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2课时复分解反应)(答案)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
同步培优与检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 B.CaCO3 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
2. 下列有关“纯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可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
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3.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Fe+H2SO4===FeSO4+H2↑
B.HCl+AgNO3===AgCl↓+HNO3
C.CO2+2Mg2MgO+C
D.Ca(OH)2+CO2===CaCO3↓+H2O
4. 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aCl、BaCl2、KNO3 B. CuSO4、NaOH、KCl
C. BaCl2、Na2SO4、HCl D. CaCl2、Na2CO3、KNO3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H+、CO32-、Cl- B.Na+、NH4+、Cl-、NO3-
C.Cu2+、Na+、OH-、SO42- D.K+、H+、OH-、SO42-
6. 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氯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 B.硝酸钾、氯化铜、氢氧化钠
C.硝酸钠、氢氧化钾、氯化钡 D.碳酸氢钠、氯化钾、稀硫酸
7. 现有下列试剂供选择:①石灰水、②食醋、③食盐水、④纯碱溶液、⑤烧碱溶液。为了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该用到的试剂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8.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3的溶液中:NH4+、Mg2+、SO42-、CO32-
B.pH=11的溶液中:Na+、K+、Cl-、CO32-
C.无色溶液中:Cu2+、Al3+、Cl-、NO3-
D.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Ba2+、H+、Cl-、HCO3-
9. 下列组内物质在溶液中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氯化钙 碳酸钠 氢氧化钾 B. 硫酸 碳酸钾 氢氧化钡
C. 硫酸铜 氯化钙 硝酸钠 D. 盐酸 硝酸钾 氢氧化钙
10. 现有Fe、CuO、MgCl2溶液、Ca(OH)2溶液、稀硫酸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 下表为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室温)的一部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Cl- SO42- CO32-
K+ ① 溶 溶
Na+ 溶 溶 溶
Ba2+ 溶 ② 不
(1)表中“溶”表示该位置的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位置①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写出生成物中含有位置②代表的物质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3. 从铁、氧气、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碳酸钙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20 ℃的溶解性,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l- CO32- SO42-
H+ - 溶、挥 溶、挥 溶、挥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不 微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 溶
(1)查CaCO3的溶解性为________。
(2)①写出一个有难溶性盐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有难溶性碱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为除去粗盐中的MgSO4、CaCl2等杂质,依次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OH)2、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个;加入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6.检验某石材是否含有碳酸盐,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先在锥形瓶中加入石材样品碎块,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锥形瓶中有________产生,试管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出现时,证明该石材中含有碳酸盐。
(3)若该碳酸盐是碳酸钙,请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____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他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某兴趣小组利用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钾五种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探究。
【实质探究】(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是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二者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实质是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拓展应用】(3)将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分析二者不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参考答案
1-5DDBAB 6-10CADDD
11. (1) 该位置的物质不溶于水
(2)KCl
(3)Na2SO4+BaCl2===BaSO4↓+2NaCl(合理即可)
12. NaHCO3+HCl===NaCl+H2O+CO2↑ Na+、Cl-
13. (1)3Fe+2O2Fe3O4
(2)CaCO3CaO+CO2↑
(3)Fe+2HCl===FeCl2+H2↑(或Fe+CuSO4===Cu+FeSO4)
(4) ①2HCl+CaCO3===CaCl2+H2O+CO2↑
②2NaOH+CuSO4===Na2SO4+Cu(OH)2↓
③CuSO4+BaCl2===BaSO4↓+CuCl2(或HCl+NaOH===NaCl+H2O)
14. (1) 不溶
(2)Na2CO3+CaCl2===2NaCl+CaC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NaOH+CuSO4===Na2SO4+Cu(OH)2↓(合理即可)
(3)不能 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15.5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引流
16. (1)澄清石灰水
(2)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aCO3+2HCl===CaCl2+CO2↑+H2O
17. (1) 气球胀大
(2)Na2CO3+Ca(OH)2===CaCO3↓+2NaOH 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ACD 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8. (1) 2NaOH+CuSO4===Na2SO4+Cu(OH)2↓ 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了氢氧化铜
(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3)交换成分后没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4)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Ba(OH)2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