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第一教研共同体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第一教研共同体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利通区第一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每题2分,共4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隋朝某水利工程作用的赞誉。该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灵渠 D. 郑国渠
2.唐朝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写了一首诗《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与孟郊“进士及第”“登科”有关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三省六部制
3.杜甫写了一首题为《忆昔》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据此判断,他称赞的时代与哪位皇帝有关(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最能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
A. 遣唐使多次来华 B. 鉴真东渡日本
C. 文成公主入藏 D. 玄奘天竺取经
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唐代诗人分别是( )
A. 李白、白居易 B. 李白、杜甫 C. 李白、欧阳询 D. 杜甫、白居易
6.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史称(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噶尔丹叛乱
7.宋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宋朝实行(  )
A.重武轻文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削弱相权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
8.岳飞《满江红》中有词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中的“胡虏”最有可能是指( )
A. 契丹 B. 党项 C. 女真 D. 匈奴
9.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10.“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 南北朝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朝时期
11.货币是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秦朝半两钱 B. 汉朝五铢钱 C. 唐朝开元通宝 D. 北宋“交子”
12.下列少数民族中,曾在我国古代史上建立过全国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是( )
A. 女真族 契丹族 B. 匈奴族 蒙古族
C. 蒙古族 突厥族 D. 蒙古族 满族
13.“1206年蒙古草原统一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材料中的“他”是( )
A. 忽必烈 B. 铁木真 C. 阿骨打 D. 元昊
14.宋濂在《元史》中写道:“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日河南……”据史料反映的行政制度判断,创设于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郡县制 C. 州 D. 中书省
15.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都得益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16.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
A. 设置宣政院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设置西域都护府 D. 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17.“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 采用八股取士 B. 打破门第限制 C. 注重考查诗赋 D. 考生各抒己见
18.与“均田免赋”“建立大顺”“推翻明朝”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李自成起义 B. 吴三桂降清 C. 张献忠起义 D. 皇太极入关
19.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20.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概括归纳我国元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 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二、连线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将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资治通鉴》 曹雪芹
《本草纲目》 司马光
《 红楼梦 》 李时珍
2.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政权及建立者连线:
党项族 金朝 耶律阿保机
女真族 辽朝 完颜阿骨打
契丹族 西夏 元 昊
思维导图题。(每空1分,共6分。)
四、材料分析题。(第1小题12分,第二小题8分,共20分。)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展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图一和图二是当时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请写出他们名字。(4分)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图三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2分)明朝中期国力减弱,东南沿海地区倭寇猖獗,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倭患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
图四的漫画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 (2分)
(4)比较唐明清三朝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社会发展有何启示?(2分)
材料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清朝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明朝时,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什么制度?(2分)为了监视官民,设置了什么特务机构?(2分)
清朝时,雍正帝设置了什么机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分)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思想上的严密控制,清朝前期大兴什么?(2分)
读图填空题。(读《清朝疆域图》,完成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图中①曾在明朝末年遭受荷兰殖民者侵占,1662年, 率领大军收复台湾。
(2)图中②是西藏地区,清朝 皇帝册封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 作为中央代表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为巩固西北边疆,康熙帝、雍正帝先后平定叛乱,在图中③处设置 管辖新疆地区。
(4)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东北边疆,康熙帝两次派兵进攻盘踞在④的俄军,后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境条约《 条约》。利通区第一教研共同体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B C D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A D A A A B A
二、连线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将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资治通鉴》 曹雪芹
《本草纲目》 司马光
《 红楼梦 》 李时珍
2.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政权及建立者连线:
党项族 金朝 耶律阿保机
女真族 辽朝 完颜阿骨打
契丹族 西夏 元 昊
思维导图题。(每空1分,共6分。)
四、材料分析题。(第1小题12分,第二小题8分,共20分。)
材料一:
图一鉴真(2分);图二玄奘(2分)(顺序不可以反)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2分);戚继光(2分)
闭关锁国政策(2分)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例如: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与学习,对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丞相制度(2分);锦衣卫(2分)
军机处(2分);文字狱(2分)
五、读图填空题。(读《清朝疆域图》,完成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郑成功 (2)顺治、驻藏大臣 (3)伊犁将军 (4)《尼布楚条约》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