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39道题,满分70分。 2.考试时间6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题每小题1分)
1. 根据“原子量”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阿伏加德罗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豆浆 B. 牛奶 C. 蒸馏水 D. 鲜榨果汁
3.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判断图中“a”对应的气体是
A. B. 稀有气体 C. D.
4. 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A. B. C. D. 稀有气体
5.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一氧化氮 B. 一氧化碳 C. D. 氮气
6.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灯泡发光 C. 粮食酿酒 D. 食物腐烂
7. 氮气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主要原因是
A. 无色气体 B. 属于纯净物
C 不支持燃烧 D. 化学性质不活泼
8.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利用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制成新型电阻触摸屏的电极 B.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能源使用
C.甲醇()低温制得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D.优化煤的综合利用,发展煤制乙醇()技术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碳 C B. 氯 Cl C. 钾 K D. 铜 CU
10.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H B. S C. Fe D. N
11.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Fe B. C. O D.
12.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B. C. D.
1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硫磺 B. 酒精 C. 铁丝 D. 红磷
14. 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O2和CO2。下列操作能区分它们的是
A. 闻气味 B. 观察颜色
C. 加入蒸馏水 D.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5. 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 量筒 B. 烧杯 C. 燃烧匙 D. 试管
16. 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做法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A. 使用节水龙头 B. 收集雨水用于浇花
C.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D. 用洗菜水冲马桶
1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取固体颗粒
18. 过滤操作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漏斗 B. 玻璃棒 C. 水槽 D. 烧杯
19. 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20. 室温下收集一瓶氢气,其中约含有3×1021个氢分子,这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1. 如图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22. 以下各图能表示纯净物的是(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
A. B.
C. D.
23.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4. 下列化学符号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 B. C. D. 2H
25.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有O、Si和Fe等,氧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6.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 B. 碳酸钠——NaCO3 C. 氯化铁——FeCl3 D. 碳酸——H2CO3
27. 火星制氧的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 B. 变化中的反应物及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 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D. 属于分解反应
28. 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红磷的作用是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C. 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关闭弹簧夹
D. 该实验利用了氮气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29.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 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 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30. 实验小组在密闭容器中用CO2和湿度两种传感器探究乙醇燃烧的产物。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曲线说明乙醇燃烧有水产生
B. 根据图1,可推理得出乙醇中含有氢元素
C. 图2曲线说明乙醇燃烧有CO2产生
D. 根据图2,可推理得出乙醇中含有碳和氧元素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40分。
〖生活现象解释〗
31. 周末,雯雯同学为家人做午餐。
(1)制作牛奶蛋糕。下列量杯中,最适于量取80 mL牛奶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10 mL量杯 B. 100 mL量杯 C. 500 mL量杯
(2)做菜。做菜时用到加碘盐,这里的“碘”指的是_______。
(3)清洁。做完菜,清洗铁锅,擦干放置,以防生锈。铁生锈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2. 水是生命之源,可由多种途径获得水。
【途径一】下面是两种海水淡化的原理示意图。
(1)图1中,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钠离子属于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图2中,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
A. 分子的质量 B. 分子的种类 C. 分子的间隔
【途径二】空气制水机能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水分制出饮用水,其工作原理如下:
(3)①中可阻挡直径_____(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的物质。
(4)③中常用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33. 碲化镉发电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起发电作用的是在玻璃之间的一层几微米厚的特殊材料的薄膜,主要由氧化锌(ZnO)或氧化锡(SnO2)作为材料的导电层、硫化镉(CdS)薄膜层、碲化镉(CdTe)薄膜层组成。
(1)特殊材料薄膜中涉及到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2)SnO2中Sn的化合价为_______。
(3)根据如图,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科普阅读理解〗
3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天然、保健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叶的组成成分多,重要的有茶多酚、咖啡因等。
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茶多酚为白色固体,味涩,易溶于水,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导致其含量逐渐减少。
不同类别茶叶茶多酚含量不同。研究人员选取不同类别的茶叶品种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
不同的冲泡温度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不同,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绿茶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不同的冲泡次数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不同,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红茶1g连续冲泡6次,每次冲泡时间和实验结果如图3.
