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贵州 中考一轮复习 初中历史 第十四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选习题(教师版+学生版)
第十四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2·黔东南模拟)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D )
A.《鸦片战争》 B.《甲午风云》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2022·河南中考)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C )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2022·邵阳中考)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该事件 ( B )
A.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4.(2022·广东中考)如图,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 C )
A.平型关大捷 B.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5.(2022·黔西南中考)国民党军人回忆淮海战役时说:“从双堆集战斗到徐州撤退,基层官兵哭喊、哀叹的厌战情绪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不战自溃。”以上回忆表明 ( A )
A.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
B.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重重
C.国民党军队的贪腐严重
D.战略战术错误导致战争失败
6.(2022·达州中考)一名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嘹亮的冲锋号角声中,我们登上总统府的顶楼……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是 ( D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2022·梧州中考)下图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 ( A )
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
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8.(2022·盐城中考)下表是1916-1919年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纱厂盈利变化情况。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提供良机的是 ( C )
年份 1916 1917 1918 1919
利润(万元) 2 12 22 104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9.(2022·六盘水模拟)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张謇生平陈列展时指出:“他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受到赞扬的原因主要是 ( A )
A.代表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B.代表新文化运动的新风
C.体现了维新变法的胆识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10.(2022·安徽中考)“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阳阴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副对联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是( B )
A.男尊女卑 B.新旧并呈
C.封闭保守 D.自由博爱
11.(2022·云南中考)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C )
A.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12.(2022·成都中考)150年前,一份上海出版的中文报纸在其创刊号中写道:“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秉承这样的宗旨,该报被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C )
A.《时务报》 B.《解放日报》
C.《申报》 D.《大公报》
13.(2022·遵义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奥运健儿努力为国争光,取得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让国歌频频响彻会场。这首歌曲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时期,作词者是 ( B )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曹火星
二、材料分析题
14.(2022·铜仁模拟)辨析史料,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挖蒋根”是指什么 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 它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答:“挖蒋根”:解放区土地改革。核心法律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扭转战局的关键: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战略反攻】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 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 “一百多年以来”是指从哪一年以来
答: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从1927年到1947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战略决战】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哪一战役 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答:辽沈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走向胜利】
材料四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战役 “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答:渡江战役。南京,南京国民政府。
【总结反思】
材料五 1948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5)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答: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
15.(2022·贵阳中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0月5日)
材料二 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年12月25日)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于什么地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最先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地点。
答:受过大革命洗礼且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地方。井冈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一场持久战。
答:抗战初期国内存在“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调,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敌强我弱。
(3)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
答: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的革命性质;全国人民的拥护;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和革命意志;土地改革的进行等。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等。第十四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2·黔东南模拟)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
A.《鸦片战争》 B.《甲午风云》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2022·河南中考)1947年年底,解放区各级党政机关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D.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2022·邵阳中考)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该事件 ( )
A.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4.(2022·广东中考)如图,下列历史图像记录的重大事件是 ( )
A.平型关大捷 B.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5.(2022·黔西南中考)国民党军人回忆淮海战役时说:“从双堆集战斗到徐州撤退,基层官兵哭喊、哀叹的厌战情绪充斥于行伍之中,及至陈官庄被围,官兵悲观情绪恶化到极致。结果,未及解放军攻击,即不战自溃。”以上回忆表明 ( )
A.士气往往决定战争成败
B.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矛盾重重
C.国民党军队的贪腐严重
D.战略战术错误导致战争失败
6.(2022·达州中考)一名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嘹亮的冲锋号角声中,我们登上总统府的顶楼……我换上了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是 (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7.(2022·梧州中考)下图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 ( )
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
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8.(2022·盐城中考)下表是1916-1919年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纱厂盈利变化情况。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提供良机的是 ( )
年份 1916 1917 1918 1919
利润(万元) 2 12 22 104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
9.(2022·六盘水模拟)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张謇生平陈列展时指出:“他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受到赞扬的原因主要是 ( )
A.代表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B.代表新文化运动的新风
C.体现了维新变法的胆识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10.(2022·安徽中考)“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阳阴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副对联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是( )
A.男尊女卑 B.新旧并呈
C.封闭保守 D.自由博爱
11.(2022·云南中考)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
A.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12.(2022·成都中考)150年前,一份上海出版的中文报纸在其创刊号中写道:“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秉承这样的宗旨,该报被誉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时务报》 B.《解放日报》
C.《申报》 D.《大公报》
13.(2022·遵义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奥运健儿努力为国争光,取得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让国歌频频响彻会场。这首歌曲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时期,作词者是 ( )
A.聂耳 B.田汉
C.冼星海 D.曹火星
二、材料分析题
14.(2022·铜仁模拟)辨析史料,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挖蒋根”是指什么 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 它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战略反攻】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 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 “一百多年以来”是指从哪一年以来
【战略决战】
材料三 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哪一战役 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走向胜利】
材料四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战役 “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总结反思】
材料五 1948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5)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15.(2022·贵阳中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0月5日)
材料二 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许多人有一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倾向,他们把日本估计过低……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强弱对比虽然规定了日本能够在中国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然而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又规定了日本不能横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败,中国决不会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年12月25日)
(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于什么地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最先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地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一场持久战。
(3)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