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期中考前考二生物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B D D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B BCD ABC AD AC D
1.C【详解】A、由题意可知,磷酸盐能转化为磷脂,磷脂可参与生物膜的形成,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正确;
B、据题意可知,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推测Pi进入PXo小体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方式可能相同,均为协助扩散,B正确;
C、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当饮食中的Pi不足时,PXo小体会被降解,故推测Pi供应不足时,肠吸收细胞内溶酶体的数量增加,C错误;
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磷脂,PXo小体具有多层膜可能与Pi可转化为膜磷脂有关,D正确。
2.D【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蛋白质经过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而蛋白质的形成首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进行,再转移至内质网上进行的,所以糖基转移酶主要分布于粗面内质网上,A正确;
B、蛋白质糖基化起始于内质网,结束于高尔基体,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B正确;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糖蛋白的合成受阻,将影响细胞膜对信息分子的识别,C正确;
D、糖基化的结果使不同的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记,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有利于蛋白质的分选,D错误。
3.A【详解】①利用黑藻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方向时为顺时针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也为顺时针,①错误;
②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也可用95%的乙醇加无水碳酸钠代替,②正确;
③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鉴定,需要水浴加热,反应呈砖红色沉淀,DNA可使用二苯胺试剂鉴定,反应呈蓝色,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③正确;
④脂肪检测实验中滴加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④错误;
⑤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液,后滴加B液,不需要现配现用,也不是等量混匀后再使用,⑤错误;
⑥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剪取根尖2—3mm,放入解离液中进行解离,⑥错误。
⑦植物细胞因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中水分减少,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⑦错误。
4.B【详解】A、由图示可知,A(由于膜两边的电位差导致打开或关闭)属于电压门通道,B、C(由于与特定小分子配体结合打开或关闭)分别属于胞外配体门通道、胞内配体门通道,A正确;
B、配体门通道运输离子时,细胞内外的某些小分子配体可与通道蛋白结合,会引起通道蛋白构象改变,继而引起通道蛋白开启与关闭,离子本身不会与通道蛋白结合,B错误;
C、电压门通道在转运离子时,会降低膜内外的电位差,由于是顺浓度梯度转运物质,因此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C正确;
D、通过离子通道转运的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转运,属于易化扩散,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出细胞,D正确。
5.B【详解】A、据图分析,CO2进入光合片层膜时需要膜上的CO2转运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过程,A错误;
B、蓝细菌通过CO2浓缩机制使羧化体中Rubisco周围的CO2浓度升高,从而通过促进CO2固定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抑制O2与C5结合,进而抑制光呼吸,最终提高光合效率,B正确;
C、若蓝细菌羧化体可在烟草中发挥作用并参与暗反应,而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则应该利用电子显微镜在转基因烟草细胞的叶绿体中观察羧化体,C错误;
D、若HCO3-转运蛋白在转基因烟草中发挥作用,理论上可以增大羧化体中CO2的浓度,使转基因植株暗反应水平提高,进而消耗更多的和ATP,使光反应水平也随之提高,所以只需要更少的光就能达到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低于正常烟草,D错误。
6.D【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S期是DNA复制的时期,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因此激活的CDK2可能参与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合成的调控,A正确;
B、该生物染色体数为2n=8,图中G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为8条,G1期完成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此时细胞内有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据图可知,G1期、S 期、G2期和M期分别为10h、7h、3.5h、1.5h,TdR使得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TdR约(G2+M+G1)的时间,即15h后除了处于S期的细胞外其他细胞都停留在G1/S交界处,C正确;
D、由于S期时间为7h,G1+G2+M=15h,故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的7h到15h之间,若大于15h,则部分细胞又进入到了S期,无法使其所有细胞同步,D错误。
7.D【详解】A、精原干细胞虽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但它并非未经分化的细胞,
B、精原干细胞在体外能被诱导分化为各级生精细胞,但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过程是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精原干细胞在衰老、凋亡过程中,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D正确。
8.B【详解】A、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曲线BC段发生着丝粒分裂,之后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
