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同步习题(答案)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O元素的电负性依次递增的是④
B.下列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1,②1s22s22p63s23p2,③1s22s22p63s23p3,④1s22s22p63s23p4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④
C.某短元素的逐级电离能(kJ mol 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该元素可能在第三周期ⅡA族
D.以下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半径最大的是①
2.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由1s22s22p63s1→1s22s22p63p1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PCl5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4.2019年10月1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了烟花燃放表演,与联欢活动配合,形成地空一体的绚丽画卷。烟花的色彩与锂、钠等金属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有关。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为
A. B.
C. D.
5.下列原子属于激发态原子的是
A.1s22s22p3 B.1s22s22p4 C.1s22s22p33s2 D.[Ar]3d64s2
6.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跃迁到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热量
B.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释放热量
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的能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7.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还原性:K>Na,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是由其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s是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s与m剧烈反应生成两种气体n和p,n能使品红溶液褪色,p通入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点:mB.气体n中含有非极性键
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XD.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可以发生反应
9.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A.A B.B C.C D.D
10.基态R原子的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则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
A. B. C. D.
11.ZnS是一种重要的光导体材料。如图是ZnS的某种晶胞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原子旁标注的数字是该原子位于z轴上的高度(部分相同位置的原子未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周围等距且最近的S2-有6个
B.基态Zn原子核外有1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C.Zn2+与S2-的最短距离为pm
D.在第三周期中,比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有两种
12.由六种元素形成的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负性: X>Z>Y
B.ZX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C.该抗癌药物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D.元素W、Y、Z对应含氧酸酸性: Z>W>Y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其价态为+3时最稳定
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C.碳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轮廓图如图所示
D.钠原子由时,吸收能量,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
14.下列轨道表示式正确且所表示的元素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A. B.
C. D.
15.下列硼(B)原子电子排布式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高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17.B、O、F的第一电子亲和能(指元素的一个基态的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18.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X,它的质量数等于137,中子数是81,则X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2)某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含有54mol电子。
①读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
(3)已知铷 (Rb)是37号元素,与钠同主族。
①铷位于第_______周期,其形成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钠的碱性_______(填“强”或“弱”)。
②铷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表明。Rb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_______(填“剧烈”或“强慢”)。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⑥ ⑦ ⑩
3 ① ③ ⑤ ⑧ ⑨
4 ② ④
(1)元素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填名称)。
(2)元素③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3)①③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②③④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元素①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6)NaBr的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7)⑧⑩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8)已知元素硒(Se)与元素⑦同主族,位于第4周期,则硒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根据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
A.其单质常温下为气态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
D.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20.铁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比如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成人体内约有4-5克铁,其中72%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基态Fe3+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3)由铁粉与环戊二烯()在300℃的氮气氛中加热可以制得二茂铁(),已知环戊二烯负离子(C5H)中所有C原子均共平面,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则环戊二烯负离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1.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_______种。
22.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则
①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
②有_______个电子层,_______个能级;
③它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写出S、Ca2+、Cl-的电子排布式。
①S:_______;
②Ca2+:_______;
③Cl-:_______。
(3)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①该元素原子中共有_______个电子;
②该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能层;
③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_______个电子。
23.铅酸蓄电池有电压稳定、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其电池反应为。
(1)基态Pb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电池供电一段时间,铅酸蓄电池溶液的pH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铅酸蓄电池电化学降解法处理酸性硝酸盐污水,电化学降解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A接铅酸蓄电池的_______极(填“”或“”)。
②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若电路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铅酸蓄电池的正极增重_______g;电解池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为_______g。
24.请填空:
(1)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基态硫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基态硅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5.补齐连线,从A、B、C中任选两个作答,若都作答,按A和B计分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因此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O元素的电负性依次递增的是④,故A正确;
