 心肌细胞可能会产生较多的保护性抗氧化分子
12.“能分解尿素 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的实验中,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的 尿素分解菌直
接利用的氯源是( )
A.尿素 B.氨 C.琼脂糖 D.蛋白陈
13.种植小麦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农药, 导致 小麦吸浆虫抗药性不断增强, 其天敌七星瓢虫数
量急剧下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吸浆虫抗药性不断增强, 表明其在向特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B.在小麦田中, 吸浆虫的进化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有关而与七星瓢虫无关
c.在农药持续选择下, 吸浆虫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大于非抗药性基因频率
D.在农药诱导作用下, 吸浆虫发生抗药性突变频率比七星瓢虫大
14. 对某地两个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 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60
-.-A岛
革中 so
…-B岛
罢 40
it30
20
10
飞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第14题图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地社鼠数量时初次抓捕标记个数可以不同
B.影响A、B两岛桂鼠K值的 有岛屿面积、 植被、年龄结构等
c. 6~7月两岛社鼠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气候因素导致的
D.由图中可知, 两岛社鼠数量的增长都是逻辑斯谛增长
15.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的翻译图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 C至GU A
U A C C G C A 反悔鸭子
5' 3'

第15跑罔
A.翻译时,tRNA活着m则A运行, 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遗传密码
B.该生物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细胞一定能进行核DNA复制
与·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时启动部位不一定相同
D. 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刚A, 形成的mRNA上有多少个遗传密码就有多少个tRNA
的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生物:il!i皇号试J}j!ff; m 3 r <共 8页〉
a町 r '
16.下列有关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的主要目的是杀死生UlJJ包
B .纺锤丝的成分是蛋白质, 其形成与中心体有关
c. 有丝分裂末期,遗传物质不都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
D.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中央出现了 一个与纺锤体中轴垂直的赤道面
17.近段时间,多个学校因学生出现聚集性流感宣布停课, 引起了多方关注,患者主要表现为咳
嗽、 流鼻涕、 打啧魄、 发烧等。下列有关 “ 流感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咳嗽、 打喷魄、 发烧等症状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
B.成年人不易感 染流感是困为体内缺乏流感病梅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受体
c. 流感病毒首次进入人体仅引发人体的体液免疫
D.人体内存在多种效应B细胞能分泌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流感病毒的抗体
18. 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会抑制胚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JA和乙烯是植物
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激素, 为探究两者在盐胁迫条件下的作用, 研究者以萌发的水稻种子为
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为进一步探究盐胁迫下,AJ 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者又按下表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 各实验 组②@加入等量等浓度的NaCl溶液,
对照组①加入等嚣的消水,结果如下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①对 ②乙 ③乙 烯 ④JA ⑤JA+乙 ⑥乙烯
;|门9 门 i 照组 烯 组 +AJ 合成 组 烯 合成 +AJ 组抑制剂 抑制剂
沪d吩 "*\ ,...-- ,\ 、牛 领, 胚根长 9.0 4 .8 9 .0 4.8 4.9 3.9 ,
o" o"'r.
:""'φ 度(cm)
t>
,. ..

第18跑 罔表
A.在盐胁迫条件下,JA和乙烯对水稻胚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B。在盐胁迫条件下,JA和乙烯在抑制水稻胚根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乙烯合成抑制剂对JA导业的水稻胚根生长抑制儿乎无缓解作用
D.AJ 最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间接抑制水稻胚根生长的
1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与工程中所用技术操作与 原理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一一应用酶的专一性原理可对所需材料用膜蛋白酶进行处理
B. 制备单克隆抗体一一应用细胞膜流动性原理对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C. PCR技术的退火(复性〉一一应用碱基互补配对 原理使引物结合在DNA模板链的5 ’端
D.细胞核移植一一细胞质可调控细胞核基因表达,选用卵细胞质使重组细胞表现出全能性