B、减数分裂Ⅰ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减数分裂Ⅰ结束后子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只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变,还是零对,因此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B正确;
C、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则染色体组数加倍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同时染色单体消失),故曲线CD段的染色单体数为0,不等于AB段的染色单体数,C错误;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发挥作用的结果是着丝粒分裂,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可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不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D错误。
9.C【详解】AB、由题意知:对于眼形来说,亲本都为有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无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某种基因型个体胚胎致死,导致雄性无眼个体减少;对于翅形来说:亲本均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F1中没有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说明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可能胚胎致死,其基因型为ddXfY,AB错误;
C、若将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F1中DD占1/3,Dd占2/3,d的基因频率为1/3,D的基因频率为2/3;雌性中XFXF占1/2,XFXf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中XFY占1/2,XfY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1/4,Y的基因频率为1/2,让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1-1/3×1/3)×(1/4×1/4)÷(1-1/3×1/3×1/4×1/2)=4/71,C正确;
D、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可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D错误。
10.C【详解】A、组合二中覆羽雄鸟×单羽雌鸟,子代全为覆羽,说明覆羽为显性,且结合题意可知,覆羽和单羽与性别相关联,则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故覆羽由Z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A正确;
B、若组合一亲本基因型为bbZaZa、BBZAW,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ZAZa:BbZaW=1:1,符合覆羽雄鸟:单羽雌鸟=1:1,故组合一亲本基因型可能是bbZaZa、BBZAW,B正确;
C、组合二中,覆羽雄鸟×单羽雌鸟的子代全为覆羽,仅考虑性染色体基因,覆羽雄鸟(ZAZA)×单羽雌鸟(ZaW)→覆羽雄鸟(ZAZa):覆羽雌鸟(ZAW),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单羽的个体表现为覆羽”可知,子代中出现单羽雄鸟_ _ZaZa,这样可以推出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bbZaW,雄禽的基因型可能为_ _ZAZa或bbZaZa,子代中单羽雄鸟的基因型可能为 BbZaZa或bbZaZa,D正确。
11.A【详解】A、TM4噬菌体被35S标记后侵染未被标记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被标记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未进入细菌内,搅拌离心后放射性均集中在上清液中,A错误;
B、未被标记TM4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胞内后利用宿主细胞中32P标记的原料进行DNA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代TM4噬菌体的DNA均被32P标记,B正确;
C、因为未敲除stpK7组可以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因此未敲除stpK7组的TM4噬菌体可以将32P标记DNA注入耻垢分枝杆菌的体内,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不能接受32P标记DNA,因此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的耻垢分枝杆菌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
D、用未标记的TM4侵染35S标记的未敲除stpK7耻垢分枝杆菌,TM4可以完成吸附注入DNA,并且利用宿主细胞中35S标记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子代会出现放射性,当侵染35S标记的敲除stpK7耻垢分枝杆菌时,TM4不可以完成吸附注入,因此子代没有放射性,
12.B【详解】A、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这样组成的DNA分子具有恒定的直径,能够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A正确;
B、甲基化的产物会与胸腺嘧啶发生错配,经3次有丝分裂,DNA分子为23=8个,得到的8个细胞中有A-T的细胞有3个,占3/8,B错误;
C、甲基化的产物会与胸腺嘧啶发生错配,因此甲基化可能改变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从而引起相关性状的改变,C正确;
D、甲基化的DNA链始终有1个,经n(n≥1)次细胞分裂后,DNA分子有2n个,DNA链有2n+1,甲基化的DNA链占1/2(n+1),D正确。
13.C【详解】A、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不同,A错误;
B、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DNA的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时需要RNA引物 ,B错误;
C、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一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C正确;
D、RNA引物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U、TA、GC、CG配对,而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T、TA、GC、CG配对,D错误。
14.D【详解】A、Ⅰ-3和Ⅰ-4 无甲病,儿子Ⅰ-4 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结合电泳条带分析,Ⅰ-3和Ⅰ-4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患乙病,有正常的女儿Ⅱ-3,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病,I-3与I-4的基因型都是AaBb,C、II-2基因型为aabb,II-3基因型为1/3AAbb、2/3Aabb,二者后代不会患乙病,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0,C错误;
