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复习二轮专题金属材料(答案)

2023年中考复习二轮专题金属材料(答案)

2023年中考复习二轮专题--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合金至少由两种金属熔合而成
B.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D.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即可燃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可用于净水,是因为能吸附水中的杂质
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铝制品不能用钢丝球擦洗,是因为易破坏表面的致密氧化膜
3.《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下列有关合金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小
4.下列有关金属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钨制灯丝 B.用铝制高压电线
C.用纯铁制铁轨 D.用不锈钢制医疗器械
5.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而且耐腐蚀性能更好
B.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氢气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大多数金属为电的良导体
7.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纯碱
C.铝合金、生铁 D.红磷、氧化铜
8.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玻璃钢、碳纤维都是复合材料
C.铝合金比铝的强度和硬度高
D.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9.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施行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较少污染,节约资源
B.制造高铁钢轨所使用的钢材是化合物
C.农作物秸秆可作沼气燃料,禁止焚烧
D.为保障食品安全,应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10.下列物质性质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1.下列有关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B.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D.铁质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12.奥运会的奖牌分金牌、银牌和铜牌,下列有关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有光泽 B.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密度各不相同 D.都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
13. 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右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其利用金属的主要性质是    ;右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2)写出工业上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    。
(3)某兴趣小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的铜,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加入的y是    ;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生铁的含碳量为   ,钢的含碳量为   .
15.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金刚石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属于   (填“单质”或“混合物”);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其用途有   (任写一种)。
(2)图②中标示的各部件,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该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煤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图③中蓝色火焰是   在燃烧;煤燃烧产生的   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4)生理盐水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是   (填粒子符号);如图④,配制该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g、   g。
16.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与未来密切的物质:
A.氢气 B.干冰 C.酒精 D.甲烷 E.铁粉 F.钛合金,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①   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②   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
③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④   可用于人工降雨,
⑤   可用来同时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
⑥   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17.辽宁的“展翅腾飞”彩车上展示了钢包和钢水,辽宁鞍山钢铁集团是我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地。钢属于    ( 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18.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铜片比黄铜片的硬度    (填“大”或“小”).
(2)图2煤粉和木屑最先燃烧的是    ,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在实验室中用图3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图4、图5为两种验满CO2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图    (填数字序号).
三、综合题
19.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2+    +H2O=Cu2(OH)2CO3
(3)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    作用.
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
20.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1)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铜锌合金俗称黄铜,黄铜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用黄铜作为建党100周年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制作材料,利用了黄铜的    优点。
(2)乙同学通过实验研究铁的性质,如图1所示。
①做如图A的实验,未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②若B中为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B中为水,一周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镁、锌、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①镁、锌、铁与稀盐酸的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实验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试管外壁发烫,结合图2分析,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原因    。
(4)丁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镁和铜的活动性
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
镁条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活动性Mg>Cu
丁同学查阅资料获知: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硫酸。
【拓展提升】若实验前加入的镁条质量为ag,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仍为ag。则生成的气体与铜的质量比为    。
21.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飞机外壳大量使用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   。
(2)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钢铁是制造火车、汽车的主要材料,它易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
(3)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金属外,还需用到下列一种试剂是   (填序号)。
A 硝酸银溶液 B 硫酸铜溶液 C 氯化亚铁溶液
四、实验探究题
22.请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金属片a、b分别是纯铜片和黄铜片的一种,相互刻画后,只有a上留下划痕,则金属片b是   (选填“纯铜片”或“黄铜片”)。
(2)乙实验中仪器c的名称是   ,在通入一氧化碳前应先进行   操作,以确保实验安全。
(3)丙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导热性;黄铜比纯铜的硬度大;Fe2O3 + 3CO2Fe + 3CO2;稀硫酸(或H2SO4);Fe + H2SO4=FeSO4 + H2↑ , Fe + CuSO4=FeSO4 + Cu
14.【答案】2%~4.3%;0.03%~2%
15.【答案】(1)原子;单质;裁玻璃、加工坚硬的金属等(任一合理答案均可)
(2)①②③;延展;物理
(3)不可;CO;SO2、NO2(任写一种均可)
(4)Cl ;4.5;495.5
16.【答案】C;A;D;B;E;F
17.【答案】金属
18.【答案】小;木屑;温度达到着火点;CaCO3+2HCl=CaCl2+H2O+CO2↑;4
19.【答案】(1)铜螺丝;塑料脚套
(2)2;CO2
(3)分解;催化;化学在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答案】(1)混合物;耐腐蚀,有金属光泽,硬度大
(2)氧气不纯(合理即可);;铁钉生锈
(3)置换反应;t2之前,因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t2之后,因为稀盐酸浓度逐渐变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4)5:96
21.【答案】(1)混合物;致密的氧化膜
(2)在钢铁表面涂油漆
(3)B
22.【答案】(1)黄铜片
(2)酒精灯;检验其纯度
(3)Zn+2HCl=ZnCl2+H2↑;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