20.如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XY型)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两个细胞均来自同 一动物个体的同一
器官, 图甲细胞中较小的染色体表示性染色体, 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如图二是细胞
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仁:: 二\ /仁,A ‘
烈 )(e人民D
、.、:. t-)'· 主
甲 一 -
阁 图二
生物逃考试题卷 第4页〈共8页)
A. 图一所代表的器官为靠丸或卵巢
B.乙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bX0x0

c. 如果图 中乙细胞对应图二中DE段, 则图二中横坐标代表细胞分裂的时间, 纵坐标代
表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D. 对甲细胞对应的动物进行测交,后代中 表型为三对性状全部显性的个体的比例是3/16
非选择题部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殊说明, 每空1分, 共60分. )
21. (9分〉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超过5亿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且患
病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上升迅速。I型糖尿病由膜岛功能减退、膜岛素分泌减少所致,
H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针对I型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模式存
“ ”在多种缺陷,一款可以根据人体血糖浓度实时响应释放药物的 智能膜岛索IA贴片 (密布微
米级短针、 一元硬币大小、 信用卡薄厚、 痛感有如蚊子叮咬的贴片)或将取代现在的膜岛素
注射针, 颠覆糖尿病传统治疗手段。
(1)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主要来源是 ,调节血糖平衡就是调节血
糖的 处于动态平衡,其调节机制是 (神经/体液/神
经·体液)调节。 除了膜岛素,还有与之起一一一一作用的 (至
少答出两种)等激素参与血糖调节。
(2)为评估其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用适量普通
膜岛素和IA处理, 测量血糖浓度变化, 结果如下图所示。
糖尿病小鼠
给药
-←腕岛’E
-IA

多 10 lS 20 扫 0 1言?τ4
时间(h) 时间他〉
第21题图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注射普通膜岛素的一一一一一小鼠更容易出现低血
糖晕厥,IA比普通膜岛索调节血糖更具有优势,体现在 。
(3)糖尿病除了依赖药物泊疗, 适盘的运动也很重要, 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
肌细胞对膜岛素的敏感性,在脱岛索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 更好地促进肌细
胞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生物逃考试题卷 第5页〈共8页〉
22. (10分)桑基鱼塘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一利啊’桑、拌资、养鱼三者问紧密联系的一种湿地系统,
桑叶养蚕, 蚕粪PC!鱼, 明i泥nem , 形成良性 t的坏,tr1凹符下列有关问题.
(1)该系统在整体上构成的生命系统Ji!次称为 一一一一一 ’从功他上分析,这种设计有利于
〈件 IU 网点Ul i可〉。 i主系统是根据地形起
伏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 体现了生物抑郁的 结构。
(2)为确定 该池塘某种鱼类产量, 捕要对该种鱼类的种j昨密度进行调查, 一般采用的方
法为 。 该池塘中养殖的鱼远远超过该鱼捕生产者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贝IJ
流入该鱼塘的总能盘为人工投l鸭饲料中的能盘、
(3)该系统还对蓄洪防早、水土保持等具有一定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一一一一一价
值。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该系统逐渐被废弃荒芜, 杂草丛生, 演替戚与当地气候条件
相适应的顶极群落, 属于一一一一演替。
(4 )下图是该系统中几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
7.5x l09町,B同化的能量为1.7×108KJ, D同化的能量为1.sx108KJ,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营养级与
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则A同化的能量为一一一一_KJ。
( 5)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讲, 我们可以通过 (答出
第22题图
两点即可〉等措施来提高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能力。
23.(12分)2022年7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领衔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
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 周文桦团队在水稻中研究发现了高
产基因(OsDREBlC) , 此基因可同步实现高产早熟, 被誉为基因界的“尖子生”。 进行田间
试验时,发现OsDREBlC基因过表达系植株的产量比野生型植株高41.3%~68.3%, 具体
的实验结果参数如下表。
第23题表
比较 OsDREBIC 基 光合碳同 氮的吸收和 抽穗 产量
因表达情况 化速率 运输速率 开花
野生型 + ++ ++ 早 +++
OsDREBlC基因过表达系 +++ ++十+ ++++ 更早 I II II I
OsDREBIC基因敲除突变系 . + + 迟 +
(注: +的数目代表程度或者数量变化〉
(I)水稻属于短日照植物,叶片中的 能感受光周期的变化,控制其开花〈抽穗〉。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OsDREBlC基因过表达植株提前抽穗,缩短整个生育周期,抽穗
具体能提前 的时间除了OsDREBIC基因过表达量可能还受 〈答
出两点即可)等因素的影响。
(2)科学家通过特殊的实验手段发现OsDREBlC基囚主要参 与调控多个其他相关基因的表
达,从 而促进 以及拙础开花,进而解析了OsDREBlC
促进水稻高产早熟的分子机础.
生物 考试题卷 ffi6页(共8页〉
,·.
