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个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物是(  )
A. 道光帝 B. 邓世昌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2.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重的挽联,是为悼念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邓世昌
4.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对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 鸦片必须严禁 B. 外交需要谋略 C. 落后就要挨打 D. 进行改革开放
5. 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的两个强盗是(  )
A. 英、法 B. 俄、美 C. 英、美 D. 美、德
6. 下列史实都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太平军占领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③北伐西征
④天京事变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7. 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
①汉阳铁厂
②福州船政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安庆内军械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④①②③
8.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C. 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D.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9.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强学会
10.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
A. 1898年 B. 1911年 C. 1919年 D. 1927年
1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驱的是(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1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13. 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
A. 上海 B. 天津 C. 武汉 D. 九江
14.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1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一大”通过的内容有(  )
①通过第一个党纲
②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③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成立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1911年,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 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2) 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这场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何重要影响?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请回答: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哪一年开始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3)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
18. 阅读下面史料: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请回答:
(1)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材料一: ______ 。
材料二: ______ 。
材料三: ______ 。
(2)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这些侵略者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句话是林则徐留给后世的名言,主要含义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从中可以看出林则徐有着以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C。
本题考查关于林则徐禁烟的知识点.识记林则徐禁烟的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关于林则徐禁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2.【答案】A
【解析】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由“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可知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要注意区分四次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答案】D
【解析】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故选:D。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
要求学生熟记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教育学生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4.【答案】C
【解析】通过对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从鸦片战争中得到的教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和从中吸取的教训。
5.【答案】A
【解析】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
故选:A。
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知道这是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6.【答案】C
【解析】①太平军占领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是在1853年,②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是在1851年,③北伐西征是在定都天京之后,④天京事变是在1856年。
故选:C。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掌握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注意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结果及其意义。
7.【答案】C
【解析】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先后创办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企业。故属于军事工业的是②③④。
故选:C。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汉阳铁厂是民用工业。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故ABC表述均正确,D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掌握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时间、结果、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戊戌变法的序幕、时间、结果以及作用。
9.【答案】B
【解析】题干直接设问考查孙中山在1905年8月推动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8月,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与历史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与人物。
10.【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结合所学知识:“武昌首义”指爆发于1911年的武昌起义。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武昌起义的知识点,应把握武昌起义的时间。
解答本题要熟记武昌起义的有关知识。
11.【答案】A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先驱。
故选 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重点识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影响.
12.【答案】A
【解析】①自强求富出自洋务运动,时间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②变法维新出自戊戌变法,时间是1898年;③民主共和出自辛亥革命,时间是1911年;④民主科学出自新文化运动,时间是1915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②③④。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的掌握,要明确提出口号的运动.
解答本题需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13.【答案】A
【解析】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因为北京只是学生运动.而消息传到上海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给北洋军阀政府很大压力,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
故选A.
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本题掌握五四运动相关知识.
14.【答案】A
【解析】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指的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知识的内容,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
学习历史一定要注意对历史时间的掌握。
15.【答案】D
【解析】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中共一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6.【答案】【小题1】辛亥革命。
【小题2】三民主义。
【小题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解析】(1)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识记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
(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识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识记辛亥革命的影响。
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7.【答案】(1)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外交政策的失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据所学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后,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故答案为:
(1)1919年;五四运动.
(2)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及北伐战争的知识点.
18.【答案】【小题1】《南京条约》
【小题2】《马关条约》
【小题3】《辛丑条约》
【解析】(1)依据所学,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出自《南京条约》;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出自《辛丑条约》。
(2)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侵略者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的原因包括:清政府腐败无能,统治者妥协投降,侵略者贪婪残暴。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启示是落后就挨打,要提高综合国力。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南京条约》;材料二:《马关条约》;材料三:《辛丑条约》。
(2)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①清政府腐败无能,统治者妥协投降,侵略者贪婪残暴等;②落后就挨打,要提高综合国力等。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理解掌握三大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本题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1页,共1页

2019-2020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