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4-2025高二下学期月考(一)生物学试题(答案)
东山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月考(一)
生物学试卷
2025.3
说明: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60分。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第21-2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如下,其中字母a、b、c、d、e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a、b、c、d和e均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b可为化学反应所需的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
C. 激素蛋白分泌过程中d的膜面积会减小
D.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器e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如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①,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结构②,是一种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C. 结构③,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的细胞器
D. 结构④,是一种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3. 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③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⑤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④和⑥的数量较多
D. RNA是通过⑥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4.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越来越大,我国西北地区很多荒漠草原等都逐渐返绿,黄河水也逐渐变得清澈,逐渐恢复昔日水草丰茂的景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荒漠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使用覆土治理荒漠可加快生态恢复的原因是覆土中富含有机质和繁殖体
C. 草原群落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但没有水平结构
D. 群落演替到灌木阶段,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5. 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师融合网络“萌文化”趋势,将“冰墩墩”与“没有腰线”的圆胖熊猫形象贴合,既代表了中国人的敦厚与友善,也体现了冬奥会运动健儿呈现的强壮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图为熊猫进化示意图,其中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都已经灭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熊猫适应能力肯定强于比它低等的生物
B. 巴氏大熊猫和现代大熊猫曾在距今一万年并存过,说明适应的阶段时效性
C. 始熊猫在小种大熊猫出现后逐渐灭绝,主要原因是后者个体生殖能力提高
D. 熊猫是濒临灭绝的生物,如果将熊猫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该熊猫种群的个体总数一定会增加
6.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郁闭度是反映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的重要因子
B. 气候干旱是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C. 在鱼类养殖中,高强度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 适当引入害虫天敌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7.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农林害虫的检测、濒危动物保护、渔业生产等实践活动中,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调查农田某种杂草种群密度时,调查前应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B. 调查某湖泊鲤鱼种群密度时,第二次误用网眼比第一次稍大的渔网捕捞,估算值基本不受影响
C. 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或粪便DNA检测法调查猛禽、猛兽和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密度
D. 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来估算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并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8. 珍稀物种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如图表示白脸猴的种群大小与种群持续时间的关系。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竞争越小,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 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持续时间越长,是因为出生率高的缘故
C. 白脸猴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
D. 栖息地的破碎会导致白脸猴种群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9. 绿孔雀与白鹇同属雉科动物,均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林栖物种,体型食性相近。研究人员调查某地同一区域内的绿孔雀和白鹇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利用率,结果如图。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红外相机调查两者对植被的利用 B. 绿孔雀的活动区域在雨季比旱季集中
C. 旱季绿孔雀与白鹇的生态位高度重叠 D. 白鹇对阔叶林的利用率高于其他植被
10. 米氏凯伦藻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高浓度紫菜干体(烘干处理后粉碎至0.3mm)会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导致培养液中N、P元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米氏凯伦藻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B. 海水深度不同,米氏凯伦藻种群密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利用高浓度的紫菜干体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是一种高效的化学防治措施
D. 米氏凯伦藻死亡,细胞内含N、P的化合物溶出,培养液总氮和总磷量增加
11. 在弃耕农田里首先定居的是紫菀和须芒草。紫菀幼苗不耐阴,其成年植株荫蔽幼苗,使之很难存活。科学家在须芒草四周半径为1.5m的圆圈区域,按不同的间隔种植紫菀的幼苗,得到土壤水分和紫菀植株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未测到须芒草产生抑制紫菀生长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紫菀的成年植株和幼苗高低错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随着紫菀与须芒草之间的距离增大,两种植物生态位重叠程度减弱
C. 制约紫菀幼苗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为土壤中的水分
D. 此弃耕农田最终将演替为森林群落
12. 传粉榕小蜂进入榕树的榕果内产卵繁殖并专一性地帮助传粉,非传粉榕小蜂也将卵产在榕果内但不帮助传粉,它们的产卵时间存在分化.若非传粉榕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若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榕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特殊代谢物,导致这两种榕小蜂幼体的发育均受到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榕树和传粉榕小蜂存在协同进化
B.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的数量均会周期性波动
C. 榕果的脱落可有效地限制非传粉榕小蜂的种群密度
D. 两种榕小蜂和榕树种间关系为寄生
13.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B. 该生态系统含有两条食物链,人占有两个营养级
C. 人产生的粪肥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 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14. 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A~F各个种群能量数值[单位:],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已知F为分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A B C D E F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数值 66.2 2.1 408.5 0.8 1.9 21.1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数值 74.6 9.7 554.3 1.6 9.5 211.0
A. 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
B.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金字塔不一定为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型
C. D属于三级消费者,F位于第二营养级
D. B与E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15. 在一个遭受严重森林火灾后的地区,两个相邻但生态特征有所差异的森林开始自然恢复过程。森林A以前物种多样性高,包含多个层次的植物群落和复杂的食物网;森林B则相对单一,主要由同一种树种构成且物种多样性低。几年后,研究人员对比这两个森林的恢复情况。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森林A表现出更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在火灾后迅速恢复到原有状态,因为其物种多样性促进了快速的生态位重建
B. 森林B由于物种组成简单,初期比森林A显示出更快植被覆盖率恢复,体现了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但长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C. 两个森林都展现了相似的恢复速度和模式,因为火灾作为一种自然干扰,对所有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一致
D. 森林A在火灾后几乎无法自我恢复,而森林B因为单一树种的顽强生命力快速复原,展示了高度的抵抗力稳定性
16. 由于DDT严重危害生物健康且不易降解,许多国家禁用DDT。但DDT能杀灭按蚊,有效控制疟疾的传播,因此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允许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使得非洲疟疾的新增病例大幅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DDT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B. DDT不易降解,不会在生物圈中大面积扩散
C. 在严格管控的情况下,DDT可以局部用于预防疟疾
D. DDT不易降解表明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较快地通过食物链回归到非生物环境
17. 从辽、金时期至今,塞罕坝经历了“千里松林”→“荒漠”→“林海”的轮回巨变。“荒漠”→“林海”是三代塞罕坝人经过不懈努力创造的绿色文明奇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B. “荒漠”→“林海”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C. 塞罕坝生态修复时,应多树种搭配种植
D. 修复塞罕坝生态系统运用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协调等原理
18. 生态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生态系统承受负荷的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够显示出人类对地球的压力。研究生态足迹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B. 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C. 建立沙滩保护区、环境容纳量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 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19. 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B. 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 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