D、只分析甲病,Ⅱ-2的基因型为aa,Ⅱ-3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1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1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2/3,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9/10000,a的基因频率为3/100,A的基因频率为97/100,人群中AA个体占97/100×97/100,Aa占2×3/100×97/100,该男性为正常男性,不可能为aa,正常男性中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97/9991=6/103,该男性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6/103×1/2=3/103,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3/103=2/103,D正确。
15.B【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小鼠胚胎发育中,来自卵细胞的G/g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这些基因不能表达,因此体型正常纯合子雌鼠和体型矮小纯合子雄鼠交配,则F1小鼠体型矮小,A正确;
B、体型正常的雌雄小鼠随机交配,若F1体型正常的占3/5,说明含有G基因的精子占3/5,含g基因的精子占2/5,设亲代中体型正常杂合子占比为X,那么X/2=2/5,X=4/5,B错误;
C、G/g基因来自卵细胞时启动子被甲基化,这些启动子甲基化的基因在雄鼠体内不表达,在它们随精子向后代传递时启动子的甲基化又会被去掉,C正确;
D、杂合子小鼠相互交配,来自精子的G/g基因都能表达,含有G和g基因的精子比例为1:1,因此F1小鼠表型比为体型正常:体型矮小=1:1,D正确。
16.BCD【详解】A、用软骨细胞膜将菠菜叶肉细胞的类囊体封装来“伪装”的目的是防止实验小鼠出现免疫排斥,而不是将其融合,A错误;
B、通过外部光源刺激类囊体在小鼠体内工作,类囊体中进行的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会产生ATP和NADPH,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所以ATP和NADPH可作其原材料,B正确;
C、自由基学说中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植入类囊体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可见其自由基含量减少,C正确;
D、类囊体中的部分关键光合蛋白在光照约8~16小时后就会被完全降解,所以光合蛋白的寿命是限制该实验成果推广的因素之一,D正确。
17.ABC【详解】A、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不同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因此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A错误;
B、分析曲线图,横坐标时间代表光照强度的变化,因此实验自变量是光照强度,B错误;
C、左图曲线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在高浓度NaCl作用下,不同时刻,海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实验组)均低于正常状态的海水稻(对照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两组海水稻的呼吸速率大小不知,因此不同时刻,高浓度NaCl下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大小与正常状态的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大小无法比较,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对照组10: 00 - 12:00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此时间段内,对照组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且与实验组差异不大,说明此时间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气孔的开放度,而是非气孔性因素,D正确。
18.AD
【详解】A、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由雌性生殖细胞提供,因此子一代的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与母本一致,即细胞质基因随卵细胞遗传到下一代,这种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杂交一的实验,亲本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S(r1r1r2r2),恢复系的基因型有S(R1R1R2R2)或N(R1R1R2R2),F1基因型为S(R1r1R2r2),为杂交水稻,故杂交一中的雄性不育株可以生产杂交水稻种子,B错误;
C、根据杂交组合一可知,F2中出现9:6:1,说明F1基因型为S(R1r1R2r2),则亲本恢复系的基因型有S(R1R1R2R2)或N(R1R1R2R2),C错误;
D、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1r1r2r2),保持系能作父本产生花粉,为雄性可育,且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仍为雄性不育系,说明保持系的核基因为r1r1r2r2,因此保持系的细胞质基因为N,即保持系的基因型为N(r1r1r2r2),D正确。
19.AC【详解】A、由F2中高茎:矮茎=(27+21):(9+7)=3:1,可推知高茎与矮茎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D/d)且高茎为显性,矮茎为隐性;紫花:白花=(27+9):(21+7)=9:7,紫花与白花性状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B/b),且紫花为双显,白花为双隐和单显,则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高茎:矮茎=(27+21):(9+7)=3:1,由一对基因控制,B错误;
C、由A项分析结果,可推出F1基因型为AaBbDd,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思路,即将两对相对性状拆成一对相对性状考虑,F1中Dd自交后代F2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F1中AaBb自交后代F2为A_B_(紫花):(A_bb+aaB_+aabb)(白花)=9:7,F2中矮茎基因型为dd,白花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故矮茎白花基因型有1×5=5(种),C正确;
D、F1(AaBbDd)与aabbdd测交,子代中高茎Dd:矮茎dd=1:1,紫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1:3,故测交后代表型比为高茎紫花:矮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白花=3:3:1:1,D错误。
20.D【详解】A、图示表明,DNA内外环的复制不同步,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
B、由于形成的DNA分子是环状的,因此子链中新形成的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和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相同的,B正确;
