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江阴市夏港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答案)
初三第一次适应性练习
化学试卷2023年3月
注意事项:①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8小题。
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为80分。
可能要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a:23 P:31 S:32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海水 B. 水银C. 青铜 D.石油
2.《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粮食酿酒 B.棉线织布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3.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金 B.金刚石 C.干冰 D.氯化钠
5.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蔗糖 B.植物油 C.乙醇 D.氯化氢气体
6.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S-2 B. 氧分子:O3C. 氩气:Ar D. 氯化铁FeCl2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时,在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是正极的2倍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盛浓盐酸瓶塞,有白烟冒出 B.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 稀盐酸除铁锈时,溶液变浅绿色 D. 小木条蘸取浓硫酸后,小木条变黑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A. 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吸附性 B. 石墨常用来作电极——导电性
C.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硬度大 D. 武德合金制作保险丝——质软
10.下图是利用Na2CO3和稀硫酸反应制得Na2SO4固体的部分操作。下列对应操作不规范的是( ) (
产品
砝码
水
浓硫酸
稀硫酸
Na
2
CO
3
粉末
)
A.稀释 B.制取 C.蒸发 D.称量
11.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单质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钠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D.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
12.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C6H15O12P3。下列关于
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g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3.生活中常应用各种方法除去污渍,下列除污的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A.用食醋清除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B.用醋酸除去菜刀的铁锈
C.用炉具清洁剂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14.下列课外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做鱼钩
B. 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C. 用柠檬酸、果汁、小苏打、白糖、水等制汽水
D.用空塑料瓶子、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制作简易净水器
15.KCl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S/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KNO3 21.9 31.6 45.8 63.9 85.5
A.甲表示KCl的溶解度曲线
B.T2应介于30~40℃
C.若将a点时甲溶液转化到b点,先蒸发一定量的水,再降温到T1℃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16.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7.下列验证实验能成功的是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证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C. 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D. 探究分子运动
1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
A. B.
C. D.
19.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m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一种
20.一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I2+SO2+2H2O═2HI+H2SO4
B.反应Ⅲ中生成SO2和 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Ⅰ、Ⅱ和Ⅲ在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理论上每生成2g H2,同时生成32g O2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3分)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d点表示的物质在水中解离出阳离子符号____
(3)化合物(NH4)2SO4应处于上图中的______点。
22.(5分)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四大发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陶瓷了。陶瓷生产从原料加工,拉胚成型、雕镶涂釉、窑烧成瓷等都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请完成下面小题的相关问题:
(1)制作陶瓷的原料有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等。从元素组成看,这些主要成分都属于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 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该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大部分的瓷窑都是天然气窑,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相比于古代使用木屑,天然气的优点是。
23. (6分)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
(2)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3)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5)编号⑤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4.(7分)许多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就是其中之一。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同学们根据碱的化学性质,推测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验证】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观察到气球鼓起,认为二者发生了反应。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实验不严谨,理由是。于是同学们将该装置中NaOH溶液换成___________,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2)从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探究。
利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将NaOH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
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由图可推知反应过程中浓度不断减小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5.(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并回收镍,设计流程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查阅资料】
H2O2溶液可将Fe2+转化为Fe3+
Fe3+、Ni2+转化为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如下图:
步骤1的操作为____________。
滤渣①的成分为___________。
(3)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滤液②中有Ni2+、无Fe3+,则滤液②pH可能为(填序号)。
A.pH=1 B.pH=2 C.pH=6 D.pH=10
(5)Ni、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6.(5分)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2021年5月,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 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1.2亿摄氏度下运行101 秒的新纪录,为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一种原理为:①,②。氢氧燃料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源,H2 和 O2在电池内部(含有H2SO4或KOH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CH4、酒精(C2H5OH)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O2中的燃烧相同。
(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下表。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dao) 1 1 1
氚(chuan) 1 2 1
则氚原子和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6)结合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_。
(2)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两个反应中,第1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 _____________种。
②该反应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的是 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中,16g 甲烷与足量的 H2O 反应,理论上最多能获得 ______ g H2。
27.(9分)金属铁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铁与铁的化合物
(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右图是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
(2)铁的化合物在现代更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的物质能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写出碳酸亚铁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钢铁的冶炼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3)在炼铁炉中鼓入的空气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4)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_______元素的含量。
III.金属的锈蚀
(5)铁生锈的原理:
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6)防止金属生锈是金属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省略),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C处铁丝依然光亮,A、B处实验现象对比,可得出铁生锈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B、C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赢得了声誉。
(1)侯氏制碱的主要产品是Na2CO3,其俗名是。
(2)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在浓氨水中加入NaCl粉末,配成饱和氨盐水,用下列装置制备NaHCO3,反应方程式为。
①甲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优点是,甲装置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X用于吸收HCl,但不与CO2反应,则试剂X可为(填序号)。
A.浓硫酸 B. NaOH溶液 C. Ca(OH)2溶液 D. NaHCO3溶液
③乙装置气流的进气接口为_________(填“b”或“c”)。
(3)分离丙装置U形管内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和NH4Cl溶液。
①灼烧NaHCO3发生反应,若灼烧前后固体质量减少0.62g,则产品Na2CO3的质量为_____g。(请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②已知:NH4Cl和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丁所示。
向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可使NH4Cl结晶析出。为使剩余的NH4Cl和NaCl混合溶液中的NH4Cl充分结晶析出,比较适合采用的结晶方式是。
初三第一次适应性练习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2023.3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C C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C D B A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1) SO2(2)H+ (3)e
(1)氧化物(2)SiO2(3)方程式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成分
23. (1)紫色石蕊溶液(2)Fe(3)方程式略
(4)生成白色沉淀(5)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或H++OH—=H2O)
24. 实验设计:方程式略(1)①小于②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等量水
(2)液体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产生气泡(3)OH—
25.(1)过滤(2)Ag
(3)方程式略 (4)C (5)铁 镍 银
26.(1)22(2)① 2② 1:3 ③O(3)6
27.(1)2 (2)方程式略
(3)使空气与矿物充分接触,反应更充分(4)C(碳)
(5)4Fe(OH)2 + O2 + 2H2O == 4Fe(OH)3(6)H2O 氧气的浓度
28. (1)纯碱(苏打)
(2)①获得平稳的气流;方程式略②D ③c
(3)①1.06g (2分)②降温结晶
备注: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