(3 )光合碳同化主要发生在水稻叶肉细胞的 , 一一一一可以为此过程提
供能量和还原剂。 OsDREBlC基因过表达植株在 光下生长速度更快 , 光合碳同化形成
的产物一部分转化成 , 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水稻各处细胞供其利用, 并且在
生殖生长阶段将大量的碳氯同化产物分配至 中, 最终使水稻产
量显著提升。此过程中可以运用 方法研究 光合碳同化形成产物
的去向。
(4 )氨参与了下列 等 光合作用中相关物质的组成, 是作物生长发育必
需的大量元素。
A叶绿素 B. 光合酶 C. 三碳酸 D.磷脂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OsDREBlC基因过表达植株氮的吸收和运输活性高,氨素高效利
用, 实现了 “ 减氮不减产 ” , 可以切实解决 问
题(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请大家简要设计一个实验思路验证OsDREBlC基因过表
达能实现水稻 “ 减氨 不减产 ’\
24. (15分)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科研人员拟将抗寒基因(目的
基因〉转入番茄红素高表达番茄的核基因组中, 培育具有抗寒性状的番茄红素高表达番茄,
且研究抗寒基因的导入是否影响此番茄中番茄红素的高表达。 其基本过程包括目的基因的
获取并形成重组DNA、 将重组DNA 导入农杆菌、 受体材料的消毒、 转化番茄细胞、 番茄
细胞大量培养及番茄红素的检测、 植株再生和抗寒性状的鉴定等。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目的基因, 根据 的原理, 在冰川冻土中去寻找具有目的基
因的细菌, 提取并分离出抗寒基因:选用限制酶和DNA 连接酶切割并连接形成重组
DNA。 关于限制酶 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一一一_A.目的基因不能破坏 B.质粒上复制
起点不能破坏 c.酶切后的黠性末端能互补连接 D只能选择一种限制酶进行切割
(2)将重组DNA 导入农杆菌, 并将受体菌接种在一一( “ 含 ” 或 “ 不含 ” )抗生素的培养
液中,置于一一一上慢速培养一段时间,使CaCh处理过的农杆菌恢复细胞的正常状态,
便于筛选。
(3 )取番茄的幼嫩叶片, 经自来水冲洗, 先用70%酒精程泡, 再用一一一浸泡, 最后用无
菌水冲洗, 作为转基因的受体材料。
(4 )将消毒后的番茄叶片剪成小片, 在导入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溶液中浸泡后, 取出并转移
至添加有 的MS培养基, 使小叶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适度
分化形成特定的番茄细胞井大量培养, 提取并检测番茄红素的含 量, 从而确定抗寒基
因的导入是否影响番茄红素的高表达。 能影响细胞的生长率和产物合成的因素有
〈至少答出两点〉 。
(5)为了培育成植株, 可将愈伤组织先后转移至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进一步发育形
成完整植株: 也可 将愈伤组织 , 提 取其中的胚性细胞发育形成
,经培养可直接形成根芽,从而快速形成试管苗。然后将上述试管苗在适
宜的 光照、 温度和80%以上的 等条件下进行炼苗后室外大量栽培. 为了鉴
定 , 可提取叶片组织的DNA, 采用PCR扩增技术。
(6 )为研究转基因番茄中抗寒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可有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①取转基因番茄的体细胞,进行低温培养且一一一一处理,再用
方法检测抗寒蛋白是否存在:
生物逃考试Jij卷 绑7页( ;l;I; 8页〉
②将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处于 环境,若
基本能确定抗寒的番茄培育成功.
25. (14分)某植株花色受两对基因A 且和B、b共同决定, 基因A控制黄花, a 控制蓝花 ,嗡
且当b基因纯合时遮盖基因A和 a 的表达, 表现为红花. 现用纯系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得
到如下实验结果。 分析回答:
第25题表
实验组别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
- 黄花×蓝花 黄花 3/4黄花1/4蓝花

黄花×红花 黄花 3/4黄花1/4红花
一 红花x蓝花 黄花 9/16黄花3/16蓝花1/4红花
(1)基因A、 a 和B、 b的遗传遵循-一一一一定律, 实验一中F1自交出现3/4黄花和1/4蓝
花的原因是
(2)实验二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是一一一’F2黄花个体中杂合子占
(3)实验三中F2红花个体基因型有 种, F2黄花个体问随机交配, 后代表型及比例为
(4)现有上述实验一中F1黄花植株经遗传改造得到的AaDH的黄花抗虫植株, 已知A、 a
分别位于 1号和 2号染色体。 D 和日为外源导入的两个基
因, 己知这两个基因位于图示染色体上, 且D基因位于3
号染色体, 同时具有D和日这两个基因的植株才表现为抗 才「川
虫 , 现欲探究H基因的位置:
请完善实验思路, 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注:每个植株的生殖力相同, 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D和 第25题图
H基因的插入不破坏其他基因: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 植株白交获得子代;
第二步:观察记录子代表型及数量, 并统计分析。
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I:若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黄花抗虫:黄花不抗虫z蓝花不抗虫=9:3:4, 则H基
因位于一一一一-染色体:
II:若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则H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
囚:若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则H 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
