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徐州专用)-05空气、氧气(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徐州专用)-05空气、氧气(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徐州专用)-05空气、氧气
一、空气
1.(2023·江苏徐州·校考二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铜丝能够引燃白磷,主要利用了铜丝良好的导热性
B.通过注射器内水体积的变化,得出试管内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C.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等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时所用白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2.(2023·江苏徐州·统考三模)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划燃含硫火柴产生的气体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先加水溶解再过滤
C.如图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其容积的 1/5
D.将铁片、锌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验证铁、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B.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C.水由液态变气态,水分子间空隙变大 D.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需过量
4.(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向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减少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D.将6B的铅笔芯、小灯泡用导线连在一起,接通电源:小灯泡发亮
5.(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某同学设计了“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改进装置,如下图,Y型管的体积为V,开始注射器的内液体刻度在V1,结束时停在V2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快推与慢拉注射器都可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此装置环保、便捷、节约时间,便于读数
③注射器内的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
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酸性物质
⑤氧气体积分数为(V1—V2)/V
A.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将铁丝插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7.(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用不同燃料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足量,已知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电加热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升高
B.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瓶内水面上升约
C.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铁粉,消耗氧气速率更快的是红磷
D.利用电热丝加热铁粉和红磷使得装置气密性更好,实验结果更准确
8.(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记录正确的是
A.初步提纯粗盐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中过滤
B.将洁净的铁片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成发黄
C.红薯片表面滴加碘液,观察到蓝色
D.用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9.(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不足
二、氧气
10.(2023·江苏徐州·校考三模)某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有白色固体析出,加水后固体消失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若油锅起火可以通过盖锅盖或者倒冷油的方式来灭火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
11.(2023·江苏徐州·统考二模)对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游泳池使用硫酸铜杀菌灭藻:有杀菌作用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微粒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烧烤用木炭作燃料:木炭燃烧没有明火
D.用洗涤剂去除油污:发生乳化作用
12.(2023·江苏徐州·校考模拟预测)对铁生锈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实验前小气球稍膨胀,实验中可观察到②中铁丝生锈,④中铁丝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发生剧烈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知,接触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①③可知,接触CO2不是铁生锈的条件
C.对比①④可知,温度达到着火点是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D.④中的干沙可换成水,实验结束时,②④的小气球变瘪
13.(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学习化学,需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铜绿”,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B.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
C.Fe在O2中燃烧,生成红棕色固体 D.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14.(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浮渣
B.打开盛有浓硫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将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蓝
15.(2023·江苏徐州·校考一模)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16.(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B.铝粉在空气中燃烧:2Al+O22AlO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D.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C2H6O+3O22CO2+3H2O
17.(2023·江苏徐州·模拟预测)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硫燃烧并检验燃烧产物的相关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硫粉至熔化,再通入氧气,硫粉剧烈燃烧(此时移走酒精灯)。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硫粉剧烈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B.将硫粉熔化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C.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该实验的现象明显,且对环境友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加热铜丝能够引燃白磷,主要利用了铜丝良好的导热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磷燃烧消耗氧气,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注射器会自动流入试管中,流入的水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通过注射器内水体积的变化,得出试管内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等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弹簧夹 ,此时试管内的气压偏大,进入的水体积偏小,测量结果不准确,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实验时所用白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含硫火柴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不正确;
B、先加水溶解,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把二氧化锰过滤出来。然后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把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钾蒸发出来。B不正确;
C、如图实验,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其容积的 1/5。C正确;
D、铁片、锌片分别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锌都比铜活泼,无法比较铁、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3.A
【详解】A、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选项错误;
B、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Na2FeO4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因此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选项正确;
C、水由液态变气态,体积变大是由于水分子间空隙变大,选项正确;
D、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需过量,则能耗尽氧气使结果准确,选项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没有白雾产生,符合题意;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C、向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白色固体减少不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将6B的铅笔芯、小灯泡用导线连在一起,接通电源:小灯泡发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①开始不装入任何药品,如快推注射器,注射器中的空气进入装置,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快速变大,压强快速变大,容易导致瓶塞弹开,Y型管破裂等,错误;
②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进入空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较为环保。装置组装简单,较为便捷,使用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便于读数,使用白磷较少,则反应及冷却时间较短,可以节约时间。正确。
③注射器内的液体的体积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如注射器内的液体体积较小,小于消耗氧气的体积,则液体全部注入后无液体可以注入,会导致结果不准确,正确;
④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而氢氧化钠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有物质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变为了中性或酸性。但不能说明白磷燃烧产生了酸性物质。错误;
⑤注射器反应前后的液体体积差值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是V1-V2,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正确;
②③⑤正确,故选B。
6.C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但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将铁丝插人稀盐酸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物质燃烧会放出热量故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升高,选项正确;
B、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因此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瓶内水面上升约 五分之一,选项正确;
C、分析图乙、图丙,氧气最终的含量可知,铁粉的是0.05%红磷的是3%因此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铁粉,而根据氧气含量减少的速率来看,铁粉的更快说明消耗氧气速率更快的是铁粉,故选项错误;
D、利用电热丝加热铁粉和红磷,不需要打开装置,使得装置气密性更好,防止空气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选项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将液体倒入漏斗中,否则会冲破滤纸,故说法错误;
B、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故说法错误;
C、红薯片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变蓝色,故说法正确;
D、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熄灭后要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故说法错误。
故选C。
9.B
【详解】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关键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红磷要过量,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可燃物燃烧后不能有气体生成。故选B。
10.C
【详解】A.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发生蛋白质的变性,会有黄色不溶物,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说法错误;
C.若油锅起火可以通过盖锅盖,隔绝空气能够灭火,倒冷油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溶解等反应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游泳池使用硫酸铜杀菌灭藻,是因为硫酸铜在水溶液中都可以解离出具有杀菌作用的Cu2+,故A解释合理;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隔,间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故B解释不合理;
C、烧烤用木炭作燃料,是因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没有明火,只会发光,通过热辐射使食品均匀受热,故C解释合理;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于去除油污,故D解释合理;
故选B。
12.B
【详解】A、①中铁丝与氧气接触,②中铁丝与氧气、水接触,实验中观察到①中的铁丝不生锈,②中的铁丝生锈则对比①②可知,接触水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选项正确;
B、①中铁丝与氧气接触,③中铁丝与二氧化碳接触,实验中观察到①中的铁丝不生锈,③中的铁丝也不生锈则对比①③可知,无法得出接触二氧化碳不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选项不正确;
C、①中铁丝不加热,不燃烧,④中铁丝加热剧烈燃烧,所以通过对比①④可知,温度达到着火点是铁燃烧的条件之一,选项正确;
D、铁丝燃烧会产生高温的熔化物,为防止炸裂瓶底,需要放一些水或干沙,所以干沙可以换成水,②中铁丝生锈消耗氧气,④中铁丝燃烧消耗氧气,所以①④中小气球会变瘪,选项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A、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则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遇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正确;
C、Fe在O2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会形成白雾现象,正确。
故选C。
14.A
【详解】A、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不产生泡沫或产生泡沫很少且易起浮渣,描述正确;
B、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瓶塞瓶口不会形成白雾,描述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现象,描述错误;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蓝,描述错误;
故选:A。
15.C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出现蓝色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故C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D
【详解】A、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O2,错误;
B、铝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Al+3O22Al2O3,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错误;
D、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C2H6O+3O22CO2+3H2O,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错误;
B、先将硫粉熔化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选项正确;
C、硫粉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正确;
D、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硫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及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等明显现象,同时借助装置末端的小气球处理尾气,减少了空气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