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地主”一词从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12年 B.1949年 C.1952年 D.1954年
3.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历代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使该“预言”落空的举措是( )
A.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B.完成土地改革
C.成立了新中国 D.和平解放西藏
4.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D.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5.下图是新华书店建国初期印制的宣传提纲,其土地所有制变成了( )
A.地主所有 B.农民所有
C.集体所有 D.国家所有
6.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7.“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段文字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士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8.195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政治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材料中所说的这件大事应该是: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解放西藏
9.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三农”工作。这一工作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实行体制改革 B.实行民主改革 C.实行币制改革 D.实行土地改革
10.《河南省志》记载,1949年河南省农业总产值有18.73亿元,而到195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就达到了30.3亿元,比1949年增长73.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C.土地改革的推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11.2月21日,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这份文件指导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71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摧毁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B.激发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热情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施
1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画家米谷创作的漫画《从泥土中站起来!》。它体现的主题内涵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D.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人口% 占士地%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 20~30
材料二
材料三1952年底,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5%,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1)上面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上述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
(4)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14.材料一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三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实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这次“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进行“抗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4)请你为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拟订一个主题。
15.“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事件)?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惊天动地】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激战”中的典型战役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改天换地】
材料三: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 比重 土地占 有比重 人口 比重 土地占 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3)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通过该事件,消灭了哪一阶级?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进行土地改革,C项正确;《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颁布,排除A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颁布,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颁布,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解析】
【详解】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3.B
【解析】
【详解】
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52年,我国完成了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提高,B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建立、和平解放西藏与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人民成为土地主人,巩固新生政权,D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A项;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B项;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建国初期印制的宣传提纲……平分土地”及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排除A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排除C、D项。故选B项。
6.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D项正确;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3年——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排除B项;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解析】
【详解】
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士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开始土地改革,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故选A项。
8.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50年6月”“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政治战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新中国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A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10月,目的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非消除“残余的封建制度”,排除C项;西藏和平解放于1951年5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到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D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实行民主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行币制改革有利于经济发展,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 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才会出现材料中农业发展的现象,C项正确;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农业机械在当时并没有广泛使用,排除B项;D项是1978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71年前,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项;1978年我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泥土中站起来!”,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于1950-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实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彻底翻身获得解放,A正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宣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B排除;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C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排除。故选A。
13.(1)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3)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材料二体现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和房产。材料三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1)
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人口90%的贫农、中农、雇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为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地主的土地,拔去原来地主土地的界碑。因此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土地改革。
(2)
开始的标志: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3)
据材料一、二、三可知,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起进行了土地改革。材料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地主的土地,拔去原来地主土地的界碑。材料三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据所学可从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等方面回答。
14.(1)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也可);成为社会的主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保家卫国;巩固了政权,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4)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屈辱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据“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说这次“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3)根据“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可知,中国进行“抗美战争”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巩固了政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根据题干材料反映的史实,拟定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15.(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土地改革;地主阶级
(4)B
【解析】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
根据材料“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10月,美军发动了上甘岭战役。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向不足4平方千米的我军阵地上,倾泻近200万颗炸弹和炮弹,使上甘岭化为一片焦土。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典型战役。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
根据图表所给数据分析可知,第一小问,富农、地主占有的土地比重降低,贫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重上升。这说明当时的变化是土地由地主所有变为了农民所有。第二小问,1950-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第三小问,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4)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新的人民政权;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巩固中国政权,B项正确;第一届政治协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没有加强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