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重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固体粉尘的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的各成分都不属于污染物进行分析。
2.(2018·重庆)“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 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2019九上·南充月考)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氧原子 B.水分子
C.氢原子、氧原子 D.水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2016九上·蚌埠期中)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A、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低至1%,否则人类没法生存,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19%,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25%,故选项错误.
D、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78%,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进行分析判断.
5.(2019九上·南充月考)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 B.农业上将浸灌改为滴灌
C.用水除去铁锈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农业上将浸灌改为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与氧化铁不反应,无法用用水除去铁锈,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
D、硬水遇肥皂水泡沫少、起浮渣,蒸馏水是软水,遇肥皂水泡沫多、无浮渣,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Fe2O3不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水除去铁锈,可用酸,如盐酸、稀硫酸来除去铁锈。
6.(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垃圾集中焚烧 B.使用太阳能
C.乘坐公交出行 D.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将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等,不利于防治雾霾,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能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防治雾霾,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C、乘坐公交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物,有利于防治雾霾,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大力植树造林行,能净化空气,有利于防治雾霾,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空气的相关措施进行解答。
7.(2018八下·深圳期中)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A.若选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则不能用该装置,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
D.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分析,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8.(2016九上·望江期中)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解:打开盛有浓氨水的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氨水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
故选: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9.(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 B.O2- C. D.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A、Cl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B、O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C、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D、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因此通过得到电子形成原子,则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该粒子为阳离子。
10.(2019九上·南充月考)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煮沸后不能使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种水源的性质以及净化原理进行解答。海水中还有很多可溶性盐,沙子和木炭过滤以及煮沸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盐。
11.(2019九上·南充月考)反应方程式为NaCl+3X═NaClO3+3H2↑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2 C.H2O D.O3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反应前后钠、氯、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1、0、0,1、1、3、6。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差为3、6,又X前的化学计量数为3,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
12.(2018·重庆)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生成含氮的化合物,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乌头碱分子由34个碳原子、4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3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式含义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比,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分数,根据公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
13.(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闻气味
B 鉴别铁粉和碳粉 用磁铁吸引
C 鉴别氢气和氧气 看颜色
D 验满集气瓶中的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碳粉不能,用磁铁吸引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C、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通过闻气味、看颜色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鉴别的原则进行解答。物质鉴别原则:熟悉常见物质(或离子)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依据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特征,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
(1)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或者离子的特征反应,抓住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如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或颜色改变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14.(2019九上·南充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C、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有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有一种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C
【分析】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15.(2019九上·南充月考)次氟酸(HOF)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0 D.﹣1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次氟酸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0,x=0。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16.(2016九上·榆林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18 10 2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
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
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可知: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则可推测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
A、反应物是X,生成物是Y、Z和Q.故选项错误;
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因为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故“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不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错误;
D、根据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填空题
17.(2019九上·南充月考)用化学符号完成下列空白。
(1)2个碳酸根   。
(2)3个一氧化碳分子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答案】(1)
(2)3CO
(3)A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可表示为: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
【分析】根据粒子的化学书写原则进行解答。
(1)离子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几个离子,在离子前面加上数字。
(2)化合价表示方法: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计算要求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式中该元素正上面写上数字和正负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分子式表示方法:写出分子的化学式,有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写上相应的数字。
(4)原子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和该原子,在元素符号前面写上相应的数字。
