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复习训练(答案)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复习训练
基础强化
1.(2024宜宾)中国空间站首次进行“太空养鱼”实验,金鱼藻为斑马鱼提供呼吸所需的( )
A.H2O B.CO2 C.O2 D.N2
2.(2024信阳模拟)同学们组装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中PM2.5含量越高,污染越严重
C.积极植树造林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
D.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环境
3.(2024烟台)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B.通常情况下,空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C.工业上可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氧气
D.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也是重要的资源
4.(教材习题改编)科学家对火星的大气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N2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气中CO2的含量高于地球大气中
C.火星大气中不含稀有气体
D.火星大气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5.(2024许昌一模)以下有关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7.(创新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简易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红磷须足量
B.瓶中液面最终停在约刻度1处
C.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可防止污染空气
8.(2024包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X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填序号,从A~E中选择)。
(3)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端(填“a”或“b”)通入。
9.(教材图片改编)图甲是教材中铁丝燃烧实验装置,图乙是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中,为使现象更明显,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从瓶口向下__________(填“迅速”或“缓慢”)插入瓶中。
(2)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图乙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铁丝能否燃烧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0.(2024宜宾)选择图中的部分仪器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EFG(填序号)。
(2)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一条)
能力提升
11.(数字化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实验过程中瓶内压强变化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
B.bc段压强减小只与瓶内氧气的消耗有关
C.c点时打开弹簧夹
D.压强传感器能为实验提供更直观的证据
12.(教材习题改编)某小组进行“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的系列探究,分别取1 g催化剂,再加入20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催化剂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MnO2粉末 常温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
乙 红砖粉末 60 ℃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
丙 红砖小颗粒 常温 缓慢,有少量气泡逸出
丁 红砖块 常温 十分缓慢,几乎看不到气泡
(1)实验甲前后MnO2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不变。
(2)能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其形态有关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实验甲、乙的现象说明MnO2粉末和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分解具有相同的催化效果,你认为此结论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4)在一定温度下,另取2 g红砖小颗粒,向其中加入20 mL 8%的过氧化氢溶液,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实验丙快。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
答案
1.C 2.A 3.D 4.B 5.D 6.B 7.C
8.(1)长颈漏斗 (2)B E C (3)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a
9.(1)缓慢 (2)持续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3)氧气的浓度
10.(1)ABD (2)2KMnO4 K2MnO4+MnO2+O2↑
(3)收集氧气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就开始收集等)。
11.B
12.(1)化学性质 (2)丙、丁
(3)不科学,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是在不同温度下比较的。 (4)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加入催化剂的质量不同(或实验的温度不同)。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