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嫂(郑一嫂和谁一起抗击英军)
人们惊叹于《加勒比海盗》中的光怪陆离,却从未想过,仅仅在电影中出现一面的“清夫人”大有来头。
>郑一嫂(郑一嫂和谁一起抗击英军)
从微末的出身,到海上“霸主”,这位女中豪杰身上既有着海盗身上的匪气与霸气,也有着作为“良民”的底线与准则。
正是她的聪慧和果敢,才让这位清朝时期的中国女子扬名海内外,成为欧洲人心中令人赞叹的“海盗女帝”。
在西方人探究海洋世界时中国人并没有望洋兴叹,16世纪到17世纪的明朝中叶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就是一个海盗的世界。
在这里各国海盗齐聚,由于当时明朝下令禁止海上贸易,中国海上的商业资本没有通行道路只能打着海盗的旗号做海上生意。从史实来看,明清两代的禁令是海盗崛起的根本。“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明末时期著名的郑、石、马、徐四姓人家成为疍家贼横行海上,被朝廷所忌惮。于是身为疍家人,“海盗女帝”郑一嫂从出生就生活在船上,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而生活。他们不得居住在岸上,不能参与科考,不能与岸上人通婚。成为最无依无靠的孤苦人家,身为良民甚至还要受到海盗侵袭。
年幼的郑一嫂在失去父亲后,很快也失去了母亲。无力独自生活的她被卖到船上做船妓,她们游走在各个船之间,做着最痛苦不堪的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沦为疍家妓的郑一嫂在这里学到了人情世故,学到了不少察言观色是人心的本事。颇有姿色的她被海盗郑一看中,强行带走做了“海盗夫人”。
要知道尽管被称为“夫人”,其本质上也只是供人玩乐的存在。郑一嫂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哭哭啼啼感慨命运不公,她敏锐地抓住了郑一心中的欲望,善解人意的帮助他实现一统海盗帝国的想法。
或许是因为一介女流之辈竟然会有谋略和计策让郑一刮目相看,所以郑一嫂在海盗心中的地位也有了变化,逐渐也获得了一些权力。
至少这位聪明的女人可以跟着出海,出海虽然意味着死亡,郑一嫂却不怕,她甚至熟悉船上的每一根绳索、每一块海域和天气变化。
在她的指导下,海盗们还可以快速打劫到船只。因此郑一嫂的地位名声一变再变,成为了海盗口中的“龙嫂”,没有人可以小瞧她。
郑一是位有魄力有能力的男人,在郑一嫂的帮助下,统一了海盗帮派,建立了海盗帝国,自此红、黄、蓝、白、黑、紫六帮同进同出。然而在海盗联盟结成的1807年,郑一在台风中丧命,海盗联盟面临瓦解。
风雨飘摇中,郑一嫂接手了郑一的红旗帮,成为了难得一见的女首领。
在干儿子张保仔的帮助下,郑一嫂快速地处理掉持反对意见的人,还给海盗定下了规矩:不得违背上级命令,不得窃取公共以及乡民财务,不得私藏战利品,男女不得苟合,不得强奸妇女,犯此条律斩立决。除此以外,开小差无故不到者割掉耳朵以示惩戒。
有了如此铁令,红旗帮迅速成为了第一帮派,大小船只五六百只,人数达到三四万。在香港岛不但有盘口,甚至有制作工具武器的工厂。
郑一嫂深知武器的重要性,引进西洋武器,用来对抗外国军队和朝廷兵马。因为朝廷的不断清剿,郑一嫂带领的海盗不但杀死了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还生擒了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使得两广总督频频换人。
由于红旗帮的实力庞大,朝廷不得不与国外势力联军来清剿海盗,然而联军依旧被打败。多次强攻不下后朝廷改为柔化政策,决定诏安海盗。
1809年4月17日郑一嫂独自带领十七名妇女儿童前去谈判,在她的坚持下朝廷允许其保留帆船进行商用,并赐婚张保仔与郑一嫂,两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官员和诰命夫人。
道光二年张保仔去世,郑一嫂不知所踪。有传言说三十年后,当鸦片战争来袭时,郑一嫂还曾出谋划策对抗外敌。但是有人曾证实郑一嫂晚年在澳门开设“赌场”,带着儿子一起生活。这位女中豪杰,有一个凄惨的开场和轰轰烈烈的过程,最终回归了平静,得到了善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