N:若统计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黄花抗虫:黄花不抗虫:蓝花抗虫: 蓝花不抗虫
=9:3:3:1 , 则日基因位于一一一染色体。
生物逃考试题卷 第8 页〈共8页〉
2023年4月稽阳联考生物(选考)答案及解析
1. D
解析: 生活污水等各种水体污染物要经过污水处理才能排入自然环挠中 , 。错误。
2. B
解析:HCl和果胶自尊都能用于植物组织的解离, 胶原蛋白费每通常可以用于动物组织的解离,
使组织松散, 细胞分离 : 聚乙二裤通常作为原生质体间的促融、剂 :故答案为B。
3. D
解析: 消化道内蛋臼质的7)(解只需消化道内的蛋白邸 , 与溶由每体无关 。
4. C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5. 。
解析:生物膜对K二Na', er的通透性不同,主要与膜上专一性的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 D错误。
6. A
解析: 这种组蛋白的乙融化修饰属于表观法传范畴, 属于司法传变异 , A正确。
7. C
解析:菜基囚的组蛋白乙就化水平提高后, 易转录, 但不改变该基囚的复制 , C正确。
8. B
解析: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02 的形式往复循环 , 具有全球性 , B错误。
9. D
解析:寒冷会引发皮肤冷觉感受苦苦兴奋, 下丘脑是你混调节中枢 , A错误: 人体通过增加产
热、 减少散热来抵御寒冷,B错误;出现血管收缩, 扇子神经调节, 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神
经-体液i殉节,C错误。
10. C
解析: 人你在缺氧条件下也会进行厌氧呼吸,C错误。
11. A
解析: 氯气在线革主体内膜上消耗, A错误。
12. B
解析:尿京分解菌分泌服酶,将尿3主’降解为氮,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琼脂粮不含氮 , 作为凝
固剂, 尿索固体堵养2在中不含蛋白陈 , B正确。
13. A
解析:小麦吸浆虫抗药性不断增强,说明其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上升,其进化方向走向抗药
性不断增强, A正确:吸浆虫的逃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包括使用农药, 也包括其天敌 ,
B错误:吸浆虫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不一定大于非抗药性基因频率,C错误;发生抗药性突
变不是农药诱导的 , D错误。
14. A
解析: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地社鼠数量时初次事[\捕标记个数不一定相同 , A正确:在环埃条
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章, 又称为K俑,
年龄结构不会影响K倍,B错误:6-7月两岛上社鼠数量急剧l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气候导致的,
也可能是天敌等囚紫导致,C错误:图示期间内两个岛上的社段数量都表现为下降,根据题
干信息不能判断两岛上社鼠数量增长都是逻辑斯谛增长 , D错误。 故边儿
15. C
解析: 翻译时, 核糖体沿着mRNA运行,A错误: 该生物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细胞是所
有正常体细胞, 有很多体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不能进行核DNA的复制,B错误:人体不
1
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是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因此表达的基因是不一定相同的,启动部
位也不一定相同,C正确:RNA聚合榄催化的底物是核糖核沓酸,终止密码子没有tRNA与之
对应, D错误。
16. C
解析: 盐酸解离可以杀死细胞, 但主要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 A错误:洋葱无中心
体, B错误:赤道而不存在, 。错误:质DNA不能保证平均分配, 故C正确。
17. D
解析:发烧鼠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A错误; 成年人体内也有流感病毒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
受体, 不易感染流感主要是因为免疫能力比较强,B错读:流感病毒首次进入人体会引发人
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错误:流感病毒具有多种抗JJli(、成分 , 每种抗原 盐组#边
成分也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故。正确。
18. D / ι烯1t成一一主-JA合成
解析:分析比较柱形图中4组实验或表中①②④组可知JA和乙烯对水稻脏 /·幡
根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A正确;分析表中①@@@组可知JA和乙烯
细胞增强I 细胞伸长
在抑制胚根生长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 比较表中④⑤组雨声日乙烯合
成 抑制剂对JA导致的月:ii根生长抑制几乎无缓解作用,C正确:结合表中数据 恨生长/
可推测乙烯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脏根生长的, 。错误。 可通过此图理解。
19. C

解衍:PCR技术的返火(复性)过程 , 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理使引物结合在D'IA模极链的3

端, 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 →3 ’ 。
20. B
解析-因为甲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旦有四条X染色体, 因此判断该动物为雌性, 这样乙细
胞是第一 极体, 所以该器官是卵巢, A错误;如果。E段对应囱一中的乙细胞, 因二中纵坐
标含义是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 PC错误;图一 币细胞对应的动物基因型是ABa bX x .
