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年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参观某博物馆时,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符合的遗址是( )
A. 半坡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2、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历史时,小明同学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4、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巢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太平天国起义
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6、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的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7、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的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方针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8、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哈姆雷特》
9、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0、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责任的是( )
A. 联合国大会 B. 联合国安理会
C. 联合国秘书处 D. 联合国维和部队
二、归纳列举题(15 分)
1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4 分)
(1)西周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的制度——
(2)宋朝使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的政策——
(3)明太祖为监视官民设立的特务机构——
(4)雍正帝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机构——
1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4 分)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2)百团大战的指挥——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事件。(3 分)
(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事件。(4 分)
(1)开始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3)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三、材料分析题(15 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当时秦国的改革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统一全国后,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589年隋朝派军队南下,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朝虽然存在了30多年就消逝了,但是随后的唐朝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辽阔,元朝的统治者在边疆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地区的统治。清朝前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国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有利于秦朝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2 分)
(2)材料二中“派军队南下灭亡陈朝”的皇帝是谁?写出唐朝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一例。(2 分)
(3)元朝时期和清朝前期设置的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分别是什么?(2分)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探究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的认识。(1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清晰在目,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器物层面”指的是哪次近代化探索活动?“制度层面”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探索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2 分)
(2)材料二中“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指的是什么事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哪次会议?(2 分)
(3)在“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中,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的土地政策是什么?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一城市?(2 分)
(4)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中国人民有哪些精神品质?(1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西方列强的扩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回答:
(1)写出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一位。(1 分)
(2)材料二中“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在亚洲表现为哪一运动?写出该运动的领导人
。(2 分)
(3)材料三中“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那么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什么?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2 分)
(4)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请你为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1分)
四、综合探究题(15分)
18、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结合古代史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南北朝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的事件是什么?辽与北宋的议和,史称什么?(2分)
(2)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成果。写出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2分)
(3)中国古代史上对外交往频繁。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是什么?唐朝时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是谁?明朝时期,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的事件是什么?(3分)
(4)请从以上问题的探究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想。(1分)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美国、俄罗斯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巩固统治】
(1)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面临危机分别进行的革命或改革是什么?(2 分)
【战时同盟】
(2)20 世纪 40 年代,随着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写出二战中美、苏两国联合加入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参加的国际会议一例。(2 分)
【对立斗争】
(3)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冷战中对峙。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1 分)
【牵制竞争】
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作为大国的俄罗斯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 分)
【现实思考】
(5)回顾美、俄(苏)两国的发展历史和关系变化,你有哪些感悟?(1分)初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题答案
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C 7、D
8、B 9、C 10、B
二、列举题
11、(1)分封制 (2)重文轻武政策 (3)锦衣卫 (4)军机处
12、(1)林则徐 (2)彭德怀 (3)邓小平 (4)习近平
13、(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1)文艺复兴运动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彼得一世改革
(4)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三、材料分析题
15、(1)商鞅变法 统一文字
(2)隋文帝 贞观之治(或:开元盛世)
(3)澎湖巡检司 台湾府
(4)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国家发展;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6、(1)洋务运动 三民主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共十二大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
(4)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改革精神等
17、(1)玻利瓦尔(或:圣马丁)
(2)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
(3)纳米比亚独立 万隆会议
(4)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等。
四、综合探究题
18、(1)北魏孝文帝改革 澶渊之盟
(2)祖冲之 毕昇
(3)丝绸之路 鉴真 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
(4)角度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角度2: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角度3:对外开放促进发展;应该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文明成果。
19、(1)美国内战(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农奴制改革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大国相争两败俱伤,应该走和平发展之路;大国应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