B.下列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1为Al,②1s22s22p63s23p2为Si,③1s22s22p63s23p3为P,④1s22s22p63s23p4为S,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大于第IIIA族,第VA族大于第VIA族,则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③,故B错误;
C.某短元素的逐级电离能(kJ mol 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易失去两个电子,因此该元素可能在第三周期ⅡA族,故C正确;
D.以下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为Si,②1s22s22p3为N,③1s22s22p2为C,④1s22s22p63s23p4为S,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因此半径最大的是①,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A
【详解】A.[Ne]3s1属于基态的Mg+,由于Mg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
B.[Ne]3s2属于基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Mg+;
C.[Ne] 3s13p1属于激发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Mg原子;
D.[Ne]3p1属于激发态Mg+,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Mg+;
综上所述,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Ne]3s1,故A正确;
答案选A;
3.B
【详解】A.3p轨道的能量高于3s,所以电子跃迁时需要吸收能量,A项不符合题意;
B.能层为4,位于第四周期,最高能层的电子总数是5,位于ⅤA族,最后排布p轨道 的电子,所以是p区元素,B项符合题意;
C.轨道的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系,比如4s的能量高于3p,C项不符合题意;
D.P元素最外层是5个电子,根据化学式,P要结合5个Cl,形成5条共价键,每形成一条共价键,就会多一个共用电子,P最终有10个电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D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B。
4.C
【详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如果电子所占的轨道能级越高,该电子能量越高,原子能量越高,根据图知,电子能量最低的是1s能级,能量较高的是2s、2p能级,2p能级电子的能量高于2s能级电子的能量,故C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C
【详解】A.该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属于基态原子,A不选;
B.1s22s22p4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属于基态原子,B不选;
C.1s22s22p43s1符合能量最低原理,而1s22s22p33s2属于激发态原子,C选;
D.[Ar]3d64s2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属于基态原子,D不选;
故选:C。
6.A
【详解】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属于电子的跃迁,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A正确;
B.根据A中分析可知,B错误;
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不符号洪特规,应该处于不同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C错误;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不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D错误;
答案选A。
7.B
【详解】A.第二周期氧元素无最高正价、氟元素没有正价,A错误;
B.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B正确;
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C错误;
D.K放到NaCl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不能置换出金属钠,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由题意知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p生成的色沉淀为氯化银,使品红溶液褪色为二氧化硫或氯气,氯化银中有氯元素,所以n为二氧化硫,p为HCl,s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SOCl2,m为水,二者剧烈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因此元素X、Y、Z、W依次为氢、氧、硫、氯元素。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水分子间有氢键,沸点较高,氯化氢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所以沸点m>p,故A项错误
B.n是二氧化硫,只有极性共价键,故B项错误;
C.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简单阴离子还原性X>Y,故C项错误;
D.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或亚硫酸,均与其氢化物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错误;
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数为8,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B正确;
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C错误;
D.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纺锤形,s轨道呈球形,D错误;
答案选B。
10.D
【详解】基态R原子的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则R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所以R为S,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则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根离子是,D正确;
答案选D。
11.B
【详解】A.S2-处于晶胞内部,处于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S2-周围等距且最近的S2-有4个,A错误;
B.锌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0,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ls2s22p63s23p63dl04s2,原子轨道的数目与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相等;s轨道、p轨道、d轨道的数目分别为1、3、5,所以锌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5种空间运动状态,B正确;
C.S2-处于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体对角线长度为a pm,故Zn2+与S2-的最短距离为pm,C错误;
D.同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离能越大,第ⅤA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为半满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S元素,且C1、Ar元素电离能也大于S,因此在第三周期中,比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有3种,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2.D
【分析】由题图结构简式可知Y形成5个共价键,则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由于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同主族,则W是N,Y是P,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P最外层有5个电子,Z最外层电子数也是奇数,X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结合都是短周期元素,则Z是Cl,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X最外层电子数为(5+7)÷2=6,原子序数比P小,则X是O元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是N,X是O,Y是P,Z是Cl;
【详解】A.X是O,Y是P,Z是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强,O>Cl>P,即X>Z>Y,故A正确;
B.ZX2为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故B正确;
C.该抗癌药物含有N-H键,分子间能形成间氢键,故C正确;
D.元素W、Y、Z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为HNO3、H3PO4、HClO4,酸性: Z>W>Y,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D
【详解】A.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是Al,其最外层有3个电子,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铝元素的价态为+3价时最稳定,A正确;
B.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状态不同,故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B正确;
C.碳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能级上的电子,C正确;
D.钠原子由时,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应是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A.违背了构造原理,能量不处于最低,故A不符合题意;
B.违背了构造原理,能量不处于最低,故B不符合题意;
C.违背了洪特规则,能量不处于最低,故C不符合题意;
D.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量处于最低,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5.A
【详解】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B、C、D为基态硼(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A项中2p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3s能级,变为激发态,故A表示的原子的能量最高,故A正确;
故选A。
16. N