18.(2019九上·南充月考)现有水 液氧 高锰酸钾 75%的医用酒精四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答案】液氧;水;75%的医用酒精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水的组成中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还属于氧化物;
液氧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故属于单质;
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5%的医用酒精是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混合物。
【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2)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单质是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化合物和单质都属于纯净物。(3)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9.(2019九上·南充月考)某品牌矿物质水标签的
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每100mL含量
(μg/100Ml)
氯化钾 70
硫酸镁 240
偏硅酸 180
pH(25℃):7.2﹣7.8
(1)氯化钾中氯离子的符号是   。
(2)硫酸镁中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A
B C
(3)已知偏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则偏硅酸钾的化学式为   
(4)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中的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Cl﹣
(2)C
(3)K2SiO3
(4)+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可表示为:Cl﹣。(2)镁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2;C微粒的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3)偏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钠元素显+1价,则偏硅酸根显﹣2价。钾元素显+1价,偏硅酸根显﹣2价,则偏硅酸钾的化学式为K2SiO3。(4)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分析】(1)根据离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离子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几个离子,在离子前面加上数字。
(2)镁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电荷数为10,每层电子层排列的电子数满足2n2(n为电子层数)。
(3)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化合价均为1,因此偏硅酸钾的化学式与偏硅酸钠的化学式相似,除了金属离子不同,其他则应相同。
(4)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0.(2019九上·南充月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1)生活中常讲“烧开水”是指利用   的方法来获得饮用水,即可以杀菌又可以降低水的   。
(2)用下列方法得到的水,纯度最高的是   。
A
吸附 B 蒸馏 C 过滤 D 沉淀
(3)为了确定水的组成,某小组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则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煮沸;硬度
(2)B
(3)1:2;2H2O 2H2↑+O2↑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生活中常讲“烧开水”是指利用煮沸的方法来获得饮用水,即可以杀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A、吸附只会吸附色素和异味,而其它杂质仍然存在,纯度不高,选项错误;
B、蒸馏是通过蒸发、冷凝的操作得到纯净的水,所得水为纯净物,因此,所得到的水纯度最高,选项正确;
C、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而可溶性杂质仍然存在水中,纯度不高,选项错误;
D、沉淀是使较大的颗粒沉降下来,并没有把杂质与水分离,纯度不高,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
【分析】(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的过程中可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难溶于水的的钙镁化合物沉降下来,同时也可以高温杀死水中的部分细菌。
(4)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21.(2019九上·南充月考)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代号,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   装置.有关方程式为   .
(4)二氧化碳在实验室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用   .(选择仪器编号)
【答案】(1)集气瓶;试管
(2)
(3)A;C、D;
(4)B;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为 ;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分析】根据初中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实验操作和知识进行解答。
三、简答题
22.(2019九上·南充月考)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燃烧   ,反应类型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反应类型   。
【答案】(1)4P+5O2 2P2O5;化合反应
(2)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 2H2O+O2↑,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写上等号。
(4)有些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要标明“↓”“↑”。
2、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四、实验题
23.(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测定空气中含氧量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电解水
(1)A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馏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   处(填“a”或“b”)的刻度线保持水平;
(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⑤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4)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电解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   .
【答案】(1)a
(2)①②③④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氢气;增强水的导电性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量筒的示数是上大下小,所以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a处的刻度线保持水平;(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气密性必须良好,实验前要夹紧止水夹,红磷必须过量,才能将氧气消耗完,要冷却到室温,体积才能恢复到最小状态,所以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④;(3)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性气体,水会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水通电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分析】A、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水平放置,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再同一水平线上,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2)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解答。
(3)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为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因此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到空气中。
(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氢氧化钠在水溶液电离形成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在水中自由移动,增加水的导电性。
五、计算题
24.(2019九上·南充月考)称取含有杂质的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样品6g放入盛有46.2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总质量为50g,(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
(1)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g;
(2)原样品中CaCO3质量是   ?
(3)原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是   ?
【答案】(1)解: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6g+46.2g-50g=2.2g 答: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2.2g
x=5g 答:原样品中CaCO3质量是5g;
(3)解:原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 ×100%=83.3% 答:原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是83.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质量分数的含义进行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为:(1)设未知数(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并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成等式,计算(5)简单回答。
四川省南充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重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
2.(2018·重庆)“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
3.(2019九上·南充月考)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氧原子 B.水分子
C.氢原子、氧原子 D.水
4.(2016九上·蚌埠期中)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5.(2019九上·南充月考)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 B.农业上将浸灌改为滴灌
C.用水除去铁锈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6.(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垃圾集中焚烧 B.使用太阳能
C.乘坐公交出行 D.大力植树造林
7.(2018八下·深圳期中)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B.
