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教师版)

5.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教师版)

历史 九年级 全一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苏州中考)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D)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
2.(历史解释)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仅仅两年之后就最终失败,却使英国消耗了军费4 000多万英镑,使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材料主要说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A)
A.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B.取得了阶段性的革命胜利
C.成为印度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D.改变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方式
3.下列措施出自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这次改革是 (A)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戊戌变法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4.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了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C)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5.下图显示了南北战争的基本脉络。其中,空白处应填 (B)
→→→
A.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法国公开参战支持北方 D.林肯总统被狂热分子刺杀
6.(盐城中考)明治维新期间,鹿鸣馆是贵族官僚进行国际社交活动的场所,可在其中举办欧式的娱乐活动。材料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D)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地税改革 D.文明开化
7.(跨学科·数学)阅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请判断导致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C)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万吨) 400 2 100 4 600 9 400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不断增加 D.电灯的广泛使用
8.(阿坝中考)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里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在,保留了(A)
A.军国主义 B.锁国政策 C.幕府统治 D.农奴制度
9.(张家界中考)某电视剧需要设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场景。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C)
A.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图纸
B.牛顿在电脑前推演万有引力定律
C.本茨试驾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D.达尔文在野外用手机与家人联系
10.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下列发明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D)
A.瑞典的诺贝尔——现代炸药
B.法国人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C.美国人海厄特——赛璐珞
D.德国人奥托——汽油内燃机
11.(史料实证)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B)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12.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性达3 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13.(历史解释)19世纪中后期,英国形成了许多新兴的富人区和大大小小的贫民居住区;法国巴黎“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路”“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以上现象表明 (B)
A.民主共和观念在英法形成 B.工业革命推进城市化进程
C.生产与资本实现高度集中 D.西欧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
14.(怀化中考)他是一个天才的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由于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以英雄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和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他”是 (C)
A.梵高 B.列夫·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肖邦
15.★(威海中考)某历史杂志中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该专栏的标题是 (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种起源》《战争与和平》 绘画《向日葵》
A.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 D.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17.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经过工业革命,纺织、冶金、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英国工业的五大基本部门。到1830年,工业收入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到1850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还促成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英国地理面貌。
(1)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3分)
影响:工业革命使英国工业收入超过农业收入;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使英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促成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英国地理面貌。(3分)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2分)
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出现公司制、股份制、董事会新型管理模式。(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制造业产量占比的变化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特点:美国的制造业产量大幅上升。(1分)原因: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采用最新科学技术。(2分)
材料四 
  
图一 高铁   图二 废气排放
(4)根据材料四回答,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
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2分)
18.19世纪60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行进的航程中都遇到了风浪与险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图一 林肯   图二 亚历山大二世  图三 明治天皇
(1)请分别说出上面三位领袖分别领导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来解除危机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3分)
图一:美国南北战争;(1分)图二:俄国1861年改革;(1分)图三:日本明治维新。(1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分)
观点: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展。(1分)
论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68年,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美国内战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3分)
结论: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展。(1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