C、由题意可知,DNA内外环的复制需要先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引物,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催化,也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酯键,C正确;
D、用15N只标记亲代DNA,复制n次后含14N/15N的DNA占总数的1/2n -1,D错误。
21.(1) 叶绿体 丙酮酸
(2) 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减少
(3)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色素含量、酶含量 9.5
(4) 葡萄糖和果糖 进入叶绿体的Pi减少,使磷酸丙糖积累于叶绿体(基质)中,抑制光合作用
22.(1)末 (2)⑤③ (3)AB (4)①
23.(1) 解旋酶、DNA聚合酶 不是 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 5'→3' 模板链a和d是反向平行的,且DNA聚合酶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延伸中的DNA链的3’端
(3)2/两
24.(1) P2、P3 深绿
(2) 3/8 15/64
(3) 9号 F1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产生了同时含P1、P2的SSR1的配子 3 1:2:1
(4)SSR1的扩增产物条带与P1亲本相同的植株
25.(1) 染色体数目少、易培养、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有多对相对性状等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2) 促进种子萌发 来自父本的D基因的表达受抑制 1:1
(3) 3 6 1/6
(4)随机性
(5)实验思路:在低温条件下,以株系R作为父本,株系N作为母本杂交,收获株系N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获得F1,正常温度条件下种植F1,并使其自交获得F2,常温条件下种植F2,并统计其育性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F2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数量比约为9:7,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F2中雄性可有与雄性不育植株数量比约为1:1,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前考二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人员在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多层膜的细胞器——PXo小体。食物中的磷酸盐(Pi)能通过PXo小体膜上的PXo蛋白进入,并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当饮食中的Pi不足时,PXo小体会被降解,释放出Pi供细胞使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i等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B.Pi进入PXo小体与肾小管重吸收Na 的方式可能相同
C.推测Pi供应不足时,肠吸收细胞内溶酶体的数量减少
D.PXo小体具有多层膜可能与Pi可转化为膜磷脂有关
2.蛋白质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起始于内质网,结束于高尔基体。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蛋白质经过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下列关于糖基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据题干信息推断,糖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粗面内质网上
B.为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C.若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将影响细胞膜对信息分子的识别
D.糖基化的结果使不同的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记,不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但有利于蛋白质的分选
3.下列相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②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也可用95%的乙醇加无水碳酸钠代替无水乙醇
③还原糖、DNA的检测通常分别使用斐林试剂、二苯胺试剂,鉴定时均需要水浴加热
④脂肪检测实验中滴加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⑤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现配现用、等量混匀后再使用
⑥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剪取根尖1—2cm,放入解离液中进行解离
⑦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弱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4.由通道蛋白形成的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通道和配体门通道。在电压门通道中,带电荷的蛋白质结构域会随膜电位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移动,从而使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在配体门通道中,细胞内外的某些小分子配体与通道蛋白结合,继而引起通道蛋白开启与关闭。图1中A、B、C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图2中A、B、C通道处于开启状态,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通道A属于电压门通道,离子通道B、C属于配体门通道
B.离子通过配体门通道运输需要与通道蛋白发生结合,并引起通道蛋白构象改变
C.电压门通道的离子转运会降低膜内外的电位差,该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D.通过离子通道转运的方式属于易化扩散,水分子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出细胞
5.Rubisco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但其也能催化O2与C5结合,形成C3和C2导致光合效率下降。CO2与O 竞争性结合Rubisco的同一活性位点,因此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效率。蓝细菌具有CO2浓缩机制,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烟草的光合速率,向烟草内转入蓝细菌羧化体外壳蛋白的编码基因和HCO-3转运蛋白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羧化体具有蛋白质外壳,可限制气体扩散。
A.据图分析,CO2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光合片层膜