【分析】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为H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c是O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且原子序数小于c,则b是N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为Cu元素;d与c同族,且原子序数小于e,所以d为S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e的价层电子为3d、4s电子。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五种元素分别为H、N、O、S、Cu;
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b、c、d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元素;e的价层电子为3d、4s电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N;。
17.F>O>B
【详解】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越大,其原子越易得到电子,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所以第一电子亲和能F>O>B。
18.(1)56
(2) 离子键
(3) 五 强 剧烈
【详解】(1)X的质量数为137,中子数为81,所以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137-81=56,又因为原子呈电中性,所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6。
(2)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lmolXY2含有54mol电子,则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8,则为Ca2+、 Cl-,即X为Ca、Y为Cl,XY2为CaCl2,钙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aCl2;
②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其电子式为:。
(3)①铷位于第五周期,Na和Rb同主族,金属性:Na②铷的化学性质与钠相似,根据钠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铷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则铷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19.(1)氩
(2) 有耀眼的白光 MgO
(3)NaOH
(4)K+>Ca2+>Mg2+
(5) NaOH HClO4
(6)2Br-+Cl2=Br2+2Cl-
(7) HF F>Cl
(8) 6 BC
【详解】(1)元素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0族元素⑨,⑨是氩。
(2)元素③的单质Mg,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是有耀眼的白光, 生成物的化学式是MgO。
(3)①③⑤元素分别是Na、Mg、A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是NaOH、MgOH、Al(OH)3,碱性最强的是NaOH。
(4)比较离子半径的方法是: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②③④元素分别是K、Mg、Ca,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K+、Mg2+、Ca2+,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K+>Ca2+>Mg2+。
(5)元素①和⑧分别是Na和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NaOH、HClO4。
(6)元素⑧的单质是Cl2,氧化性:Cl2>Br2,所以NaBr的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
(7)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⑧⑩两种元素分别是Cl和F,非金属性:F>Cl,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Cl和HF,最稳定的是HF。
(8)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硒(Se)与元素O是同族元素,则硒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同族元素具有递变性,单质S是固态,那么Se单质常温下也为固态,A错误;Se的最高价态是+6,最低价态是-2,所以SeO2中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Se的最高价态是+6,最高价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C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非金属性:S>Se,气态氢化物H2S更稳定,D错误;故答案为:BC。
20. 球形 4 π
【详解】(1)基态Fe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64s2占据最高能层为4能层,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基态Fe3+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5,价电子排布图为:。
(2)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分子式为Fe2Cl6,结构式为,每个Fe与4个Cl结合成键,其中Fe的配位数为4。
(3) C5H中5个C形成1个平面结构,每个C提供1个e-形成大π键,整个原子团带一个负电荷,相当于得到1e-,所以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为6,则环戊二烯负离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
21.9
【详解】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就有几种,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所以运动状态有9种。
22.(1) 33 4 8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6 1s22s22p63s23p6
(3) 25 4 13
【解析】(1)
①原子序数为33,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3个;
②该原子最高能级为4s能级,故有4个电子层,依据构造原理,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E(4s)③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
①S是16号元素,核外有16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②Ca是20号元素,钙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③Cl是17号元素,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3)
①从电子排布式看,各能级的电子数之和为25,故该元素原子中共有25个电子;
②通过其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
③M层电子排布为3s23p63d5,故该能层电子数为13;
23.(1)
(2) 变大
(3) 64 14.4
【解析】(1)
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ⅣA族,位于p区,基态Pb原子6s、6p能级上的电子为其价层电子,则基态Pb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2)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上Pb失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根据电池反应可知,反应的过程中消耗硫酸生成水,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变大,故答案为:;变大;
(3)
①由图可知,电解硝酸根离子生成N2,N原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g-Pt电极为阴极,Pt电极为阳极,阳极连接电源正极,所以A连接PbO2,故答案为:PbO2;
②Ag-Pt电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
③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铅蓄电池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正极增加的质量为一个S原子和2个氧原子的质量,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硫酸铅,则正极增加的质量=1mol×32g/mol+2×16g/mol=64g;电解过程中,Pt电极发生的反应为,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左边消耗了1mol水,电解池膜左边减少的质量为消耗的水的质量,为18g,右边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氮气的质量再减去移动过来的氢离子的质量,为0.2mol×28g/mol-2mol×1g/mol=3.6g,则Δm左-Δm右=18g-3.6g=14.4g ,故答案为:64;14.4。
24.(1)3d64s2
(2)3s23p4
(3)
【详解】(1)基态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则其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式为3d64s2;故答案为3d64s2;
(2)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s23p4,则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式为3s23p4;故答案为3s23p4;
(3)基态Si原子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式为3s23p2,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和能量最低原理推知,Si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25.
【详解】A类: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HClO属于酸,硫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铁属于碱;
B类: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用于作发酵粉,氯气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可用于制作漂白粉,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作供氧剂,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冶炼不活泼的金属;
C类: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阿伏加德罗发表分子学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同步习题(答案)2022-2023下学期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