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2.2生物圈中的动物同步练习(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2.2生物圈中的动物同步练习(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共17题)
一、选择题(共13题)
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认识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蛔虫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形;消化管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B.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而不会被消化,是因为其体表有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洗脸等卫生习惯可预防蛔虫病
D.秀丽隐杆线虫长约 毫米,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者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
各种动物都有其适宜的生存环境,下列四种环境,更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A.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B.土质湿润疏松的农田
C.缓流、清澈的小溪中 D.潮湿、疏松的沙土中
动物园的海豚表演馆中,海豚正在做顶球表演,海豚的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
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运动方式错误的是
A.袋鼠—跳跃 B.麻雀—飞行 C.鲤鱼—游泳 D.青蛙—行走
学者研究红腹灰雀取食时发现,城里的鸟比乡村的鸟能更快地打开抽屉。该行为属于
A.攻击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繁殖行为
下列哪项不是鸟适于飞行的生理特征
A.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B.视觉发达,能在疾飞中捕食
C.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及时排出
D.呼吸作用旺盛,心跳快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
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A.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 B.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C.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 D.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与蚯蚓运动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A.体节 B.环节 C.滑液 D.刚毛
蛙和龟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上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两栖动物 B.呼吸器官相同
C.均属于变温动物 D.均在水中产卵
蛔虫具有很多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B.运动器官发达,运动能力强
C.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D.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A.由全身骨骼和韧带组成 B.由骨骼和神经组成
C.由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D.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二、综合题(共4题)
下图是几种动物的示意图,请回答下类问题:
(1) 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 游泳。
(2) 动物成体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 类动物的身体呈 型,呼吸方式很特殊,被称作 。
(4) 动物体温 ;体内有 把体腔分为胸腹两部分。
(5) 动物的体表有 ,既 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6) 小明同学把以上六类动物进行分类, 属于 动物,因为它们体内有 。
下图是王辉同学用两块长方形的木板门[ ]、[ ],两条松紧带[ ] 、[ ]和一颗螺丝[ ]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请据图回答:
(1) 图中两块木板[ ]、[ ]相当于两块 ,[ ]、[ ]相当于 ,螺丝相当于 ,在运动中起 作用。
(2) 如果[ ]表示肘关节,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过程表示屈肘还是伸肘动作? 。
(3) 图中[ ] 、[ ]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接在[ ]、[ ]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牵拉 ,绕过 完成动作。
观察鲫鱼形态图,思考分析,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 鲫鱼有许多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i 体形呈 形,有利于在游泳时减少阻力;
ii 体表被覆 ,在水中起保护作用;
iii 身体两侧有[ ] ,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iv 运动器官是 ,同时还起到平衡身体等作用。
(2) 若在鲫鱼口的前部滴红墨水,你会观察到鳃盖后缘流出红色墨水的现象,这说明鲫鱼的呼吸路径是从 流向 。(填名称)
(3) 到水产品市场买鲫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鱼鳃的颜色应是 的。
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五种动物。请用字母回答问题:
(1) 就生活环境而言, 五种动物中,水中生活的动物是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是 。
(2) 就主要特征而言, 五种动物中,具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等特征的动物是 ,具有“胎生,雌性用乳汁哺育幼儿”等特征的动物是 。
(3) 这五种动物中,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动物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
1. 【答案】A
2. 【答案】B
【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滲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岀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故蚯蚓适宜生活在湿润的、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3. 【答案】B
【解析】动物园里的海豚做顶球表演,是海豚经过训练后产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
4. 【答案】D
【解析】青蛙的运动主要靠跳跃,D错误。
故选择D选项。
5. 【答案】B
【解析】学者研究红腹灰雀取食时发现,城里的鸟比乡村的鸟能更快地打开抽屉。可见鸟开抽屉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B。
6. 【答案】A
【解析】鸟类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而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与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择A选项。
7. 【答案】A
【解析】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生活在干燥的陆生环境中;
爬行动物产的卵较大,且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故①②③④是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8. 【答案】C
9. 【答案】B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A错误;
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正确;
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C错误;
公鸡尝试绕道取食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D错误。
故选择B选项。
10. 【答案】D
【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的运动,主要与蚯蚓的刚毛有关。
11. 【答案】C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龟属于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且受精卵的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故选择C选项。
12. 【答案】B
13. 【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二、综合题(共4题)
14. 【答案】
(1) 鳃;鳍
(2) 肺;皮肤
(3) 流线;双重呼吸
(4) 恒定;膈
(5) 外骨骼;保护和支持
(6) 脊椎;脊柱
【解析】
(1) 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2)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 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动物的呼吸方式很特殊,叫双重呼吸,因为它的肺上连着许多气囊。
(4) 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体腔内有膈,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5)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6)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 、 、 、 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 、 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15. 【答案】
(1) 骨;骨骼肌;关节;支点
(2) 屈肘
(3) 肌腱
(4) 骨骼肌;骨;关节
【解析】
(1) 图中 、 相当于两块骨, 、 相当于骨骼肌, 相当于关节,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起到支点的作用。
(2)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果 表示肘关节,此过程表示屈肘动作。屈肘时,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 肱三头肌收缩, 肱二头肌舒张。
(3)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图中 、 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接在 、 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靠骨骼肌牵拉骨,绕过关节完成动作。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6. 【答案】
(1) i 纺锤
ii 鳞片
iii ;侧线
iv 鳍
(2) 口;鳃
(3) 鲜红色
17. 【答案】
(1) ;
(2) ;
(3) 、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