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十九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青岛十九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考试
高二生物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CDAAB 6-10 CBDCB 11-15 ACCBD 16-20 CCDCB 21-24 BAD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ABD 26.CD 27.CD 28.BC 29.ABC
三、非选择题
30.(1)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 琼脂 选择 (2)104 
(3)S的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会抑制菌株的生长 
(4)取淤泥加入无菌水中,涂布(或稀释涂布)到乙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 
(5)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31.(1)体积分数为70% 无菌水 脱分化 
(2)否,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3)生长较为旺盛,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容易得到愈伤组织 相关基因没有在愈伤组织表达 杀菌 
(4)镁 培育过程中没有给予光照
32.(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 磷酸二酯键 
(2)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同时给细胞提供足够的营养 
(3)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发育的全能性 
(4)B 取动物A和克隆动物A的肝组织细胞,分别提取蛋白质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33.(1)调控作用 人垂体组织细胞 将平末端处理为黏性末端 Ca2+ 
(2)9 3 3 
(3)含四环素抗性基因 完整的pBR322质粒(或含有AmpR、TetR的质粒) 在丙中能存活,在乙中不能存活青岛十九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 4 月份阶段性诊断 淀粉酶合成
高二生物试题 2023.4 C.在接种酵母菌前进行冷却处理,是为了避免杀死酵母菌种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D.包装后放置的啤酒变酸且产生表面菌膜,一般可从菌膜中分离得到醋酸菌
2.请将第 I 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 II 卷用黑 4.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答题区域,答在试卷上作废。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 pH
第 I卷(选择题,共 51 分)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
1.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 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 M 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 N 单独接种
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 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 M、N 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
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
A.“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B.“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释放形成的 A.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C.“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B.M、N 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
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C.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
2. 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 LB 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以下说法正 D.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
确的是( ) 6. 下图为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对活性污泥 A.图中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作灭菌处理 B.图中①和②表示尿素培养基长出的菌落
B.②中 LB 培养基应 C.图中③④培养基中菌落生长代谢时,会
以甲醛为唯一碳源(加了 释放 CO2
酵母膏和蛋白胨) D.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界中能合成脲酶的
C.目的菌种异化作 微生物比例较高
用类型为厌氧型 7.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分离菌种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D.经⑤处理后,应选择瓶中甲醛浓度最低的一组进一步纯化培养 A.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应冷却至 50 ℃左右时倒平板
3. 啤酒生产的简要流程如图所示,制麦时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糖化主要将麦芽中的淀 B.倒好的平板需立即使用,以免表面干燥,影响菌的生长
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稀释涂布平板分离到的单菌落需进一步划线纯化
A.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严格的无菌、 D.稀释涂布平板法既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也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厌氧环境
B.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目的是促进α-
高二生物 第 1页(共 10页) 高二生物 第 2页(共 10页)
8. 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细胞培养液中通常需要加入血清
A.过程①获得的原生质体需悬浮在 30% B.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肝癌细胞脱落下来并进行计数
蔗糖溶液中 C.对照组中应加入等体积的无菌蒸馏水
B.过程②需提高生长素的比例以促进芽 D.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药物 X 的抗癌效果较好
的分化 1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C.过程③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壁再生 A.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植物细胞培养不同
D.原生质体虽无细胞壁但仍保持细胞的全能性 B.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
9. 科研人员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 C.癌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关叙述正确的是( ) D.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A.培育脱毒苗所依据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细胞全能性 14. 如图为杂交瘤细胞制备示意图。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在
B.培育的脱毒苗具有抗病毒的能力 HAT 筛选培养液中不能正常合成 DNA,无法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成苗率越低
D.根据本实验,培养脱毒苗时茎尖的适宜大小为 0.60 mm A.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10. 紫杉醇是一种抗癌药物,主要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提取。目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红豆杉 B.两两融合的细胞都能在 HAT 培养液中生长
愈伤组织固定在一定空间内,实现紫杉醇的规模化生产是提高紫杉醇产率、保护稀缺资源红豆杉、 C.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才能用于生产
解决紫杉醇药源紧缺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
A.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诱导红豆杉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需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 15. 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
B.采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大规模生产紫杉醇时,应选用以糖类作碳源的液体培养基 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
