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2024】生物一轮复习 第3讲 蛋白质与核酸 第二课时 练习(含答案 )

【备考 2024】生物一轮复习   第3讲 蛋白质与核酸 第二课时 练习(含答案 )

蛋白质与核酸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细胞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RNA
C.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具有保温作用,则②是脂肪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2.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中不含“核糖”(  )
A.叶绿体 B.DNA C.ADP D.RNA
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同时也具有催化、运输等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糖核苷酸
B.线粒体DNA不能指导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
C.rRNA和tRNA都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
D.有的RNA能降低某些细胞代谢所需的活化能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但不一定含氢键
B.细胞中有三类单链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D.通过DNA指纹能获得嫌疑人信息的原因是不同个体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5.有关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代谢过程中,糖类、脂质和核酸均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凡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6.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观点之一,其内涵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一般依赖于特定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一般会随之丧失
B.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
C.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是其能成为遗传物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D.神经细胞的突起有利于神经元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
7.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白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iR-140”分子中一定含有糖类物质
B.“miR-140”分子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miR-140”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miR-140”分子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8.如图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添加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ATP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B.该分子可以作为基因转录过程中所需的原料
C.该分子所蕴含的能量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当中
D.该分子水解后可得到三种产物
9.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10.生命建立在生物大分子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相应单体的多聚体
B.单体的种类不同导致纤维素和淀粉结构不同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D.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11.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大量元素Fe有关
B.胰岛素和抗体的差异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C.人体细胞中的RNA是由DNA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不存在碱基配对
D.变形虫细胞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不同
1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5种
B.b经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丙,此过程形成了磷酸二酯键
C.组成甲与乙的五碳糖不同
D.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不同,丙一般相同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 ,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 。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是水和 ___ 。
(3)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中,e物质的单体是 。与e相比较,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主要由上图中的 构成,d中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是 。
14.埃博拉病毒能引发人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现欲探究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是DNA还是RNA。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提取液,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培养、分离并提取埃博拉病毒核酸,并将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A组不作处理,B组加入一定量的DNA水解酶、C组____?____。
步骤2: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有关物质。
步骤3: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出样品,检测是否产生埃博拉病毒。
试回答:
实验中使用活鸡胚培养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1中“?”代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A组处理起________作用。
(3)若B组样品检测有埃博拉病毒产生,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同时实验的C组是否有埃博拉病毒产生________。反之,则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第3讲 蛋白质与核酸 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细胞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RNA
C.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具有保温作用,则②是脂肪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B
2.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中不含“核糖”(  )
A.叶绿体 B.DNA C.ADP D.RNA
【答案】B
【分析】五碳糖分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ADP中的“A”表示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结合而成。
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同时也具有催化、运输等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糖核苷酸
B.线粒体DNA不能指导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
C.rRNA和tRNA都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
D.有的RNA能降低某些细胞代谢所需的活化能
【答案】D
【详解】
A、HIV是R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糖核酸,A错误;
B、线粒体为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DNA也能指导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RNA,不能运输氨基酸,tRNA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C错误;
D、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少数RNA能降低某些细胞代谢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但不一定含氢键
B.细胞中有三类单链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D.通过DNA指纹能获得嫌疑人信息的原因是不同个体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答案】C
5.有关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细胞代谢过程中,糖类、脂质和核酸均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凡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答案】A
6.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观点之一,其内涵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一般依赖于特定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一般会随之丧失
B.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
C.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是其能成为遗传物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D.神经细胞的突起有利于神经元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
【详解】
A、蛋白质发挥活性需要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变性后,其生物活性也会随之丧失,A正确;
B、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上也没有葡萄糖分解酶,B错误;
C、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使DNA较稳定,是其能成为遗传物质的重要原因之一,C正确;
D、神经突起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的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用于细胞间的信息传输,D正确。
7.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小白鼠的软骨细胞中富含“miR-140”分子,这是一种微型单链核糖核酸。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下列关于“miR-140”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iR-140”分子中一定含有糖类物质
B.“miR-140”分子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miR-140”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miR-140”分子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miR-140”分子为单链RNA,故分子中含有核糖;与正常小鼠比较,不含“miR-140”分子的实验鼠软骨的损伤程度要严重得多,说明“miR-140”分子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miR-140”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是DNA,“miR-140”分子为RNA,故不是人和小鼠的遗传物质。
8.如图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分子添加两个磷酸基团可形成ATP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B.该分子可以作为基因转录过程中所需的原料
C.该分子所蕴含的能量储存在特殊的化学键当中
D.该分子水解后可得到三种产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该分子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其水解为脱氧核糖、磷酸与腺嘌呤。
【详解】
AB、根据题图可知该图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含有脱氧核糖),其添加两个磷酸基团不能成为ATP(其五碳糖为核糖),也不能作为基因转录过程中合成RNA的原(核糖核苷酸),AB错误;
C、根据题图可知该图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该分子没有特殊的化学键,C错误;
D、根据图可知该图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该分子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磷酸与腺嘌呤,D正确。
9.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详解】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10.生命建立在生物大分子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相应单体的多聚体
B.单体的种类不同导致纤维素和淀粉结构不同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D.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详解】
A、多糖是葡萄糖的多聚体,核酸是核苷酸的多聚体,A正确;
B、纤维素和淀粉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单体种类相同,但由于连接方式不同,所以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不同,B错误;
C、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C正确;
D、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D正确。
11.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功能与其分子组成中的大量元素Fe有关
B.胰岛素和抗体的差异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C.人体细胞中的RNA是由DNA转录而得到的单链核酸,不存在碱基配对
D.变形虫细胞DNA与RNA的基本骨架组成成分不同
【答案】B
1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5种
B.b经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丙,此过程形成了磷酸二酯键
C.组成甲与乙的五碳糖不同
D.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不同,丙一般相同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 ,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 。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是水和 ___ 。
(3)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中,e物质的单体是 。与e相比较,DNA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主要由上图中的 构成,d中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是 。
【答案】(1)淀粉 糖原
(2)二肽
(3)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4)b和DNA_ 磷脂
14.埃博拉病毒能引发人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现欲探究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是DNA还是RNA。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提取液,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培养、分离并提取埃博拉病毒核酸,并将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A组不作处理,B组加入一定量的DNA水解酶、C组____?____。
步骤2: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埃博拉病毒的核酸提取液,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有关物质。
步骤3: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出样品,检测是否产生埃博拉病毒。
试回答:
(1)实验中使用活鸡胚培养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1中“?”代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A组处理起________作用。
(3)若B组样品检测有埃博拉病毒产生,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同时实验的C组能否有埃博拉病毒产生________。反之,则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答案】(1)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加入等量的RNA水解酶 (2)对照
(3)RNA 没有 DNA
【分析】(1)病毒专营活细胞内寄生生活,离开了活细胞不能单独生存。
(2)用核酸水解酶处理核酸提取液,会使核酸分解而不能再复制,就不会在活鸡胚细胞内产生埃博拉病毒。
(3)设计该实验步骤的关键是确定单
2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