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题(教师版)
历史 九年级 全一册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滨州中考)近代以来,印度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章西女王和“圣雄”甘地所领导的反殖民侵略斗争最大的不同是 (C)
A.对象不同 B.目的不同 C.方式不同 D.影响不同
2.某学习小组收集了“珍妮机与英国棉纺织业”“棉花种植园与黑人奴隶制”“手纺车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
A.棉花与世界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原因
C.亚非民族独立运动 D.奴隶制度的存亡
3.(跨学科·数学)右图所示,1870年后导致折线出现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C)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图
A.早期殖民扩张
B.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史料实证)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促进。下列能反映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管理”发展进步的选项是 (C)
A.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
B.改良蒸汽机、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C.现代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出现
D.计算机代替部分人力劳动
5.★(沈阳中考)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B)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B.自然科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文学巨匠在社会发展中的成就和作用
D.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
6.(盘锦中考)追光文学巨匠,感知近代文化。如图所示的主要生平对应的文学家是 (D)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列夫·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7.(抚顺中考)“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B)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8.(历史解释)《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到:“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B)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9.(广州中考)1958年起,美国开始重点援助环绕苏联和中国边境线上所谓“前沿防卫”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而对其他更为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则极少援助。这反映了 (A)
A.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B.苏联工业化的完成
C.欧洲一体化的形成 D.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10. (跨学科·美术)在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B)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
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
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11.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D)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12.(镇江中考)右图是描绘西欧与美国关系的漫画“今日的竞争”。出现“今日”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C)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西欧的联合自强
D.两极格局的瓦解
13.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被堵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20世纪50年代埃及从殖民者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这是埃及反抗殖民统治的重大胜利。为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D)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卡德纳斯 D.纳赛尔
14.(抚顺中考)与“1945年成立”“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三个信息都吻合的国际组织是 (C)
A.亚太经合组织 B.七十七国集团
C.联合国 D.国际联盟
15.(跨学科·政治)徽标中的线条构成了桥形轮廓,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A)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安全、互惠、合作、共赢
C.改革、创新、挑战、竞争 D.和平、发展、绿色、环保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东方的中国,有着与非洲共同的历史遭遇。周恩来说:“非洲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它的落后不是自己造成的。”“西方的近代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牺牲亚非国家取得的。”
材料二 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中非、索马里、贝宁、尼日尔、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乍得、扎伊尔、马达加斯加、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刚果(布)。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1)材料一中的“共同的历史遭遇”主要指什么?(2分)
近代中国与非洲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都曾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分)
(2)材料二中的“这一年”被称为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众多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国际因素有哪些。(3分)
被称为:“非洲年”。(1分)有利的国际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亚洲和拉美人民反帝斗争的兴起;西方国家的内部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的发展;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任答两点即可得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非国家为“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召开的国际会议是什么。(2分)这一时期亚非拉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国际会议: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2分)主要任务: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保卫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等。(2分)
(4)在新的历史时期,亚非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重要意义:有利于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 巴黎和会 图二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图三 萨拉热窝事件 图四 诺曼底登陆
(1)以上四幅图展现出国际社会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哪些?(写出图片序号即可)(2分)
图二和图四。(2分)
材料二
时间 国际关系格局 主要会议 维护工具
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 A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国际联盟
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 两极格局 B 联合国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2分)并指出“联合国”的建立,反映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2分)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B:雅尔塔会议。(1分)共同追求:和平与安全。(2分)
材料三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4分)
世界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1分)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惠互利;(1分)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二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工具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材料三 关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习近平2022年1月17日在 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 会议的演讲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卡斯特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4分)
原因:欧洲人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对海外探险活动的支持。(2分)影响: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2)关于经济全球化,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4分)
观点: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1分)
论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结果。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以来,这种趋势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呈加速态势,任何一个国家逆这种趋势是不会有出路的。中国曾经闭关锁国,被西方殖民者打开大门,百年来饱受屈辱。1978年全面开放,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勇于迎接挑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从跟随者将变为引领者,必将加速推动全球化进程。(其他观点及论述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