B.蓝细菌的CO2浓缩机制既能促进CO2固定,又能抑制O2与C5结合,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C.若羧化体可在转基因烟草中发挥作用,则利用高倍显微镜在其叶绿体中可观察到羧化体
D.若HCO—3转运蛋白在转基因烟草中发挥作用,则其光补偿点高于正常烟草
6.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包括G 期、S期和G 期)和分裂期(M期),细胞周期的进行受不同周期蛋白的影响,其中周期蛋白cyclinE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G 期进入S期。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TdR使处于S期的细胞立即被抑制,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去掉TdR后,其抑制作用会消除。下图是某动物细胞(2n=8)的细胞周期及时长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活的CDK2可能参与DNA聚合酶、解旋酶合成的调控
B.图中G 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为8条,此时细胞内有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C.加入TdR约15h后,除了处于S期的细胞外其他细胞都停留在G /S交界处
D.第二次加入TdR之前,需要将细胞在无TdR的环境中培养,时间大于7小时即可
7.精原干细胞是雄性体内可以永久维持的成体干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保证了雄性个体生 命过程中精子发生的持续进行,从而实现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精原干细胞可在体外实现长期培 养或诱导分化为各级生精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原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B.精原干细胞在体外能被诱导分化为各级生精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精原干细胞在自我更新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精原干细胞在衰老、凋亡过程中溶酶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8.图1表示某二倍体小鼠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水解是着丝粒分裂的原因,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曲线BC段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
B.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
C.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组数,则曲线CD段与AB段染色单体数相等
D.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均能发挥作用
9.果蝇的有眼与无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D/d、F/f控制,已知这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且某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存在胚胎致死现象。现用一对有眼裂翅雌雄果蝇杂交,F 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眼裂翅 有眼正常翅 无眼裂翅 无眼正常翅
雌蝇(只) 181 0 62 0
雄蝇(只) 89 92 31 0
A.决定有眼与无眼、正常翅与裂翅的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
B.亲本基因型为DdXFXf、DdXFY,基因型为ddXFY的个体胚胎致死
C.F 中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蝇的占比为4/71
D.用纯合无眼正常翅雄蝇和纯合无眼裂翅雌蝇杂交可验证胚胎致死的基因型
10.某种鸟的羽毛有覆羽和单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为 A、a);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使部分应表现为单羽的个体表现为覆羽,其余基因型无此影响。从群体中随机选取三对组合进行杂交实验,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子代
组合一:单羽雄鸟×覆羽雌鸟 覆羽雄鸟:单羽雌鸟=1:1
组合二:覆羽雄鸟×单羽雌鸟 全为覆羽
组合三:覆羽雄鸟×覆羽雌鸟 出现单羽雄鸟
A.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覆羽由Z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
B.组合一亲本基因型可能是bbZaZa、BBZAW
C.组合二子代覆羽雄鸟基因型是ZAZa或ZAZA
D.组合三子代单羽雄鸟基因型可能为bbZaZa
11.TM4为侵染耻垢分枝杆菌的双链DNA噬菌体。耻垢分枝杆菌的stpK7基因是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并抑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按照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进行下表中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耻垢分枝杆菌 TM4噬菌体 实验结果分析
A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5S标记 两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有明显区别
B 32P标记 未敲除stpK7 未标记 大多数子代TM4的DNA只含32P标记
C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2P标记 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
D 35S标记的未敲除stpK7组和35S标记的敲除stpK7组 未标记 两组子代TM4放射性强度有明显差别
A.A B.B C.C D.D
12.亚硝胺是一种DNA 诱变剂,能使鸟嘌呤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的产物会与胸腺嘧啶发生错配。将洋葱根尖细胞用亚硝胺处理,发现一个 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G发生甲基化(假设甲基化的碱基不会去甲基 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B.经3次有丝分裂,由G—C 碱基对突变为A—T 碱基对的细胞占1/8
C.甲基化可能改变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从而引起相关性状的改变
D.经n(n≥1)次细胞分裂后,甲基化的DNA链占1/2(n+1)
13.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而另1条链也按5′→3′方向合成新链片段一冈崎片段(下图所示)。已知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一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一样能够催化氢键断裂