C. D.
8.(2016九上·望江期中)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9.(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Cl B.O2- C. D.
10.(2019九上·南充月考)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11.(2019九上·南充月考)反应方程式为NaCl+3X═NaClO3+3H2↑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H2O2 C.H2O D.O3
12.(2018·重庆)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13.(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闻气味
B 鉴别铁粉和碳粉 用磁铁吸引
C 鉴别氢气和氧气 看颜色
D 验满集气瓶中的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14.(2019九上·南充月考)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5.(2019九上·南充月考)次氟酸(HOF)是一种很好的氧化剂,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2 C.0 D.﹣1
16.(2016九上·榆林月考)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18 10 2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
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
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
二、填空题
17.(2019九上·南充月考)用化学符号完成下列空白。
(1)2个碳酸根   。
(2)3个一氧化碳分子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8.(2019九上·南充月考)现有水 液氧 高锰酸钾 75%的医用酒精四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19.(2019九上·南充月考)某品牌矿物质水标签的
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每100mL含量
(μg/100Ml)
氯化钾 70
硫酸镁 240
偏硅酸 180
pH(25℃):7.2﹣7.8
(1)氯化钾中氯离子的符号是   。
(2)硫酸镁中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序号)。
A
B C
(3)已知偏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则偏硅酸钾的化学式为   
(4)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中的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0.(2019九上·南充月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1)生活中常讲“烧开水”是指利用   的方法来获得饮用水,即可以杀菌又可以降低水的   。
(2)用下列方法得到的水,纯度最高的是   。
A
吸附 B 蒸馏 C 过滤 D 沉淀
(3)为了确定水的组成,某小组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则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2019九上·南充月考)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代号,下同),收集氧气可选用   装置.有关方程式为   .
(4)二氧化碳在实验室用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用   .(选择仪器编号)
三、简答题
22.(2019九上·南充月考)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燃烧   ,反应类型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反应类型   。
四、实验题
23.(2019九上·南充月考)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测定空气中含氧量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电解水
(1)A实验中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馏水,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   处(填“a”或“b”)的刻度线保持水平;
(2)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⑤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3)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4)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电解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   .
五、计算题
24.(2019九上·南充月考)称取含有杂质的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样品6g放入盛有46.2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总质量为50g,(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
(1)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g;
(2)原样品中CaCO3质量是   ?
(3)原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A、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C、固体粉尘的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的各成分都不属于污染物进行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 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A、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低至1%,否则人类没法生存,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19%,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25%,故选项错误.
D、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78%,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B、农业上将浸灌改为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与氧化铁不反应,无法用用水除去铁锈,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
D、硬水遇肥皂水泡沫少、起浮渣,蒸馏水是软水,遇肥皂水泡沫多、无浮渣,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Fe2O3不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水除去铁锈,可用酸,如盐酸、稀硫酸来除去铁锈。
6.【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将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等,不利于防治雾霾,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能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防治雾霾,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C、乘坐公交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物,有利于防治雾霾,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大力植树造林行,能净化空气,有利于防治雾霾,不符合题意,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保护空气的相关措施进行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A.若选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则不能用该装置,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
D.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分析,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8.【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解:打开盛有浓氨水的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氨水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
故选: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A、Cl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B、O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C、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
D、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因此通过得到电子形成原子,则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该粒子为阳离子。
10.【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煮沸后不能使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种水源的性质以及净化原理进行解答。海水中还有很多可溶性盐,沙子和木炭过滤以及煮沸不能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盐。
11.【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反应前后钠、氯、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1、0、0,1、1、3、6。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差为3、6,又X前的化学计量数为3,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生成含氮的化合物,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乌头碱分子由34个碳原子、4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3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式含义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比,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分数,根据公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