日常喝茶时,需要注意泡茶的水温、次数等,即泡即饮,充分发挥茶叶保健功能。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茶多酚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
(2)图1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叶种类是_____。
(3)由图2得出冲茶温度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茶是一种保健饮品。_____
②茶冲泡几次后,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_____
(5)日常喝茶时,要即泡即饮,从茶多酚性质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产实际分析〗
35. 空间站用水、气整合系统为宇航员提供水和氧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系统1中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系统2作用是_____。
(3)“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6. 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选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倒入澄清石灰水后,观察到_____,说明_____。
37. 将充满两种气体的集气瓶如下图放置。抽出玻璃片,静置一段时间,继续实验。
(1)向集气瓶1中伸入_____,证明1中含有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性质是_____。
38. 用下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
(1)实验1:
①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
②该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
(2)实验2:
①实验2的目的是_____;②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科学探究〗
39. 丙酸钙可用作食品防霉剂,实验小组利用鸡蛋壳(主要成分为)和丙酸()反应制备丙酸钙。
【查阅资料】
i、制备原理:。
ⅱ、丙酸为液态物质。
ⅲ、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
实验一:制备丙酸钙
(1)向鸡蛋壳中加入丙酸后,观察到:固体减少、_____。
实验二:探究影响丙酸钙产率的因素
取不同量的丙酸,加水配成相同体积的溶液。把等量的鸡蛋壳碎片研磨成粉,加入丙酸溶液,在下表所示条件下反应,测定丙酸钙产率。
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 丙酸用量/mL 反应时间/h 丙酸钙产率/%
① 60 27 3 77.63
② 70 27 3 79.56
③ 80 27 3 82.68
④ 98 27 3 82.02
⑤ 80 27 1 71.34
⑥ 80 27 5 83.26
⑦ 80 24 3 77.07
⑧ 80 21 3 74.66
(2)实验①②③④的目的是_____。
(3)由实验③⑤⑥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反应时间在1h—5h范围内,_____。
(4)由上述实验能得出丙酸用量与丙酸钙产率的关系,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编号)。
【继续实验】
(5)继续实验发现鸡蛋壳颗粒较小时,丙酸钙产率较高。实验方案及现象:取_____mL丙酸,加水配成与之前实验相同体积的溶液。向等量的鸡蛋壳碎片中加入丙酸溶液,在_____℃下反应5h,测得丙酸钙产率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39道题,满分70分。 2.考试时间6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题每小题1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A
【26题答案】
【答案】B
【27题答案】
【答案】D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A
【30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9题,共40分。
〖生活现象解释〗
【31题答案】
【答案】(1)B (2)碘元素
(3)化学
【32题答案】
【答案】(1)阳离子 (2)AB
(3)大于 (4)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3题答案】
【答案】(1)ZnO、SnO2
(2)+4 (3)镉的元素符号是Cd、镉的原子序数为48、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镉属于金属元素等(任写两条即可)
〖科普阅读理解〗
【34题答案】
【答案】(1)白色固体(合理即可) (2)绿茶
(3)随着冲泡温度升高,绿茶茶多酚得率先增大后减小(合理即可)
(4) ①. 对 ②. 对
(5)在有氧气和水存在时,茶多酚易被氧化,导致其含量逐渐减少
〖产实际分析〗
【35题答案】
【答案】(1)
(2)从空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
(3)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6题答案】
【答案】(1)酒精灯 (2) ①. ②.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
(3) ①. 发出白光,放热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7题答案】
【答案】(1) ①. 燃着的木条 ②. 燃着的木条继续燃烧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8题答案】
【答案】(1) ①. 2:1 ②.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
〖科学探究〗
【39题答案】
【答案】(1)产生大量气泡
(2)探究反应温度对丙酸钙产率的影响
(3) ①. 在温度和丙酸用量相同的条件下 ②. 反应时间越长,丙酸钙产率越高 (4)③⑦⑧
(5) ①. 27 ②. 80 ③. 小于83.26%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