B.DNA的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连续复制时不需要RNA引物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RNA引物合成时与冈崎片段合成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同
14.左图为甲、乙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甲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10000,右图是左图中部分成员的甲病相关基因经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已知甲病(A、a基因控制)、乙病(B、b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与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B.I—3与I—4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
C.II—2与II—3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
D.若Ⅲ—1是个女孩,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2/103
15.小鼠缺乏胰岛素生长因子-2时体型矮小。胰岛素生长因子-2由小鼠常染色体上的F基因编码,它的等位基因f无此功能。小鼠胚胎发育中,来自卵细胞的F/f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从而使该基因无法表达,来自精子的该基因的启动子未被甲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型正常纯合子雌鼠和体型矮小纯合子雄鼠杂交,F 小鼠体型矮小
B.体型正常的雌雄小鼠随机交配,若F 体型正常的占3/5,则亲代雄鼠中杂合子占2/5
C.F/f基因的启动子在随配子传递过程中可以甲基化,也可以去甲基化
D.杂合子小鼠相互交配,F 小鼠表型比为体型正常:体型矮小=1:1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科研人员将菠菜叶肉细胞的类囊体用软骨细胞膜封装的方法进行“伪装”,植入实验小鼠软骨受损部位,再通过外部光源刺激类囊体在小鼠体内工作。实验发现,在光照的刺激下,实验小鼠衰老细胞的合成代谢得到恢复,小鼠的关节状况也得到一 定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类囊体中的部分关键光合蛋白在光照下约8~16小时后就被完全降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伪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类囊体与实验小鼠细胞进行融合
B.ATP和NADPH可作为实验小鼠衰老细胞合成代谢中的重要“原材料”
C.植入类囊体的实验小鼠细胞内自由基的含量可能会下降
D.关键光合蛋白的寿命是限制该实验成果推广的因素之一
17.将某品种海水稻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组用含较高浓度NaCl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培养两周后,在晴朗天气下制定净光合作用及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和分离海水稻叶肉细胞中的色素
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NaCl溶液的浓度
C.在不同时刻,高盐条件下水稻的总光合速率均低于正常状态的水稻
D.10:00-12:00时,对照组水稻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孔开放度下降
18.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杂交育种,但是水稻的花非常小,人工去雄困难。研究发现水稻花粉是否可育由质基因(S、N)和核基因R(R1、R2)共同控制。S、N分别表示不育基因和可育基因,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1、r2无此功能。通常基因型可表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型)”。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1、r2基因都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因S/N随卵细胞遗传给下一代
B.杂交一中的雄性不育株不能生产杂交水稻种子
C.图中杂交一的实验,亲本中恢复系的基因型一定是N(R1R1R2R2)
D.图中杂交二的实验,亲本中保持系的基因型一定是N(r1r1r2r2)
19.为研究某种植物高茎与矮茎、紫花与白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A.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高茎与矮茎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
C.F2中矮茎白花个体有5种基因型 D.F1测交结果的表型比为3:1:9:3
20.真核生物线粒体基质内的DNA是双链闭合环状分子,外环为H链,内环为L链。大体过程为:先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H链片段,当H链合成2/3时,新的L链开始合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线粒体D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内外环的复制是不同步的,但子链都是从5′端向3′端延伸
B.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数目与脱氧核苷酸数目相等
C.DNA复制时可能还需要R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D.用15N只标记亲代DNA,复制n次后含14N/15N的DNA占总数的1/2n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21.某农作物光合作用主要终产物是淀粉和蔗糖。产生的蔗糖从叶片运向其他营养器官,其机制如图甲。光照和温度是影响绿色植物有机物积累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在一定浓度CO2和30°C条件下(呼吸最适温度为30°C,光合最适温度为25°C),测定马铃薯和红薯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分析回答:
(1)图甲中I、II是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其中I是 ,物质A、B是细胞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物质B 。
(2)CO2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当光照强度为b时,马铃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CO2来源是 ,突然降低外界CO2浓度,马铃薯叶绿体中C3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
(3)图乙是在30°C条件下,测得马铃薯和红薯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7klx时,红薯吸收CO2的速率达到饱和,此刻影响红薯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两曲线相交于c点,此时两种植株固定CO2速率的差值是 mg/100cm2·h。
(4)植物体光合产物以磷酸丙糖的形式转运出叶绿体,同时将Pi基团转运进叶绿体参与光反应,磷酸丙糖脱磷酸转化生成蔗糖,蔗糖运达营养器官后要水解为 才能被吸收。研究发现,当蔗糖运输障碍抑制蔗糖合成时,光合速率会减慢。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 。
