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
1.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  )
A. 统一全国 B. 开通运河 C. 创立殿试 D. 三征辽东
2. 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此河巡游江都,江都是示意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3. 要求君王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喻为君王的“镜子”。这位名臣是(  )
A. 姚崇 B. 寇准 C. 宋璟 D. 魏征
4. 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  )
A. 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B. 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C. 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 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5. 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
A. 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 B.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C. 澶渊之盟 安史之乱 D. 贞观之治 澶渊之盟
6. 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对诗句理解准确全面的是(  )
A.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蕃人”学习汉文化
C. “胡乐”在全国盛行 D. 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7. 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  )
A.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 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 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 D. 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8. “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该材料评价的是(  )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9.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
A. 韩熙载夜宴图
B. 契丹人饮马图
C. 蹴鞠铜镜
D. 杂剧陶俑
10. 下列能反映北宋社会风貌的风俗画是(  )
A. 《前门街市图》 B. 《皇都积胜图》 C. 《清明上河图》 D. 《盛世滋生图》
11.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如图)”,“景德镇”。符合以上信息的是(  )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唐三彩
12. 新版《射雕英雄传》: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争夺岳飞兵书《武穆遗书》,最后失败,成吉思汗和南宋联盟灭金。对剧情说法正确的是(  )
A. 背景发生于南宋抗辽期间 B. 成吉思汗灭金,建立元朝
C. 完颜康夺《武穆遗书》是史实 D. 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
13. 如图所示,图中的历史人物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
A. 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 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 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D. 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
14. 如图是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  )
A. 宏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 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15. “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  )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6. 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A. 清朝商业的兴盛 B. 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C. 清朝手工业发展 D. 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17.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  )
A. 削弱了皇权 B. 加强了相权 C. 抑制宦官专权 D. 君权高度强化
18. 胡忠藻因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所杀。这反映了统治者(  )
A. 设立南书房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置厂卫机构
19.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 镇压人民起义 B. 压制知识分子 C. 巩固专制统治 D. 实行文化专制
20.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21. 《“镇”兴四川》载:李庄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明清为水运商贸之地……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材料反映了李庄古镇(  )
A. 汉朝时,兴旺发达 B. 明清时,商贸繁荣 C. 只是陆上交通要道 D. 古镇属于旅游胜地
22. 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 汤显祖、辛弃疾 B. 颜真卿、阎立本 C. 罗贯中、施耐庵 D. 吴道子、李白
23. 如图的古代建筑群是( )

A. 唐长安城 B. 元朝大都 C. 明北京城 D. 北宋东京
24.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为了(  )
A.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 主动防御外来侵略 C.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D.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25. 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体现盛唐诗人杜甫对祖国河山的赞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体现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的词风
C “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窦娥冤》 《实娥冤》是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D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京都竹枝词》 《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A. A B. B C. C D.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26.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 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是哪位皇帝下令开通的?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 材料二中图二所示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叫什么?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
(4)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
材料二永乐三年( 1405年)六月十五日第一次下西洋,27800多人,分乘208艘船,由太仓刘家港出发…由于操劳过度,从东非返航到印度古里时,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 材料一反映了宋朝对外贸易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2) 材料二所描述的事件是什么?
(3) 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开始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当下我国正在全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主要功绩是统一全国。
故选:A。
本题考查杨坚的主要功绩,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杨坚的主要功绩。
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江都指的今天江苏扬州。图中A是涿郡;B是洛阳;C是江都;D是余杭。
故选:C。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答案】D
【解析】唐太宗注重的是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虚心纳谏。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唐太宗把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
故选:D。
本题以先后进谏200多次,被喻为君王的“镜子”为切入点,考查魏征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掌握魏征直言善谏的史实。
4.【答案】A
【解析】分析图片可知,属于唐朝地位交往的内容,包括与日本、非洲、东罗马、大食等国家和地区的来往,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广泛,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历史文物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
5.【答案】B
【解析】①对应的时间为唐太宗时期,故此处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②对应的时间为唐玄宗统治后期,故此处为安史之乱。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本题考查了贞观之治和安史之乱,注意全面分析题目给出的时间轴。
6.【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阳家家学胡乐”体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相互学习,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王建《凉州行》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
7.【答案】B
【解析】材料“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的三大发明是指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发明对欧洲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火药,推动欧洲社会变革;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条件,所以培根要强调“三种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培根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8.【答案】C
【解析】由“统一了蒙古”依据所学,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切入点,考查蒙古政权建立。
本题以蒙古政权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答案】D
【解析】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元杂剧奠定了中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同时它也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叙事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图片D陶俑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元代人表演杂剧。
故选:D。
本题以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10.【答案】C
【解析】能反映北宋社会风貌的风俗画是《清明上河图》。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清明上河图》。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内容。
11.【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景德镇的瓷器。识读题干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
【解析】选项A《射雕英雄传》应是南宋抗金期间,错误;选项B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错误;选项C《武穆遗书》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著,错误;选项D影视剧有些内容是虚构的,正确。
故选:D。
本题以“《射雕英雄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成吉思汗的相关史实。综合掌握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史实。
13.【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郑和下西洋》图,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知识点,应把握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解答本题要熟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14.【答案】C
【解析】题干给出的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李自成起义。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明代《流民图》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5.【答案】D
【解析】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开辟荆榛逐荷夷”(逐:驱逐,荷:荷兰)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题干图表中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清朝推行垦荒政策。为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为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见,设置军机处使君权高度强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军机处。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设置军机处使君权高度强化。
18.【答案】C
【解析】据题干“胡忠藻因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所杀”可知,这是文字狱,清朝时期制造“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选:C。
本题考查清朝的文字狱,知道清朝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题考查清朝的文字狱,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C
【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是各朝各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其根本目的都是巩固专制统治。
故选:C。
本题以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为切入点,考查秦巩固统一措施、汉武帝大一统措施、明清加强皇权措施。
本题以秦巩固统一措施、汉武帝大一统措施、明清加强皇权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0.【答案】D
【解析】根据“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知该书是《天工开物》。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天工开物》。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明代《天工开物》的内容和地位。
21.【答案】B
【解析】据“李庄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明清为水运商贸之地……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可知,材料反映了李庄古镇明清时,商贸繁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李庄古镇明清时商贸繁荣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2.【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明清时期,著名的古典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罗贯中、施耐庵。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科技文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明北京城,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历史地图。
【解答】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故选C。
2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指的是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把海外贸易限制广州一带,规定外国商人一切商务均需通过少数特许“行商”之手,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等。
故选:A。
本题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为切入点,考查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没有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5.【答案】D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在民间传播,受到市民喜爱。
故选:D。
本题以题干框表为依托,考查明清科技文化。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6.【答案】
【小题1】(1)材料一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长期共同开发等。
(2)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为南粮北运,元世祖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慧河。
(3)图二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它最早出现在唐朝。曲辕犁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依据材料内容“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即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故答案为:
(1)南北方劳动人民的长期共同开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等。
(2)隋炀帝;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为南粮北运。
(3)曲辕犁;唐朝;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材料,注意准确识记江南经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27.【答案】
【小题1】(1)由材料“当时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及材料“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可知,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之一是交往国家多;由材料“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可知,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之二是贸易时间长,对外港口多等;宋朝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在1405-1433年共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比欧洲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为了防范自卫、维护清朝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东十三行”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闭关政策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给我们的启示:开放使国家繁荣,保守使国家落后;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故答案为:
(1)积极对外开放;市舶司。
(2)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我们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以《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永乐三年的史实、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经济发展、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第1页,共1页

2018-2019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