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长沙市雨花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
历史试题
时量:30分钟 分值:40分
姓名: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共10分。)
1.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 也”。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
百里内皆观”,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A.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B.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 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2.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正在紧张进行的中日会战情况:“晋 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
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胜利是指: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3.
图1
图1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4.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历来有争议。分析下表双方的辩论观点,选项中合理的
是:
否定方观点 肯定方观点
元代中文文献中没有对马可·波罗的记载 来华外国人不可能都被记载,即使记 载,也可能遗失
《马可·波罗游记》存在错载史实以及漏载 中国特有的长城、茶叶、汉字等事物 书中关于中国的多数记载已得到印 证,未记载特有事物,可以合理解释
《马可·波罗游记》稿本众多且内容不一致 稿本有差异但不影响主体内容
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可能是依据某种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这种导游手册
第1页
波斯的导游手册,编造出游记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错载或漏载某些元代特有事物,可否定其真实性
历史研究要勇于怀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论带史
判断《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应从总体上看其是否提供了得到印证的资料
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5.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 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
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 B.责任内阁制形成
C.国王“统而不治”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二、非选择题(6题14分,7题16分,共30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图2 地中海示意图
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 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 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7.图9、图10所示漫画从某个侧面分别展示了20世纪60、9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第2页
对图9、图10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第3页
长沙市雨花区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ABBCD
二、主观题:
6、答案思路:(14分)
题目要求任选某一称呼或自拟一个称呼为题,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考生可以
根据自己较熟悉的知识选择一个称呼进行论述。比如选择“伟大的海”,可结合罗马的扩张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罗马法从十二铜表法发展到民法大全的历程等史实展开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选择“堕落的海”,可结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的相关历史史实展开论述,但是这块知识相对来说考生比较陌生,不建议选择这个称呼,如果选
择了这个称呼,可以结合欧洲封君封臣制、基督教会的统治、罗马教皇、宗教战争、十字军 东征、赎罪券等史实展开论述;选择“智慧之海”,建议主要以人文主义这一线索展开,可以结合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选择“贸易之海”,可结合古希腊的对外贸易繁荣,罗马帝国的扩展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连接欧亚大陆古代丝绸之路,以及新航路开辟等 相关史实展开论述。
7、参考答案:
【答案】(16分)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物资匮乏,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问题,于是出现了图9中“光有钱买不了东西”的现象。(8分)
20世纪90年代,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生产力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丰富,消费
者的选择性增多,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于是出现了图10中“握点钱不知买啥东西”的现象。(8分)
第4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