J
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与aabbXY测交, 后代三对性状全部显性的概率是0, 故D错误。
21. (9分, 每空l分)
(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l吸收 来源和去路 神经-体液 恼抗
膜高.lfJL糖索、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答出2 种就可给分,若有其中 一种错误不给分〉
(2)小鼠的类型、 不同处理的JI是岛索(写试剂的种类、 腆岛素的给药方式都可给分)、 时
间〈答金给分〉 正'M' IA降血糖的效果更久, 且能避免低血糖的风险(答金给分)
(3)摄取、 储存和利用葡萄糖〈意思相似也可给分)
22. (10分, 每空1分〉
(l )生态系统 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提高能量利用率(答出网点tliJ可〉 水平
(2)标志篡捕法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蚕粪中的能量〈答金给分〉
(3)间接 次生
(4 ) 6. 0×10'
(5) 〈答出任意网点得2分 ,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①增加生物多样性 ②适当加大对该系统的物质和能髦的投入
@调节各种生物的数量、 比例 @塘基的合理分布或比例
2
23. ( 12 分, 除特殊说明 , 每空 1 分〉
(1)光敏色素 水稻品利’和种植地点(答环境因素如*肥医|索、土壤因素 、 温度 、 混度、
光照等: 当二理因素:遗传因素等合现答案均可给分)
(2 )光合碳同化 、 氮索的吸收和1转运
(3)口十绿你基质 NADPH N,糖 籽粒/谷粒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1)A BO 氮肥对环埃造成的污染
田间分别种植等莹的OsDREBlC ¥因过表达系植株丰Ll野生型植株 , 施用少量且等量的氮肥 ,
裁踏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同旦适宜 , 收获后比较产量( 1 分)
着OsDREBlC过表达系搞株的产量远高于野生型水稻的产量 , 则可验证此结论。 (1分)
解析s (2)此题综合表中信息司知,OsDREBlC基因过表达系水稻 , 光合碳同化速率 、 氮吸
收和运输速率明显提高 , 抽穗开花提早 , 产量增加。再结合应干信息答出 “光合碳同化 、 氮
索的吸收和转运 ” 。
2,1. (15分, 每空1分)
(1)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BC
(2)不含 摇床

(3) 5%次氯酸纳(写 次氮酸锅 ” “ 氯化隶 ” 也给分)
“ ” “
(4)适当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写出 适当种类罪ll配比的生长调节剂 或 植物生妖调节
r,' 换成植物激素 ” 都给分〉 、温度、pH 、 继代培养次数 、 营养成分等(答出两点就
给分〉
(5)液体悬浮培养 脏状体 湿度 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了受体细胞
(6)破壁( “ Wf磨 ” 或 “ 破碎 ” 也给分〉 抗原-+亢体杂交
低温且相同 转基因植株存活率明显高于非转基因植株(类似意思给分)
25. ( 14 分)
(!)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的分离
(2)Mbb 2/3
(3) 3 黄花: 商花:红花=64: 8: 9 (2分〉
(1) AaDH的黄花抗虫 1 号
黄花抗虫:黄花不抗虫: 葱花抗虫: 蓝花不抗虫=6: 6: 3: l (2分)
黄花抗虫:爽’花不抗虫: 蓝花抗虫. 蓝花不抗虫=3:3:1:1 (2 分〉 3 号
解析g (4)若H基因导入至lj 1号染色体 , 则AaDH植株产生雌雄配子均为ADH、 AH、aD、 a,
比例为 l: 1: 1 : 1 , 雌雄自己子相互结合后形成的植株黄花抗虫:黄花不抗虫: 蓝花不犹虫
=9:3.坐着H基|王|导入到2号染色体 , 则Aa DH植J株产生雌雄配子均为AD、 A、 aDH、 础, 比
例为I : l: l : 1 , 雌雄况子相互结合后形成的稳株黄花抗虫:黄花不抗虫: 疏花抗占总: 疏
花不抗虫=6: 6: 3: 1 ;若H基因导入到3号’ 染色体 , 则AaDH植株产生雌雄配子均为ADH,
A、aDH、a, 比例为 1: 1: 1: 1 , 雌雄配子相互结合后形成的植株黄花抗虫:黄花不抗虫:
疏花抗虫:iW花不抗虫=9:3:3:1.若H基因导入到4号染色体 , 则AaDH植株产生雌雄配子均
为AD、 AH、aD、 aH, 比例为 1: 1: l: 1 , 雌雄配子相互结合后形成的植株黄花抗虫:黄花
不抗虫: 蓝花抗Bl: 蓝花不抗虫=3:3:1:l
3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