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卷(答案)

八下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下列表述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5.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纲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文化建设为纲 D.以思想建设为纲
6.“风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风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风阳。”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变化的房因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公私合营的进行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三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9.“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0.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 耕者有其责”。对两次“分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
11.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2.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13.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4.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15.2019年1月13日,廖昌永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唱响。廖昌永动情地表示:“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感谢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广东!”,随后献歌《一路走来》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在这里,歌曲《一路走来》的歌颂对象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一国两制”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发展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17.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进行三大改造
C.结束文化大革命 D.实施一五计划
20.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2.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2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25.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有可能听到的报告是
A.《伦教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
B.《勒流人民团结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
C.《大良民信双皮奶厂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行顺利》
D.《北滘美的公司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6.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7.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 ,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8.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中共十八大上, 被确立为中国埃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 (共19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CDP)和人均C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道理?
30.材料分析: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请说出材料三中的“圈”“诗篇”分别是指什么?
31.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ADDB DACDA
11-20 CAAAD DCDAA
21-25 BDDAD
二、填空题
26.真理标准 南方谈话
27.上海浦东开发区 世界贸易组织
28.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材料题
29.(1)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C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但到2017年,C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
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
(3)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道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0.(1)毛泽东 邓小平
(2)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建立经济特区 南方谈话
31.(1)①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外向型经济的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作用;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测试卷(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