22.胞间连丝是两个相邻植物细胞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会依次通过方式①、方式②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如图),再由筛管运输至植物体其他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胞间连丝根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初生胞间连丝和次生胞间连丝,其中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新的细胞壁产生时形成的,推测初生胞间连丝最可能形成于细胞分裂的 期。
(2)叶肉细胞利用CO 合成蔗糖时,碳原子转移途径依次为CO → →蔗糖。(选择正确的编号并排序)
①ATP②NADPH③三碳糖④五碳糖⑤三碳化合物
(3)研究发现叶片中部分SE—CC与周围韧皮薄壁细胞间也存在胞间连丝,推测除②途径外,叶肉细胞中的蔗糖等物质还可直接通过胞间连丝顺利进入SE—CC,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有______。
A.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 CO 标记的叶片,SE—CC中检测到大量放射性蔗糖
B.将不能通过质膜的荧光物质注入到叶肉细胞,在SE—CC中检测到荧光
C.与正常植株相比,SU载体功能缺陷植株的叶肉细胞积累了更多的蔗糖
D.叶片吸收 CO 后,放射性蔗糖很快出现于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
(4)蔗糖被运输至根细胞后,不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编号选填)
①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②转变为氨基酸用于合成相关的酶③参与调节渗透压④转变为脂质参与构成细胞结构
23.图甲是果蝇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乙是图甲中所圈部分模型图,图丙是图乙所圈部分的放大。
(1)DNA复制泡的形成与 酶有关,由图甲可知,不同DNA复制泡 (是/不是)同时开始复制,形成多个DNA复制泡的意义 ,图甲所示过程发生在 时期。
(2)DNA聚合酶只能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延伸中的DNA链的3'端,因此,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 (5'→3'或3'→5'),图乙中b链和c链延伸方向相反的原因是 。
(3)图丙所圈位置的C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后与A配对,则该DNA复制 次,可得到该位点C-G替换为T-A的新DNA.
24.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P (长形深绿)、P (圆形浅绿)和P3(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
实验 杂交组合 F 表型 F 表型和比例
① P ×P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浅绿:圆形深绿:圆形浅绿=9:3:3:1
② P ×P 非圆深绿 非圆深绿:非圆绿条纹:圆形深绿:圆形绿条纹=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 进行杂交。若F 瓜皮颜色为 ,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对实验①和②的F 非圆形瓜进行调查,发现均为椭圆形,则F 中椭圆深绿瓜植株的占比应为 。若实验①的F 植株自交,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 。
(3)SSR是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不同染色体具有各自的特异SSR。SSR1和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9号和1号染色体。在P 和P 中SSR1长度不同,SSR2长度也不同。为了对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实验①F 中浅绿瓜植株、P 和P 的SSR1和SSR2的扩增产物,结果如图。据图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15号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SSR1和SSR2序列,同时具有SSR1的根本原因是 ,F 所有浅绿瓜植株的SSR2扩增结果理论上有 种,比例为 。
(4)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圆形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F 中圆形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选择检测结果为 的植株,不考虑互换,其自交后代即为目的株系。
25.拟南芥(2N=10)是一年生草本、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株高20cm左右,从发芽到开花约40天,果实为角果,每个果荚可生50~60粒种子,富有多对相对性状。因广近用于研究种子的萌发、植物光周期等遗传分子机制,被称为“植物界的果蝇”,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作为良好的遗传学材料的优点有 (列举2项),对拟南芥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的操作为 。
(2)为研究影响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以品系甲(DD)为材料,经诱变获得了D功能缺失的结合突变体1,利用二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种子萌发率(%)
杂交① 品系甲×品系甲 70
杂交② 突变体1×突变体1 10
杂交③ 品系甲♀×突变体1♂ 70
杂交④ 突变体1♀×品系甲♂ 10
杂交①②的实验结果表明,D基因的功能是 。由杂交③④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子代种子萌发率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以此推测,杂交③的子代自交,所结种子中,高萌发率和低萌发率的种子数量比为 。
(3)为阐明拟南芥花色的遗传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诱变出紫花杂合子突变体2和白花纯合子突变体3,突变体2与突变体3杂交,F1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1:6:1,挑选出F1中的紫花自交,F2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27:36:1,由此分析,拟南芥花色性状至少涉及独立遗传的 对等位基因,上述F1中的红花基因型有 种,F2红花中纯合子比例为 。
(4)以上三种突变体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5)拟南芥雄性不育系在遗传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员分离到两组纯合雄性不育拟南芥株系N系,R系,两种品系的雄性不育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为隐性突变所致,R经低温处理可以恢复育性,请利用株系N,R设计杂交实验推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