C.大规模培养红豆杉愈伤组织时需要以牛肉膏、蛋白胨等含氮有机物充当氮源 衣壳蛋白 p72 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 p72 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
D.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愈伤组织生产紫杉醇时,不需要通入无菌空气 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A.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
下列对这些操作或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去壁前,需对两种植物细胞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 C.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 p72 的单抗
B.可用 PEG 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出细胞壁是融合成功的标志 D.p72 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C.植物培养基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可以分为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和赤霉素 16. 干细胞具有能够分裂、分化成为人体任何一种组织的潜能,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下
类 列有关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D.获取植物原生质体时,需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当的缓冲液中进行 A.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
12. 为了初步检测药物 X 和 Y 的抗癌活性,在细胞培养板的每个孔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肝癌细胞, B.成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
使其贴壁生长,实验组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溶于二甲基亚砜(溶剂)的药物 X 或 Y,培养过程及 C.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均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用正常人(异体)的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血病,白血病患者体内会发生排斥反应
高二生物 第 3页(共 10页) 高二生物 第 4页(共 10页)
17.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D.从材料 2 中可得出超数排卵的数量只与稀释剂的种类有关
A.刚刚排出的精子要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生理变化才能获得受精的能力 21. 下列利用洋葱进行“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精子需要释放多种酶才能溶解、穿越卵细胞膜外透明带等结构 A.将研磨液加入切碎的洋葱,充分研磨后过滤,要弃去上清液
C.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发生卵细胞膜反应 B.采用体积分数为 95%酒精溶液析出 DNA 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杂质
D.卵子在输卵管内发育到 MⅡ期时才具备受精的能力 C.用塑料离心管是因为用玻璃离心管容易破损
18. 下图表示牛的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 NaCl 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A.图 1 中各细胞内的 DNA 分子数目相同 22. 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 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
B.图 3 表明受精作用已经完成 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同期发情处理能使供体产生更多的图 A.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 A 和引物 B 的 DNA 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15/16
4 结构 B.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
D.图 1 到图 4 的过程发生在输卵管和子宫中 对而造成引物自连
1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了大熊猫的异种克隆,他们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核放入兔子的去核 C.复性温度过高可能导致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
卵母细胞之中,并使其成功发育成囊胚,标志着异种核质相容的问题得到解决,异种克隆大熊猫 增产物
迈过了第一道“坎”,然后至关重要的是选择一种合适的“代孕母体”。下图是该研究的理论流程 D.用 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
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部序列
A.步骤甲中需要获取兔子的处于 MⅠ中 23. 科学家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n-Ⅱ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成了抗虫杨树。下图表示
R
期的卵母细胞 含目的基因的 DNA 分子和农杆菌质粒,图中 Amp 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霉素抗性
B.重组细胞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 基因,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 4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要来源于营养液 A.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 T-DNA 上,才能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中
C.重构胚培养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污染, B.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最好选
通常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 用 EcoRⅠ和 PstⅠ
D.步骤乙表示胚胎移植,移植的早期胚胎应培养至囊胚或原肠胚 C.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不抗
20. 材料 1:1890 年,Heape 将 2 个四细胞时期的安哥拉兔胚胎移植到一只受精的比利时兔的输 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
卵管中,产下了 4只比利时和 2只安哥拉幼兔,这是第一次成功移植哺乳动物胚胎。 D.可用 PCR 等技术或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材料 2:Dziuk 等研究了利用促卵泡素进行超数排卵的方法,有报道指出,使用透明质酸作为稀 24. 一种双链 DNA 分子被三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切割产物通过电
释剂注射 1 或 2 次促卵泡素的效果与用盐水为稀释剂多次注射促卵泡素的效果一致。下列有关叙 泳分离,用大小已知的 DNA 片段的电泳结果作为分子量标记(下图左
述正确的是( ) 边一列)。关于该双链 D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胚胎工程是对动物早期胚胎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A.呈环状结构
B.比利时兔产下两种兔的生理学基础是比利时兔已经受精形成自己的受精卵,安哥拉兔胚 B.分子质量大小为 10 kb
胎可与比利时兔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上的联系,在比利时兔体内安哥拉兔的遗传特性不受影响 C.有一个 NotⅠ和两个 EcoRⅠ切点
C.材料 2 中得到的卵细胞需要获能后才能受精 D.其 NotⅠ切点与 EcoRⅠ切点的最短距离为 2 kb
高二生物 第 5页(共 10页) 高二生物 第 6页(共 10页)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析错误的是( )
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构建 DNA 疫苗时,可用 BglⅡ和 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如图 B.图乙中只用 EcoRⅠ切割后的质粒,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含有 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A.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称取土壤并将其倒 C.用 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再
入锥形瓶中 用 DNA 连接酶连接,只产生 1种连接产物
B.梯度稀释时可用移液管或微量移液器 D.抗原基因在体内表达时不需要解旋酶
进行操作 29. 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可以实现对纤维素酶基因
C.振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尿素分解菌的 进行合理性改造,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浓度 A.PCR1 过程中的产物 AB 是依赖引物 a和引物 b扩增的结果
7