D. 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
20.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增加到1800多只,圈养大熊猫也超过了500只。大熊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等级由“濒危”降级为“易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
B. 建立繁育中心,是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不能提高大熊猫的K值
D. 传染病影响着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21. 蛋白质通常构成蛋白复合体发挥作用。如“核孔复合体”是由多个蛋白质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双向亲水核质间运输通道。“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孔的数目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
B. 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细胞内物质均可以双向进出核孔
C. 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
D. 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透过性
22.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 珠峰南坡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灌木林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湿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D. 珠峰海拔6000m~7000m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3. 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在水稻上寄生后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得到了稻螟赤眼蜂被吸引至A、B两侧不同“气味”的水稻的百分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褐飞虱的存在降低了二化螟虫卵被稻螟赤眼蜂寄生的风险
B. 褐飞虱和二化螟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种间竞争并不激烈
C. 稻螟赤眼蜂与二化螟之间是寄生关系,彼此互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D. 该实验说明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4. 图1是某生态系统各组分关系示意图,图2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生物类型,序号代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丁、图2的B均代表分解者,其一定是细菌等微生物
B. 图2的过程①只代表光合作用,②③⑤代表呼吸作用
C. 图1中丙、图2中B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图1中乙和丁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25.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但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还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该地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鸟类的迁徙行为导致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B. 该人工湿地的作用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高低错落的芦苇充分体现了湿地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特点
D. 保护该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指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6. 图1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A~F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图2为某动物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与图1中I上具识别功能的物质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字母)。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填字母)。
(2)从功能的角度分析,C与E紧密相依的意义是_______,图1中F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通道,则F存在的意义是_______。
(3)有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好氧细菌: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好氧细菌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好氧细菌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最终逐渐进化为现在的线粒体。据此分析,图1中E和A中DNA的存在形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7. 群落内存在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分化的现象,称为同域共存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域共存机制有利于维持群落的_______(答出1点)。存在同域共存机制,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度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菜粉螺幼虫啃食叶片,而成虫吸食花蜜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三裂叶豚草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给农作物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比较了三裂叶豚草入侵和非入侵时荒地早春植物群落的各物种生态位宽度,结果如图所示。三裂叶豚草入侵,对______的生存有利,对_______的生态位宽度影响最大。
(4)鸣叫计数法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鸟类鸣唱,随后对所录每只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测量并绘制的音图结构可精准确定每只个体独特的音调变化,进而辨别个体。相比于标记重捕法,鸣叫计数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8.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洋养殖业是威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海水立体养殖是海洋养殖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某海水立体养殖的深海网箱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中层养殖以细小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的牡蛎、扇贝和以小鱼、贝类、有机碎屑为食的黑鲪、六线鱼,底层养殖以底栖藻类、生物遗体残骸、有机碎屑为食的海参。深海网箱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如下图所示,M、N表示营养级,各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KJ/m2·a)。
(1)研究人员将深海网箱作为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依据是________。
(2)图中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KJ/m2·a;M、N营养级生物的摄食量中均有一部分未被同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最终去向是__________。
(3)为研究某种有机饲料投放后对各个种群数量的影响,技术人员通过一定的方法估了多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在用样方法取样调查海参数量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
(4)向网箱中过量投放有机饲料,一段时间后牡蛎、扇贝等贝类的数量增加,从群落中生物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29. 2023年广东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持续推动各地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截至2023年底,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4.7%,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以上。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编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和省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态工程是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为基础建立的,与传统的农业相比,它具有的优点为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研究者设计了一个污染物处理系统,治理畜禽、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问题,具体程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在创建该污染物处理系统时,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经济类植物,这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②在污水处理时,需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是有一定的限度。
③厌氧池中的残渣还可以作为肥料还田,比直接施用禽畜粪的肥效更快,原因是_________。
东山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月考(一)
生物学试卷 参考答案
2025.3
说明: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60分。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第21-2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BCGE ②. BE
(2) ①. E为C提供能量,C为E提供脂质 ②. 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3)E中DNA以裸露的环状形式存在,A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的形式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 ②. 降低
(2) ①. 不属于 ②. 生态位重叠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而菜粉螺幼虫和成虫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3) ①. 蒲公英和葎草 ②. 蔊菜
(4)对鸟类不损伤,低干扰
【28题答案】
【答案】(1)深海网箱是由各类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深海网箱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①. 24017 ②. 被分解者分解后以热能形式散失
(3)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4)投放有机饲料后,黑鲪、六线鱼、牡蛎、扇贝数量短期均增多,牡蛎、扇贝被黑鲪、六线鱼捕食的量多于其自身增长量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自组织、自我调节 ②. 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2) ①. 自生、整体 ②. 自我调节能力 ③. 厌氧池中微生物能把禽畜粪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利于植物直接吸收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