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04-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23江西宜春丰城一中期中)25 g物质A与5 g物质B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物质只有10 g A和一种新物质C。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80,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A+B 2C    B.2A+B C    
C.A+2B C     D.A+2B 2C
2.实验室用15.8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8 g,则剩余的固体是 (  )
A.K2MnO4              B.MnO2和K2MnO4、KMnO4
C.KMnO4和K2MnO4   D.MnO2和K2MnO4
3.(2023江西鄱阳月考)在反应A+3B 2C+3D中,2.3 g A与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4.4 g C和2.7 g D,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24       B.32       C.48       D.96
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54 37 9
A.1∶2       B.1∶1       C.2∶1       D.2∶3
5.(2022四川德阳中考)已知:2Na2O2+2CO2 2Na2CO3+O2。在真空密闭容器中,将13.2 g CO2与一定质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M质量为x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4.8,气体M中含有CO2
B.若x=4.8,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15.9 g
C.若x=7.6,Na2O2反应后可能有剩余
D.若x=7.6,气体M中CO2与O2的质量比为11∶8
二、计算题
6.(2022湖南益阳中考)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 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    ;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6 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7.(2023广东佛山期中)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1)配平化学方程式:  NaClO2+Cl2 2ClO2+  NaCl。
(2)71 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ClO2的质量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8.(2022湖南衡阳中考)以下是某同学解答一道计算题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问题。
题目: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7.5 g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该同学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氯化钾的质量。请你帮该同学检查是否正确。
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122.5     74.5
27.5 g     x
x=16.7 g
答:生成KCl的质量为16.7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O2质量是    g。
(2)上述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如果错误,请你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Cl的质量。
9.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6.0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在不同时刻测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所示:
反应时 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 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g)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生成C的质量为25 g-10 g+5 g=20 g;
设化学方程式为aA+bB cC,则
aA + bB  cC
30a  20b   80c
15 g  5 g    20 g

可得出a∶b∶c=2∶1∶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C。
2.答案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8 g-14.8 g=1 g;设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1 g
  x=9.875 g
高锰酸钾部分反应,则剩余的固体是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3.答案 B 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4 g+2.7 g-2.3 g=4.8 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3B 2C+3D
  3x    88
  4.8 g    4.4 g
 x=32。
4.答案 C 乙增加的质量为54 g-10 g=44 g,丙增加的质量为37 g-1 g=36 g,丁减少的质量为25 g-9 g=1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减少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64 g∶16 g=4∶1,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5.答案 D 设正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Na2O2的质量为z,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氧气的质量为p。
2Na2O2+2CO2 2Na2CO3+O2
156  88  212  32
z   13.2 g  y   p
z=23.4 g,y=31.8 g,p=4.8 g。
若x=4.8,则二氧化碳完全反应,气体M中不含有CO2,A说法错误。x=4.8,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31.8 g,B说法错误。x=7.6时,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2Na2O2+2CO2 2Na2CO3+O2  差量
    88   32  88-32
    n    m   13.2 g-7.6 g
m=3.2 g,n=8.8 g。
若x=7.6,则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有剩余,Na2O2没有剩余,C说法错误。若x=7.6,气体M中氧气的质量为3.2 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6 g-3.2 g=4.4 g,则气体M中CO2与O2的质量比为4.4 g∶3.2 g=11∶8,D说法正确。
二、计算题
6.答案 (1)H2O
(2)解:设生成96 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x。
CO2+3H2 CH3OH+H2O
44        32
x        96 g
 x=132 g
答:生成96 g 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132 g。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H2O。(2)根据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甲醇的质量可以计算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
7.答案 (1)2 2
(2)解:设71 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ClO2的质量为x。
2NaClO2+Cl2 2ClO2+2NaCl
    71   135
    71 g   x
 x=135 g
答:71 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ClO2的质量为135 g。
解析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氯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的二氧化氯的质量。
8.答案 (1)9.6
(2)错误
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149  96
       x  9.6 g
  x=14.9 g
答:生成KCl的质量为14.9 g。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是27.5 g-17.9 g=9.6 g。
(2)27.5 g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不是氯酸钾的质量,故题述计算过程错误。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9.答案 (1)78∶71∶96 (2)1.92
(3)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1.92 g
 x=4.9 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6.0 g-4.9 g=1.1 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1 g。
解析 (1)在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16×3)=78∶71∶96。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 g-4.08 g=1.92 g。(3)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