D.由图示菌落计数结果可知 10 克土样中的菌株数约为 1.6×10 个 B.引物 c 和引物 b 上均含有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碱基
26. 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马铃薯”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C.①过程需要先加热至 90 ℃以上后再冷却至 50 ℃左右
是( ) D.②过程需要利用引物 a 和引物 d 获得突变产物 AD
A.图中过程②表示再分化的过程
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原生质
体融合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9 分)
C.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道小题(30 题 10 分,31 题 13 分,32 题 13 分,33 题 13 分)
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异源六倍体 30. (10 分)某种物质 S(一种含有 C、H、N 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
D.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菌能降解 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 S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
27. “中中”和“华华”是两只在我国出生的克隆猕猴,它们也是国际上首例利用体细胞克隆技 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 S,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S 和 Y。
术获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图表示培育“中中”和“华华”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回答下列问题:
( ) (1)实验时,盛有水或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
A.图示过程中利用的技术有核移植和干细 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乙培养基中的 Y 物质是
胞移植技术等 ________。甲、乙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_培养基。
B.这两只克隆猕猴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 (2)实验中初步估测摇瓶 M 中细菌细胞数为 2×107 个/mL,若要在每个平板上涂布 100 μL 稀释
成的双胞胎 后的菌液,且保证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不超过 200 个,则至少应将摇瓶 M 中的菌液稀释
C.融合细胞的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和营养等条件 ________倍。(2分)
D.利用 A 猴的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猕猴的难度要小些 (3)在步骤⑤的筛选过程中,发现当培养基中的 S 超过某一浓度时,某菌株对 S 的降解量反而下
28. 第三代疫苗——DNA 疫苗是指将编码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如图甲)插入到适宜的质粒(如 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1 点即可)。
图乙)中得到的重组 DNA 分子,将其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产物可直接诱导机体免疫 (4) 若 要 测 定 淤 泥 中 能 降 解 S 的 细 菌 细 胞 数 , 请 写 出 主 要 实 验 步 骤 :
应答,且可持续一段时间。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点分别是 BglⅡ、EcoRⅠ和 Sau3AⅠ。下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二生物 第 7页(共 10页) 高二生物 第 8页(共 10页)
(3)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
(5)上述实验中,甲、乙两种培养基所含有的组分虽然不同,但都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 4 类营养
物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功率更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13 分)青蒿素是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几乎不溶于水,且对热不稳 ___________________。(2 分)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得
定,所以提取工艺一直难以突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提取方面做出了突 的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答出两
出贡献而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为组织培养获得含青蒿素较高的黄花蒿的基本 点即可),(2 分)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4)鉴定转基因动物:以免疫小鼠的______淋巴细胞与骨
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融合杂种细胞,制备 M 蛋白
的单克隆抗体。简要写出利用此抗体确定克隆动物 A中
M基因是否失活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3. (13 分)下图是利用工程菌(大肠杆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实验流程。所用的 pBR322质粒含
有限制酶 PstⅠ、EcoRⅠ和 HindⅢ的切点各一个,且三种酶切割形成的末端各不相同,而 AmpR
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建立无菌体系时,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_的酒精溶液,幼嫩的材料易在酒精溶液中失绿,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
所以浸泡时间要短,而且酒精处理后马上要用____________冲洗。获得愈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培 以是一些具有________的因子。过程①所用到
养技术过程中的__________阶段。 的组织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中④培养基与③培养基是否一致,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⑤过程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通常选取黄花蒿的分生区组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大肠杆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如果用限制酶 PstⅠ、EcoRⅠ和 HindⅢ对图
愈伤组织中提取不到青蒿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质粒进行切割,形成的 DNA 片段种类有
___________。(2分)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种(2分),这些种类的 DNA片段中
(4)某小组对生根的青蒿继续组织培养得到了黄花蒿幼苗,但是幼苗叶片颜色为黄色,可能的原 含有完整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 DNA 片段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 DNA 片段分别有______种和
因是培养基中没有添加________元素,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_________种。
32. (13 分)M基因编码的M蛋白在动物 A的肝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现设计实验,将外源 DNA
(3)如果只用限制酶 Pst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完成过程④、⑤后(受体大肠杆菌不含 AmpR、TetR),
片段 F插入 M基因的特定位置,再通过核移植、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获得 M基因失活的
将三角瓶内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到甲培养基上,形成菌落后用无菌牙签挑取甲培养基上的单个菌
转基因克隆动物 A,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落,分别接种到乙和丙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乙、丙所示。
(1)在构建含有片段 F的重组质粒过程中,切割质粒 DNA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
接种到甲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接种到乙培养基上的大肠杆
类酶能将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_____断开。
菌菌落,能存活的大肠杆菌体内导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含有目的基因
(2)在无菌、无毒等适宜环境中进行动物 A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
的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乙和丙上的生存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高二生物 第 9页(共 10页) 高二生物 第 10页(共 10页)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