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中古代封建社会,经常出现一名词三纲五常,那么何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里面“纲”为占据支配和控制地位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来就发现在古代封建社会君王支配控制臣子,父亲支配控制儿子,丈夫支配妻子。要知道这一现象对于中古代封建社会一点不足为奇,就算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也是多多少少占点中古代的影响。

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对此韩非的观点不难发现,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都是单向关系,一方对另一方是单向的控制与服从关系,他令这种关系完全对立。其观点若放在现代社会是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只因无论是官员与老百姓、还是父子、夫妻之间,关系决不能是绝对的。

作为苦读圣贤书各位其观点当然遵循儒家思想。

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从这两位儒家代表人物所述,不难发现其告诉世人,群臣关系是相对的。相较韩非言论这二位观点更加体贴人情。儒家思想传扬的观点则是强调亲情与仁义才是维护社会关系发展的根本,这与现代人际交往极其相似,与人交往中要以礼待人,以诚待人。

“三纲五常”

三纲说完了,现在说说五常,五常的观念其实还要在三纲之前。”

何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五常的含义。封建社会包括现在也经常出现“三纲五常”这一词,可见其观念的重要性,也是现代人根深蒂固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观点理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