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1-4小题每题1分,5-8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融 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战国纷纷变法,废除分封制,设郡置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发展,能够冶铁炼钢,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大流动,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士阶层活跃。据“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可知,其是从三个维度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故选A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从中央到地方而言的,排除B项;“从青铜器到铁器”与民族融合不符,排除C项;“从青铜器到铁器”与“制度变化与创新”不符,排除D项。
2.在参观过程中,小明看到了许多古代生产工具,其中属于汉代播种工具的是( )
A翻车 B曲辕犁 C耧车 D纺车
【答案】C
【解析】耧车是汉代的播种用的农具,牲畜牵引,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故选C项;翻车是三国曹魏马钧改进的灌溉工具,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耕地工具,排除B项;纺车是纺纱工具,排除D项。
3.小明正在听解说员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他所在的展区应该是( )
A.宋代科技展 B.宋代商业展 C.元朝书画展 D.元朝陶瓷展
【答案】B
【解析】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B项;“交子”作为纸币,技术含量较低,不属于“宋代科技展”,排除A项;“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而且“交子”不属于书画和陶瓷,排除C项、D项。
4.“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补偿时,不在此限。”《拿破仑法典》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自由平等 B.人民主权 C.分权制衡 D.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D
【解析】据“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可知,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说明在法国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是公用除外,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保护私有财产,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属于政治领域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B项、C项。
5.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的评述正确的有( )
序号 书籍 评述
①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 《齐民要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 《本草纲目》 对药物重新分类的药物学巨著
④ 《红楼梦》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①正确;《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②错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主要介绍了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对药物重新分类的药物学巨著,故③正确;《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不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6.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下列诗句描述的事件发生在长征期间的有( )
①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②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指的是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故①错误;“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指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故②正确;“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长征过程中的过金沙江、过铁索桥,故③正确;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7.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占领埃及,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东征( )
①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②把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湖”
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 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故①正确;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湖”,故②错误;③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被征服地区带来巨大灾难,故③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商业者随着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8.小明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图2),其中内容搭配正确的有( )
图2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故①正确;1939年9月,德国偷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②正确;③1942年元旦,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故③错误;④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小题8分,第10小题10分,共18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千里通波,万里通途,从水陆交通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图6 秦朝交通路线示意图 图7 唐朝交通路线示意图
(1)指出图6中灵渠所在的位置(写序号)。比较图6、图7,概括水陆交通的变化。(4分)
(2)结合图6、图7,简析交通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性。(4分)
【答案】
(1)位置:④;
变化:交通中心从咸阳变成长安;秦朝交通局限在国内,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存,路线长,交往范围广;南方的交通路线增多。(4分)
(2)交通发展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推动了边疆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等。(4分)
【解析】
(1)位置:据图可知灵渠在④的位置,它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将湘江源头与漓江源头相连,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
变化:据图可从范围、路线、范围等角度进行阐述,如交通中心从咸阳变成长安;秦朝交通局限在国内,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存,路线长,交往范围广;南方的交通路线增多。
(2)重要性:结合海陆交通的发展,结合历代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如“丝绸之路”的发展等,可从政权巩固、边境管辖、经济发展、人口变迁、文化交流等角度进行阐述。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推动了边疆的开发等。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明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了兴趣,于是查阅资料,开展探究。
步骤一 了解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2分)
步骤二 探究中国是怎样走向现代化的
◆收集资料,制作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861年 洋务运动兴起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898年 戊戌交法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11年 辛亥革命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1992年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19年 五四运动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4年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2022年 中共二十大召开
◆梳理资料,得出以下观点
①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②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③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2)任选小明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选择大事年表中的相关事件加以论证。(6分)(本小题采用分层评分,要求史论站合,逻辑严密)
步骤三 认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小明通过探究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走出了一条新道路。
(3)综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2分)
【答案】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分)
(2)观点: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论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现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过程,根本就在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故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2分)
(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坚持自主创新的现代化道路。(4分)
【解析】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
(2)“工业化”主要涉及近现代上有关经济领域的变革,“民主化”主要涉及近现代上有关政治领域的变革,“全球化”主要涉及近现代上有关中国外交、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往来等。无论是“工业化”、“民主化”还是“全球化”,其论证可从相关领域内的典型事件举例辅助阐释,结合其背景、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如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过程,根本就在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并推进各领域的经济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故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3)“中国式现代化”,是除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之外的其他新特点。可从党政领导、发展目标、中国特色、客观规律等角度进行阐述。如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坚持自主创新的现代化新道路。
()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1-4小题每题1分,5-8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融 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2.在参观过程中,小明看到了许多古代生产工具,其中属于汉代播种工具的是( )
A翻车 B曲辕犁 C耧车 D纺车
3.小明正在听解说员介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他所在的展区应该是( )
A.宋代科技展 B.宋代商业展 C.元朝书画展 D.元朝陶瓷展
4.“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补偿时,不在此限。”《拿破仑法典》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自由平等 B.人民主权 C.分权制衡 D.保护私有财产
5.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的评述正确的有( )
序号 书籍 评述
① 《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 《齐民要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 《本草纲目》 对药物重新分类的药物学巨著
④ 《红楼梦》 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下列诗句描述的事件发生在长征期间的有( )
①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②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占领埃及,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东征( )
①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②把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湖”
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 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小明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内容搭配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小题8分,第10小题10分,共18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图6 秦朝交通路线示意图 图7 唐朝交通路线示意图
(1)指出图6中灵渠所在的位置(写序号)。比较图6、图7,概括水陆交通的变化。(4分)
(2)结合图6、图7,简析交通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性。(4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明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了兴趣,于是查阅资料,开展探究。
步骤一 了解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2分)
步骤二 探究中国是怎样走向现代化的
◆收集资料,制作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861年 洋务运动兴起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1898年 戊戌交法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11年 辛亥革命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15年 新文化运动 1992年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19年 五四运动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4年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2022年 中共二十大召开
◆梳理资料,得出以下观点
①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②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③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2)任选小明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选择大事年表中的相关事件加以论证。(6分)(本小题采用分层评分,要求史论站合,逻辑严密)
步骤三 认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小明通过探究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走出了一条新道路。
(3)综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哪里?(2分)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