1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碳粉不能,用磁铁吸引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C、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通过闻气味、看颜色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说明已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鉴别的原则进行解答。物质鉴别原则:熟悉常见物质(或离子)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依据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特征,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
(1)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或者离子的特征反应,抓住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如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或颜色改变等,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14.【答案】C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C、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有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有一种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C
【分析】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15.【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次氟酸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0,x=0。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16.【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可知: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则可推测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
A、反应物是X,生成物是Y、Z和Q.故选项错误;
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因为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故“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不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错误;
D、根据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解答本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17.【答案】(1)
(2)3CO
(3)A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可表示为: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
【分析】根据粒子的化学书写原则进行解答。
(1)离子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几个离子,在离子前面加上数字。
(2)化合价表示方法: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计算要求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式中该元素正上面写上数字和正负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分子式表示方法:写出分子的化学式,有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写上相应的数字。
(4)原子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和该原子,在元素符号前面写上相应的数字。
18.【答案】液氧;水;75%的医用酒精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水的组成中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还属于氧化物;
液氧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故属于单质;
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5%的医用酒精是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混合物。
【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2)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单质是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化合物和单质都属于纯净物。(3)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9.【答案】(1)Cl﹣
(2)C
(3)K2SiO3
(4)+4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可表示为:Cl﹣。(2)镁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2;C微粒的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3)偏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钠元素显+1价,则偏硅酸根显﹣2价。钾元素显+1价,偏硅酸根显﹣2价,则偏硅酸钾的化学式为K2SiO3。(4)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分析】(1)根据离子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离子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几个离子,在离子前面加上数字。
(2)镁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电荷数为10,每层电子层排列的电子数满足2n2(n为电子层数)。
(3)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化合价均为1,因此偏硅酸钾的化学式与偏硅酸钠的化学式相似,除了金属离子不同,其他则应相同。
(4)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0.【答案】(1)煮沸;硬度
(2)B
(3)1:2;2H2O 2H2↑+O2↑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生活中常讲“烧开水”是指利用煮沸的方法来获得饮用水,即可以杀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A、吸附只会吸附色素和异味,而其它杂质仍然存在,纯度不高,选项错误;
B、蒸馏是通过蒸发、冷凝的操作得到纯净的水,所得水为纯净物,因此,所得到的水纯度最高,选项正确;
C、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而可溶性杂质仍然存在水中,纯度不高,选项错误;
D、沉淀是使较大的颗粒沉降下来,并没有把杂质与水分离,纯度不高,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O2↑。
【分析】(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的过程中可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难溶于水的的钙镁化合物沉降下来,同时也可以高温杀死水中的部分细菌。
(4)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21.【答案】(1)集气瓶;试管
(2)
(3)A;C、D;
(4)B;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为 ;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分析】根据初中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实验操作和知识进行解答。
22.【答案】(1)4P+5O2 2P2O5;化合反应
(2)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 2H2O+O2↑,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写上等号。
(4)有些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要标明“↓”“↑”。
2、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3.【答案】(1)a
(2)①②③④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氢气;增强水的导电性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量筒的示数是上大下小,所以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A图中a处的刻度线保持水平;(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气密性必须良好,实验前要夹紧止水夹,红磷必须过量,才能将氧气消耗完,要冷却到室温,体积才能恢复到最小状态,所以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④;(3)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性气体,水会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水通电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D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时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分析】A、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水平放置,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再同一水平线上,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2)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解答。
(3)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为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因此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逸出到空气中。
(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氢氧化钠在水溶液电离形成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在水中自由移动,增加水的导电性。
24.【答案】(1)解: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6g+46.2g-50g=2.2g 答: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2.2g
x=5g 答:原样品中CaCO3质量是5g;
(3)解:原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 ×100%=83.3% 答:原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是83.3%。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质量分数的含义进行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为:(1)设未知数(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并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成等式,计算(5)简单回答。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