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新野县2023年春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如图为1949年定稿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设计者张仃、周令钊的图稿说明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1949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这一设计鲜明地反映出( )
A.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原则 B.中国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
C.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 D.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宣告胜利
2.“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喜马拉雅山啊,再高也有顶啊,雅鲁藏布江啊,再长也有源啊。藏族人民再苦啊,再苦也有边啊,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啊”。歌词中藏族人民“苦变甜”始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举行
C.西藏和平解放 D.解放战争胜利
4.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纸老虎》(漫画中的文字“杜鲁门声明”和“三十八度线暴风雨”),作者创作此漫画意在( )
A.解释解放战争的必要性 B.鼓舞军民的必胜斗志
C.呼吁世界人民团结反帝 D.抨击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
5.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6.有一张土地房产所有证是1952年1月20日,由陕西省兴平县人民政府颁发给第二区二乡合家庄村民郭彦全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农业合作化的开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一五计划的进行
7.“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内地安排的基本建设占全国投资额的一半左右,在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53%分布在内地。这反映了我国( )
A.注意统筹城乡发展 B.重视地区平衡发展
C.优先发展内陆地区 D.优先发展重工业
8.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先后开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是
A.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钱塘江大桥建成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9.下图反映了某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中部分所有制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统计图。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它是( )
A.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D.三大改造同时进行,同步完成
11.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 )
A.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B.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
C.我国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D.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
12.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点到②点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进行三大改造
B.从②到③国民经济下滑是因为“文革”的破坏
C.从③到④国民经济上升的原因是实行改革开放
D.1952年—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曲折发展
13.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新宪法的颁布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4.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15.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伸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6.八年级一位同学为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B.历史学家有关改革开放的研究著作
C.学校纪念改革开放的比赛征文 D.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17.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据此可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 B.宣告我国全面迈入了小康社会
C.标志深化改革开放成为时代主旋律 D.为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奠定基础
18.最新版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些理论能够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B.坚持中国道路 C.坚持阶级斗争 D.坚持实事求是
19.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三步走”战略 D.全面深化改革
20.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2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非选择题:(30分)
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图二人民英雄纪念碑
(1)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两幅图片与1949年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1分)
材料二: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中国曙光》
(2)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得“天安门广场变成红灯的海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焕发新生“的理解。(2分)
材料三:
图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役示意图 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3)上述两则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两大历史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
22.(6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请列举“一五”计划所取得的交通建设成就1例。(2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止的一段发言
(2)材料二中讲述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采取的方式是什么?(2分)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八大以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哪些严重挫折?(2分)
23.(6分)南阳市某校九(1)班以“三牛”精神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材料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铁人王进喜名言
【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
材料二: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崛起为一座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替代她的样本意义,因为她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缩影。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1980年中央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肩负起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的历史重任……可以说,深圳的发展建设浸透着一代代改革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从深圳拓荒牛雕塑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为人民服孺子牛精神】
材料三: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历史。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民邹新曾家中看望,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总书记生动的阐述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材料一中的“大油田”指的是什么油田?从王进喜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2分)
(2)据材料二图片内文字,概括深圳的地位或作用。联系所学,用示意图表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3分)
(3)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中共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1分)
24.(6分)梳理所学内容,理清历史脉络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请将其完善。
【共和国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哪一事件开启了“共和国的春天”?说说你对题目中“春天”的理解?(2分)
(2)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纪同行。请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概括邓小平最突出的贡献。(1分)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共和国的未来】
(3)请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1分)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1分)
(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1分)
25.(6分)阅读下面大事年表,请为大事年表拟一标题。并从发展的角度选出大事年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个事件,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大事年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四川广汉率先改社建乡,承包责任制推广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23年春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BCCBC 6——10:ABCAC 11——15:DDACB 16——20:DADBD
21.答案:
(1)会议:一届政协;(1分)
(2)历史事件: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理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国家独立自主,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或人民当家作主)。(2分)
(3)历史事件:图一:抗美援朝;图二:土地改革;共同作用:巩固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3分)
22.答案:
(1)重工业;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或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1例即可)(2分)
(2)三大改造;公私合营。(2分)
(3)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2分)
23.(6分)答案:
(1)大庆油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2分)
(2)地位或作用: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它的发展浸透着一代代改革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3分)
(3)“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分)
24.答案:
(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2分)
(2)评价: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分)
(3)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分)
(4)“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分)
(5)努力学好本领;树立崇高理想。(1分)
25.(6分)参考答案:
标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关键是发展经济,强调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